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禮法治國 “禮者,天地之序也”,“禮”乃天地之軸、人心所歸。中華文明發(fā)展到今天,形塑國家、調(diào)節(jié)社會秩序、規(guī)范民眾行為等的力量來源一直都依賴著“法”以外的存在,那便是“禮”。因此,解讀“禮法天下”是了解和把握中華法治文明的開端。論及禮的源頭,最早所指乃古代的宗教祭祀儀式,其目的單純是“事神致福”。“禮”開始具有政治色彩以及社會強制力,則始于周公制禮時。從此,“禮”正式登上了社會生活的舞臺,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其內(nèi)涵可以說集天、地、神、鬼、人于一體,無所不包。 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法”的角色幾乎全面被“禮”所取代,整個社會呈現(xiàn)出“無法但有刑”的局面。刑與法之間的關系遵循著“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里者也”,禮和刑相互呼應,禮是刑的靈魂。《唐律疏議》這樣表述:“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就是說,禮義教化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法,刑罰制裁只是輔助手段,他們之間就如早晚、四季交替一般,是相輔相成的。具體說來如《禮記·曲禮》所言:“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聦W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表達的意思是道德仁義需要合乎禮的標準的行為才能得到認可;世俗的教化,沒有禮就不可能完備;論辯爭執(zhí)沒有禮的介入,就不可能解決;君臣、上下級、父子、兄弟之間的名分禮遇,沒有禮便會亂套;求學拜師,沒有禮便不會親密融洽;穩(wěn)固朝綱和整治軍隊,以及官員執(zhí)法,沒有禮就不能樹立威嚴;因事祭祀和日常例行的祭祀、供養(yǎng)神鬼、若沒有禮的程式,就不能體現(xiàn)虔誠和莊重。 一、以禮法治天下 (一) 【原典】 禮有三本①: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②。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戰(zhàn)國)荀況《荀子·禮論篇》 【注釋】①本:根本,本源,基礎。②焉無安人:焉,則;無安人,指人們不得安寧。 【譯文】禮有三個本源: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根本,君長是政治的根本。沒有天地,怎么生存?沒有祖先,種族從哪里產(chǎn)生?沒有君長,怎么能使天下太平?這三樣即使缺失了一部分,百姓也不會有安寧。所以,禮上用來祭天,下用來祭地,尊崇先祖而推崇君主,這便是禮的三個根本內(nèi)涵。 (二) 【原典】 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 ——(戰(zhàn)國)荀況《荀子·禮論篇》 【譯文】禮,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最高準則。不遵循禮,不實行禮,就叫作沒有原則的人;遵循禮,又實行禮,就叫作有原則的人。 (三) 【原典】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①,故百物皆化;序②,故群物皆別。 ——《禮記·樂記》 【注釋】①和:和諧,和暢。②序:秩序,有序。 【譯文】樂,代表了天地間萬物最和暢的情態(tài);禮,代表了天地間萬物最有秩序的情態(tài)。能獲得和暢,所以萬物自然滋生化育;能擁有秩序,所以萬物井然有別,各得其宜。 (四) 【原典】 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①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所以養(yǎng)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②也。故唯圣人為知禮之不可以已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 ——《禮記·禮運》 【注釋】①大端:最根本點。②大竇(dòu):最基本的情理。 【譯文】禮義是做人的頭等大事。人們用禮來講信用,維持和睦,使彼此團結得就像肌膚相接、筋骨相連一樣。人們把禮作為養(yǎng)生送死和敬事鬼神的頭等大事,把禮作為貫徹天理、理順人情的重要渠道。所以只有圣人才知道禮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因此,凡是國亡家破身敗的人,一定是由于他先拋開了禮,才落得如此下場。 (五) 【原典】 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xié)于分藝①,其居人也曰養(yǎng),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 ——《禮記·禮運》 【注釋】①協(xié)于分藝:和各種各樣的事情相契合協(xié)調(diào)。 【譯文】天理運行而賦予萬物的就是命,它是取法天理,禮出自于天,應用于地上,就成為廟堂、鄉(xiāng)黨的不同;羅列于事物中,就成為吉、兇、軍、賓之分;演變就依照四季的更替,并且必須合于分界。體現(xiàn)在人身上便是理性之“義”,借助財貨、物力和辭讓精神來推行,具體表現(xiàn)為飲食、冠、婚、喪祭、射、御、朝、聘等項禮儀。 (六) 【原典】 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禮記·禮運》 【譯文】所以圣賢要協(xié)調(diào)人們的七情、修正十義,講究誠實,提倡親睦,推崇辭讓,摒棄爭奪,除了禮制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七) 【原典】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①,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禮記·曲禮上》 【注釋】①正俗:使動用法,使風俗端正。 【譯文】道德仁義,沒有禮就不能得到體現(xiàn);教育訓導,使風俗端正,沒有禮就不能完備地推行。