斯蒂芬?李柏博士擁有19年的專業(yè)股市預測經(jīng)歷,他的預測一向以超越常規(guī)的大膽和出人意料的準確而著稱。在1986年出版的《抓住最有利的機會》一書中,李柏博士斷言:20世紀90年代將是股市的黃金時期;在1999年的《挑戰(zhàn)市場》一書中,他警告投資者:科技股市場的崩潰即將來臨;在2004年2月,當原油價格還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的時候,他又在《石油效應》一書中預言:能源價格飛速上漲已經(jīng)為時不遠。我們已經(jīng)看到,李柏博士的這些預測都一一變成了現(xiàn)實! ∪缃,在《即將來臨的經(jīng)濟崩潰》一書中,李柏博士證明了美國乃至世界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個危機意味著嚴峻的經(jīng)濟困難形勢;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這個危機則意味著千載難逢的發(fā)財機遇。本書通過細致入微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在政府、華爾街、石油工業(yè)以及學術界領導者們身上所存在的集體性盲目。正是這種集體性盲目使他們對于近在咫尺的危機視而不見——以至于我們幾乎要錯過了解決這場危機的大好時機! ⊥瑫r本書的精華之處還在于揭示了在不久的將來如何使投資者——個人或企業(yè)獲得更高的收益,其中包括在即將來臨的經(jīng)濟危機中如何調整企業(yè)
在油價漲到每桶200美金的時候,怎樣才能穩(wěn)超勝券。世界頂級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預測大師斯蒂芬?李柏在《即將來臨的經(jīng)濟崩潰》一書中大膽預測!
世界頂級經(jīng)濟大師斯蒂芬?李柏對20世紀90年代股市黃金期的到來、科技股的崩潰、原油價格即將突破每桶100美元進行了成功的預測。今天,他又大膽預測:原油的價格即將突破每桶200美元!世界是否面臨新一輪的能源危機?是否會誘發(fā)經(jīng)濟大崩潰!《即將來臨的經(jīng)濟崩潰》將告訴你這一切!
第一章 科技股泡沫的破滅——最近的災難能讓我們警醒嗎?
牛群的瘋狂
關于科技的必然真理
無所不在的謊言
第二章 對于災難的爭論過程
缺乏遠見的華爾街
缺乏遠見的政府
缺乏遠見的媒體
第三章 文明的衰落——原因和解決辦法
文明的脆弱
我們所知道的文明的覆滅
領導階層的失職
生存的關鍵
第四章 我們的心理盲點——盲從他人、崇拜權威、群體思維
我們可預知的弱點
當盲人帶領盲人的時候
克服我們的心理障礙
第五章 華爾街的瘋狂——投資者如何克服集體性盲目
傳統(tǒng)的平庸
與眾不同的個性
抵制集體性盲目
缺乏遠見的錯誤
具有開放心態(tài)的投資者
第六章 最危險的危機
我們在最近的危機中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
我們所不知道的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第七章 “中印大同”和未來的石油危機
節(jié)約使用能源的可能性
我們不能增加石油生產嗎?
依賴別人的麻煩
油價究竟能漲多高?
