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迄今已有十五、六年時間,并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文學現象,相對于網絡文學自身的蓬勃發(fā)展,理論上的總結梳理乃至深度的評論仍處于滯后狀態(tài)。如何看待這一文學“新”現象,并從學理、實踐多方梳理網絡文學的歷史價值、內涵核心、價值取向、生產機制、消費特點、評價體系以及市場法則,是理論評論界也是文學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為促進對網絡文學的再認識,加強對網絡文學的引導,使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放飛中國夢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審美需求,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應有貢獻,2014年7月11日-12日,中國作協創(chuàng)研部、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人民日報文藝部、光明日報文藝部聯合在中國作協北戴河創(chuàng)作之家召開了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會議圍繞構建網絡文學評價體系這一主題,設置了六個議題:一、網絡文學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述中國故事,二、網絡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傳統的關系,三、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藝術特征,四、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與批評標準,五、網絡文學的傳播與市場機制的關系,六、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fā)展的思路及對策。
會議期間,與會者展開了熱烈研討。會議結束后,相關報道、綜述和部分論文在《光明日報》、《文藝報》、《作家通訊》等發(fā)表,中國作家網開設了研討會專題,受到文壇內外廣泛關注,產生了較大社會反響。
我們在會議召開前,向全體與會者征集了與網絡文學相關的論文,F在,在中國作協領導的重視和作家出版社的支持下,我們謹將會議論文編輯出版。為更加全面地體現近期網絡文學研究成果,本書同時收入了2013年9月以來《光明日報》開設的“網絡文學面面觀”專欄和2014年4月以來中國作協與《人民日報》共同開設的“網絡文學再認識”專欄發(fā)表的部分文章。相信這樣一部專門探討網絡文學的文集,能夠對廣大網絡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廣大文學網民的閱讀鑒賞提供有益的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書中各篇文章的觀點不盡相同,亦有爭議分歧之處,這體現出了當今文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生態(tài)。作為編者,我們只是盡量將每位專業(yè)人士的思考心得如實予以呈現,并不對各自的觀點論斷妄作判斷取舍。
2014年7月,由中國作家協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人民日報社文藝部、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共同舉辦的“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在北戴河召開。中國作協、人民日報社文藝部、光明日報社文藝部、中宣部文藝局理論文學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監(jiān)管處、有關省市作協負責人,網絡文學專家學者,全國重點文學網站高層管理人員等7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分設六個專題進行研討,與會者發(fā)言熱烈、思辨活躍,虛實結合、新意迭出。大家反映,這是一次多維度、高質量的理論研討會,在我國網絡文學發(fā)展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標桿性意義。會議召開前,主辦方向全體與會者征集了與網絡文學相關的論文,本書為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萃,較為全面地體現近期網絡文學研究成果。
前言
我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迄今已有十五、六年時間,并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文學現象,相對于網絡文學自身的蓬勃發(fā)展,理論上的總結梳理乃至深度的評論仍處于滯后狀態(tài)。如何看待這一文學“新”現象,并從學理、實踐多方梳理網絡文學的歷史價值、內涵核心、價值取向、生產機制、消費特點、評價體系以及市場法則,是理論評論界也是文學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為促進對網絡文學的再認識,加強對網絡文學的引導,使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放飛中國夢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審美需求,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前言