分辨事理,判明訴訟,沒有禮就不能正確地裁決。 (八) 【原典】 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①。 ——《禮記·曲禮上》 【注釋】①懾:膽小的意思。 【譯文】富貴的人懂得愛好禮,才不至于驕傲而淫侈;平常百姓懂得禮,他的心里就不會卑怯而手足無措。 【國學常識】 禮樂起源,天下為公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被稱作禮樂文明。“禮”是中華文明所特有的、數(shù)千年文明史中一以貫之的要素之一,也是中華文明區(qū)別于其他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fǒu)表演,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禮樂的內(nèi)涵不僅僅是音樂和禮儀那么簡單,我們從中依稀能體會到《道德經(jīng)》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千古密語的哲學內(nèi)涵。和諧而不混亂,是樂內(nèi)在的精神;讓人欣喜歡愛,是樂的功能。中正無邪,是禮的本質(zhì);莊重恭順,是禮的職能。社會沒有秩序,就會陷入混亂;社會沒有和諧,人心就會渙散。 根據(jù)《禮記·禮運》所言,禮之初,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墩f文·示部》當中也認為:“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豐(fēn)。”如此說來,禮是一種實踐活動,是敬祀神靈從而獲得神靈福佑的祭神活動。民智未開之時,人們面對未知往往傾向于神靈之說。在古人看來天地萬物、日月星辰乃至四季變化冥冥中都有神靈在主宰。人們通過敬畏神靈轉而對自然產(chǎn)生了崇拜和敬畏。祭祀的原意本是古人希望以特定的儀式和虔誠的心境對待自然與神靈,配之以莊重的舞樂、豐盛的美酒、多樣的祭品及專制的器具,由此達到感動神靈、體會自然的目的。隨著祭祀儀式的發(fā)展,禮儀逐步呈現(xiàn)多樣化發(fā)展,如冠、婚、喪、射等禮儀習俗慢慢衍生出來。歸根結底,這些儀式體現(xiàn)的是古人之間交往所遵從的法則,反映的是人們之間形成的共同遵守的社會文化心理,同時也是古人交往行動原發(fā)性的自然形態(tài)的表現(xiàn)。 那時大道行于世,天下人皆知為公,人們推選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講究信用,和睦相處。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奸謀不興,盜竊亂賊不作,稱之為“大同”。到了夏、商、周三代,社會由“大同”進入“小康”,社會財富成為私家之物,國家政權也為一家所有,父死子繼,因此詐謀和戰(zhàn)亂不斷。而此時的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以禮治理亂世,使天下復安,他們是“小康”時代最杰出的人物。到周幽王、周厲王時禮制衰微?鬃痈鶕(jù)這種情況,論述了禮的重要、禮的起源,以及祭祀、死喪等各種禮節(jié),以正君身,以治理社會。“大同小康”的學說對后世發(fā)生過相當重要的影響,創(chuàng)建“大同”世界成為人們美好的社會理想。 【國學故事】 孔子盡禮,奉為圭臬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時期魯國人,父母曾為生子而禱于尼丘山。他出生時頭頂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鬃幼鳛槌缟卸Y制的典型代表,其盡禮的故事頗多。據(jù)說孔子小時候善于模仿,常和其他小孩組織在一起模仿祭祀方面的禮儀。當他聽到母親講述周公吐哺、制禮作樂的故事后就表示立志要當周公那樣的人。 孔子當上官員后,服侍君主、與同僚溝通都遵循著禮數(shù),不卑不亢、態(tài)度中和?鬃拥娜粘P袨,如入宮門進廟宇等都嚴謹?shù)刈裱撚械亩Y儀。事無巨細遵守禮制成為了孔子遵禮的最大特征,生活中的孔子神態(tài)溫和中透露著嚴肅;其外表威嚴卻不流于剛猛。 孔子個人的造詣突出表現(xiàn)在其培養(yǎng)學生因材施教方面,他以其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將古代流傳下來的三千多首詩歌進行整理后,精選了305首,并將它們編成了《詩》,后人稱為《詩經(jīng)》。他一生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jīng)典的編修工作。孔子以這些經(jīng)典為教材,精心傳授學生,培養(yǎng)了大量的卓越人才。 【現(xiàn)實啟悟】 禮法合治——當代法治之路的必然 隨著社會文明不斷進步,古代中國的“禮”,逐漸成為一套建構完備、層次豐富的制度與文化的綜合體系,這一體系涵蓋政治、法律、宗教、倫理和社會制度等多重內(nèi)容。從本質(zhì)上說,禮所反映的是社會民眾交往行動中道德精神體系的合集,被世人認可的精神追求與被世人接受的行動規(guī)范相結合便成為禮的核心所在。就這一點來說,禮與法具有驚人的一致性。因此,也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道德法律化的典型傾向,道德與法律在治國方略的爭奪上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博弈。道德法律化以及法律的道德化呈現(xiàn)出相互滲透的局面,然而從側重點來說,道德強調(diào)的是人們內(nèi)在精神的修養(yǎng),法律偏重的則是外在的客觀條件的制約。道德層面的要求需要人們激發(fā)自省意識,規(guī)制層面的要求需要人們心存畏懼。 從治理國家的方式來說,古代社會以禮為綱,以禮治為主要內(nèi)容,通過道德層面的宣揚與教導,規(guī)范民眾的行為,調(diào)節(jié)民眾之間的矛盾。中國古代這種提升國民精神素養(yǎng)的追求,深刻體現(xiàn)了我國古人治國的智慧。從社會發(fā)展的脈絡來看,禮治也在不斷地修正和完善,“仁、義、禮、智、信”逐漸被國人廣泛接受為應當秉持的道德規(guī)范。中國素來以禮儀之邦的形象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古代的道德體系在當下宣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具有新的時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