第八章 每桶200美元的油價將會造成的混亂
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以及決策者的困境
債務的阻礙
唯一可能的解決辦法
第九章 20世紀70年代對未來10年的投資有什么啟示
更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
如何在通貨膨脹和能源價格高漲的時代里投資
不切實際的期望
第十章 明天的世界——衰退、停滯和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對科技的錯誤期待
直面現(xiàn)實:我們文明可能出現(xiàn)的衰落
確保我們文明的長期延續(xù)
最大的威脅
第十一章 生存規(guī)劃——石油替代品
成見的障礙
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法
生存規(guī)劃
必須的替代性能源
政府與“反抗能源短缺的戰(zhàn)爭”
本章后記
第十二章 主次顛倒——我們今天面臨的最大障礙
政府的錯誤做法
以自我為本位的消費者:支持或者反對
自私自利的石油工業(yè)
看遠不看近的學術界
第十三章 你個人的選擇——極度的富有還是可悲的貧窮
在通貨膨脹高漲的時候賺錢
第一種投資陷阱:現(xiàn)金投資
第二種投資陷阱:債券
從現(xiàn)在開始,唯一值得持有的債券
第三種投資陷阱:股票
為什么通貨膨脹將會導致股票價格收益比率降低
避免那些損失最為慘重的板塊
能源的雙重打擊
第四種投資陷阱:小型股票
第十四章 在未來的經(jīng)濟崩潰中賺錢
第一種最佳投資:黃金和黃金股
第二種最佳投資:石油和石油股
為什么看好石油服務公司
第三種最佳投資:房地產
第四種最佳投資:中國和印度
防范通貨緊縮
第十五章 下一個熱點投資板塊——替代性能源
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風能的作用
利用液化天然氣
其他替代性能源
未來的汽車
應對能源危機的一個萬無一失的投資組合
財富和生存:其實它們是一回事兒
參考書目
第一章 科技股泡沫的破滅
——最近的災難能讓我們警醒嗎
在美國,一場經(jīng)濟危機已經(jīng)近在咫尺。同其他強烈的、危害性極大的周期性危機一樣,這場危機威脅著人類的文明。更確切地說,它是一場能源危機——一場由于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供求矛盾所帶來的危機。
首次提到這個危機是在我2004年出版的《石油效應》一書中。這本書在當時頗受爭議。爭議的原因有很多,不過主要是因為我曾在這本書中預言:10年之內,石油價格將會升至每桶100美元。事實上,自從這本書出版以來,石油、汽油與天然氣的價格都分別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與此同時,能源的供給狀況也在持續(xù)惡化,我們甚至可以說,10年之內,石油價格完全可能升至每桶200美元。毫無疑問,這個危機的消極影響將不容忽視——它不僅影響到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也將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美國的領導者和專家們還不承認這個危機。大多數(shù)權威人士還在繼續(xù)言之鑿鑿地安慰公眾:能源價格上漲只是暫時的,石油儲量其實是無窮無盡的,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石油將不會短缺。其實,他們所說的與實際情況完全相反。過去30年的總體趨勢是:除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一些成員國之外,大多數(shù)國家的石油勘探正在衰退,石油產量要么達到極限,要么正在下降,而對于石油的需求——尤其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卻日益增加。
您可能很難相信那些專家們會犯這樣的錯誤。當然,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會對領導者的慧和誠實深信不疑。但是如今我們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這些領導者和專家們當中,幾乎沒有人為危機的來臨敲響警鐘。我們感到驚訝的同時,不禁要問:為什么如此嚴重的危機沒有出現(xiàn)在我們報紙的頭版頭條?為什么我們的政府和企業(yè)沒有立刻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令人遺憾的是,類似的錯誤在近些年里并不是絕無僅有。在那次最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中,直到災難即將降臨之前,包括公司的總裁、華爾街的分析家以及媒體記者在內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樂觀的措辭興高采烈地描繪著當時的大好形勢。大多數(shù)權威人士不僅沒有設法阻止那次危機,而且事實上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的盲目樂觀給經(jīng)濟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大的經(jīng)濟損失。我們所說的那次危機是20世紀90年代末期科技股泡沫所造成的經(jīng)濟危機。
那次災難對我們經(jīng)濟的破壞超出了大多數(shù)人的預期,從中得出的教訓可以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當今我們所面臨的能源危機。如果我們希望順利地渡過這次危機,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整個社會,都需要弄明白的問題是:為什么同樣的判斷失誤會再次發(fā)生以及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及時地糾正它們。牛群的瘋狂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20世紀90年代后期,投資領域幾乎處于瘋狂的狀態(tài)。數(shù)以百萬計的投資者們對于歷史悠久的股票投資原則——例如應有的勤勉和基本的分析置之不理,完全靠意氣用事進行股票交易。因為相信科技的奇跡,他們蜂擁而上購買科技股和網(wǎng)絡股。
其結果是造成了破壞數(shù)百萬投資者財政安全的金融和經(jīng)濟危機的大爆發(fā)。然而,很少有人認識到科技股的暴跌幾乎毀滅了我們的整個經(jīng)濟,甚至整個社會。
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客戶,他在1999年經(jīng)濟泡沫將要達到高潮時打電話給我。我對他很熟悉因為我們管理他的投資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他的投資每年有20%的回報率,按照一般的投資標準來說,有這樣的收益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
不過那天他對我說,他打算從此親自來管理他的投資。我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他希望在他的投資組合中有更多的科技股。顯然,他也被迷戀科技股的狂潮所淹沒——這股狂潮在當時席卷了整個股票市場。
當然,人們自己決定自己的投資沒有任何不對,不過,作為一個職業(yè)的資本管理人,我想說的是:投資絕非易事。如果你想獲得遠遠高于平均回報率的收益,更是難上加難。任何人都可以憑著運氣在短時間內贏得市場,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好運氣并不能“好景常在”。要想不冒巨大的風險就能長期獲得豐厚的市場回報,這是極其困難的。
同許多公司一樣,我們擁有專職的員工,他們應用復雜的分析方法來研究世界市場和經(jīng)濟,以便與最新的趨勢保持同步,同時在第一時間捕捉到出現(xiàn)的機遇。因此,我們給出的投資方案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要優(yōu)于其他的方案。“其他的方案”不僅僅是指那些一般投資者的方案,也是指那些一般的專業(yè)投資者的方案。然而,要做出這樣的方案,既需要有淵博的知識、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還需要豐富的經(jīng)驗。對于一個有著自己全職工作的人來說,要想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憑借一己之力單槍匹馬地把投資做好,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xiàn)在,這個人就是有全職工作,每天都需要忙自己的事情。盡管他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也很聰明,但他也不可能深入地了解股票,因為他沒有時間。他只是在繁忙的業(yè)務間隙,打開電視,走馬觀花地瀏覽一下亞太財經(jīng)新聞頻道(CNBC)的節(jié)目,然后就把這些只言片語當成秘訣,據(jù)此人市了——這就是他管理股票的方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賣光了所有與科技無關的股票,并且將他全部的養(yǎng)老儲蓄金都買了科技股。他對新購進的股票根本一無所知,僅僅是在電視上見過幾次而已。
這個人的結果你肯定能夠猜到。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就損失了大約70%的養(yǎng)老儲蓄金。
對于一個投資者來說,要挽回這樣的損失幾乎是不可能的。70%的損失意味著什么呢?打個比方,假如一個人的股票本來值10萬美金,那么現(xiàn)在僅僅值3萬美金了。即使在退休之前他能夠讓他的股票價值翻上一番,可是跟原來相比,仍然虧了4萬美金。
這個人的例子并非絕無僅有。在那個時期,我認識很多既聰明又受過良好教育的投資者,他們雖然也了解過去曾經(jīng)有過的類似的教訓——比如“南海泡沫”和19世紀20年代末期的泡沫——但是他們認為:“這次不同于以往”,科技股泡沫并不像過去那樣是虛幻的癲狂,而是真實的存在。在他們看來,一個新的典范已經(jīng)被樹立起來,新世界的曙光已經(jīng)來臨。在這個全新的世界里,一個公司的收入、財產以及負債狀況都無關緊要,只要它擁有革新的技術,或者能在網(wǎng)上銷售產品,那么,它的股票就肯定能讓投資者發(fā)財。于是,他們就認為只要買的是科技股,準沒錯。除了擔心錯過大好機會,他們沒有任何顧慮。許多人不惜傾其所有,甚至還借錢來購買股票。
但是,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忘記了,或者根本沒有考慮到那些曾經(jīng)一敗涂地的狂熱的投機者。其實那些人最初也同他們一樣,對一夜暴富滿懷信心,躊躇滿志。
人們往往會拋棄理智和客觀的思想,而屈服于原始的本能,去盲目地從眾、跟風,這也許是狂熱投機者的本性。幾百年以前,當一群野牛被美洲土著獵手驅趕著奔向懸崖的時候,任何一頭牛都沒有抬頭看看它們要去哪里。它們只是接受了身邊同伴們傳遞過來的信號——必須要奔跑。從那時開始,它們完全受腎上腺素的驅使,每一頭牛的驚慌和興奮又感染、強化了它們同伴的這種情緒。沉浸在科技股泡沫中的投資者們正像這群失控的野牛一樣,對金錢的貪婪和對落后的擔心激發(fā)了他們,使他們同樣處于興奮與驚恐的本能狀態(tài),于是每一個人的眼睛都緊緊地盯著金融媒體,每一個人的手指都在股票交易操作鍵盤上久久徘徊。
當誘人的泡沫終于破滅的時候,帶來的是自從經(jīng)濟大蕭條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財政困難和經(jīng)濟損失。納斯達克綜合指數(shù)從5 000點驟然降到了剛過1000點。原來人們寄予厚望的那些科技公司和網(wǎng)絡公司或者破產倒閉,或者被迫縮小規(guī)模。留下來的只是一大批過度開發(fā)的科技工業(yè)和更加貧困的消費人群。數(shù)萬億美元的財富付諸東流,這些錢是上百萬投資者們的血汗錢,他們或者是打算用這些錢來養(yǎng)老,或者是準備用來上大學,或者是寄托著其他各種各樣的希望和夢想,可是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更糟糕的是,科技股泡沫的破滅讓美國經(jīng)濟處于一種極度危險的境地,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的文明都處于崩潰瓦解的邊緣。
幸運的是,美國的領導者們迅速做出反應,把美國人從災難中解救了出來。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通過零利率(實質上比零利率還低)的措施迅速穩(wěn)定了美國的經(jīng)濟;聯(lián)邦政府也大規(guī)模地削減稅收。同時,汽車制造商還給消費者提供了零利率(如果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利率實際低于零)的汽車貸款。通過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消費者得到了實惠,獲得了幫助。
低利率也給抵押貸款者提供了免費的午餐。因此,國內融資的勃興以及經(jīng)濟增長比利率增長更快的信念給消費者帶來了雙重動力。這樣,更多的資金可以用于支配,國民經(jīng)濟迅速得到改善。
如果沒有這種快速的反應,后果將不堪設想。首先,消費者將沒有那么多的可支配資金,消費者的貧困必將導致社會消費能力下降,而社會消費能力下降將最終造成難以預料的嚴重的經(jīng)濟衰退。
引人注目的是,即使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國人仍然對未來充滿信心。但是,如果就業(yè)機會日漸枯竭,如果國民經(jīng)濟開始衰退,如果消費者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能力承擔沉重的債務壓力,那么這種信心將會被徹底動搖。
顯然,消費者將經(jīng)歷一場劇烈的心理震蕩?謶謱嫘判模杖胨綄蟠蠼档,將來的減稅也失去了意義(收入少了,稅自然沒有什么可減的了)。同樣,降低利率也是如此,如果一直等到國民經(jīng)濟開始衰退。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開始降低利率,那么將永遠不會出現(xiàn)如此巨額的國內融資。
經(jīng)濟的脆弱必將導致消費者不斷增加的恐懼,而消費者的恐懼又會反過來使經(jīng)濟更加脆弱。因為整個社會的高額負債,銀行將會面臨嚴峻考驗。一方面,新的貸款將會大幅減少;另一方面,除了那些實力最為雄厚的大銀行,其他的銀行無疑將會危機重重、風雨飄搖。這樣一來,消費者的恐懼、消費能力的下降、銀行的脆弱以及國民經(jīng)濟的衰退等一系列因素將形成可怕的惡性循環(huán),從而導致消費者更大的恐懼、消費能力的進一步下降、更大的銀行的破產以及國民經(jīng)濟的崩潰。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一旦形成,再要挽救我們的經(jīng)濟,不能說無力回天,也將會極其困難。
幸虧美國的領導者們做出了英明的決策。他們向社會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流動資金,從而拯救了我們的經(jīng)濟和整個社會。很多科技公司的瓦解也促進了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股票市場也開始重整旗鼓。滿天烏云終于散去,觸手可及的惡性循環(huán)變成了良性循環(huán)。
總之,我們很幸運地逃過了一劫,很幸運地在短時間內為我們的經(jīng)濟注入足夠的流動資金,同樣也很幸運地在短時間內處理好善后事宜。但是,我們今天面臨的石油危機卻不可能像上次一樣輕易地得到解決,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像七次那樣幸運。關于科技的必然真理
面對一場大規(guī)模的、喪失理智的投資熱潮,作為個人投資者,我們不可能力挽狂瀾,更不要說去糾正整個社會投資的失衡——這種失衡能夠引起諸如科技股泡沫破滅或者正在興起的石油危機之類的巨大的經(jīng)濟危機。然而,我們可以學會如何使自己遠離這種不理智的狂潮。而且,當能源危機漸露端倪的時候,盡管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些混亂,我們也必須要學會保護自己,避免經(jīng)濟的損失,同時,我們還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謀求更多的財富。
由于科技股的崩潰所引發(fā)的最重要的思考有兩點。第一,為什么那么多專業(yè)的或者非專業(yè)的聰明人士都沒有看清楚這個泡沫的實質?第二,究竟是什么誘使他們不顧一切地采取那樣瘋狂的行動,以至于給他們造成那么大的損失?
對于上述兩個問題的回答其實很簡單:那是一種瘋狂,一種基于錯誤信念的瘋狂。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科技將繼續(xù)飛速發(fā)展,而且科技將會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同時,科技也將會在短短數(shù)年之內讓每一個投資者變成千萬富翁。
事實上,人們對科技的這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哪一個都無法變成現(xiàn)實。我在1999年出版的《挑戰(zhàn)市場》一書中曾經(jīng)指出:與流行的觀點恰恰相反,科技進步的速度已經(jīng)開始放慢。比如,在20世紀早期,每10年科技領域就會出現(xiàn)5個以上的重大突破。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速度就逐漸放緩;20世紀70年代只有3項突破(量子宇宙論,混沌理論和分形學以及抗病毒藥物);20世紀80年代只有一項(DNA復制);而20世紀80年代至今連一項突破都沒有出現(xiàn)。
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也在放慢。最新幾代計算機芯片同原來的芯片相比,速度并沒有提高太多,而且最受歡迎的幾個程序包同5年前相比,也沒有太多變化。自從1978年發(fā)明抗病毒藥之后,一直沒有什么重大的醫(yī)學發(fā)明。在近些年里,所謂的高科技并沒有幫助我們增加世界的糧食和淡水供應,也沒有解決我們對能源的迫切需要。
科技進步逐漸減速這一特點與人類進步的一般模式相一致。每當一個文明開始向新的目標努力邁進的時候,最偉大的成果往往在初期獲得。其實,這一點并不神秘。因為我們天生就習慣于首先追求那些最大而又最易于到手的成果。這正如我們從一棵樹上采摘蘋果,我們肯定會先去采摘那些最好的,而且又是最易于到手的蘋果。只有在摘完了這些蘋果之后,我們才會去關注那些小的、不容易摘到的蘋果。因此,無論是農業(yè)、科技,還是石油生產,任何一個領域的研究開發(fā)工作最終都逃不脫回報遞減的定律。
電子學和計算機領域發(fā)展速度放緩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正在達到某種物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