我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迄今已有十五、六年時間,并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文學現象,相對于網絡文學自身的蓬勃發(fā)展,理論上的總結梳理乃至深度的評論仍處于滯后狀態(tài)。如何看待這一文學“新”現象,并從學理、實踐多方梳理網絡文學的歷史價值、內涵核心、價值取向、生產機制、消費特點、評價體系以及市場法則,是理論評論界也是文學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為促進對網絡文學的再認識,加強對網絡文學的引導,使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放飛中國夢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審美需求,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應有貢獻,2014年7月11日-12日,中國作協創(chuàng)研部、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人民日報文藝部、光明日報文藝部聯合在中國作協北戴河創(chuàng)作之家召開了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會議圍繞構建網絡文學評價體系這一主題,設置了六個議題:一、網絡文學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述中國故事,二、網絡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傳統的關系,三、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藝術特征,四、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與批評標準,五、網絡文學的傳播與市場機制的關系,六、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fā)展的思路及對策。
會議期間,與會者展開了熱烈研討。會議結束后,相關報道、綜述和部分論文在《光明日報》、《文藝報》、《作家通訊》等發(fā)表,中國作家網開設了研討會專題,受到文壇內外廣泛關注,產生了較大社會反響。
我們在會議召開前,向全體與會者征集了與網絡文學相關的論文,F在,在中國作協領導的重視和作家出版社的支持下,我們謹將會議論文編輯出版。為更加全面地體現近期網絡文學研究成果,本書同時收入了2013年9月以來《光明日報》開設的“網絡文學面面觀”專欄和2014年4月以來中國作協與《人民日報》共同開設的“網絡文學再認識”專欄發(fā)表的部分文章。相信這樣一部專門探討網絡文學的文集,能夠對廣大網絡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廣大文學網民的閱讀鑒賞提供有益的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書中各篇文章的觀點不盡相同,亦有爭議分歧之處,這體現出了當今文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生態(tài)。作為編者,我們只是盡量將每位專業(yè)人士的思考心得如實予以呈現,并不對各自的觀點論斷妄作判斷取舍。
本論文集由中國作協創(chuàng)研部理論處選編。馬季、王穎、王清輝等同志負責論文征集,李朝全同志負責編輯。陳崎嶸、李敬澤和梁鴻鷹同志審定了全書。
本書的選編出版得到了廣大與會專家學者和文學網站負責人及各界人士的熱情支持,在此謹一并致謝!
本書為中國作家協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編選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前 言
綜 論
逐步建立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學理論體系、評價體系和話語體系——在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上的發(fā)言摘要 陳崎嶸
網絡文學:文學自覺與文化自覺 李敬澤
第一輯 講述中國故事與弘揚主流價值觀
網絡文學的價值傳達 梁鴻鷹
意義指向與價值承載 歐陽友權
精神能量與價值弘揚 黃鳴奮
網絡文學弘揚核心價值觀的幾點思考 彭云
網絡文學與核心價值觀 董陽
網絡文學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李宏偉
網絡文學的模式轉變和精神擔當 何弘
第二輯 創(chuàng)作特點與藝術特征
網絡文學的基本原理 康橋
網絡對“文學”的改變 劉瓊
前 言
綜 論
逐步建立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學理論體系、評價體系和話語體系——在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上的發(fā)言摘要 陳崎嶸
網絡文學:文學自覺與文化自覺 李敬澤
第一輯 講述中國故事與弘揚主流價值觀
網絡文學的價值傳達 梁鴻鷹
意義指向與價值承載 歐陽友權
精神能量與價值弘揚 黃鳴奮
網絡文學弘揚核心價值觀的幾點思考 彭云
網絡文學與核心價值觀 董陽
網絡文學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李宏偉
網絡文學的模式轉變和精神擔當 何弘
第二輯 創(chuàng)作特點與藝術特征
網絡文學的基本原理 康橋
網絡對“文學”的改變 劉瓊
網絡寫手的職業(yè)困頓 歐陽友權
網絡文學審美特征考察 馬季
文學性與商業(yè)性的雙重身份 馬季
形式之魅:網絡文學的新貢獻 桫欏
從結構看網絡小說的發(fā)展需求 許苗苗
追求“俗不傷雅”的藝術趣味——試論網絡穿越小說的文學價值 張清芳
革命與危機——中國當代文學變革中的網絡文學 單小曦
通俗娛樂文學與多巴胺 廖俊華
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藝術特征 楊晨
第三輯 評價體系與批評標準
走向對話和協商的網絡文學批評 何平
媒介革命視野下的網絡文學“經典化” 邵燕君
網絡敘事與文化建構 周志雄
評價網絡文學的幾點思路 李朝全
網絡文學如何進入文學場——關于網絡文學評價體系 黃平
網絡文學批評標準芻議 康橋
網絡文學批評的邊界及學院批評的可能性 吳長青
茅盾文學獎與網絡文學——兼談網絡文學中的幾個問題 王穎
網絡文學需要細分類型和建立規(guī)則 何小天
第四輯 作品傳播與市場機制
影響網絡文學的力量 夏烈
網絡文學的生產機制與傳播動力 周根紅
媒介新變與“網絡性” 邵燕君
數字技術下的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從閱讀習慣變遷看內容服務升級 程曉龍
不離市場,方得網文 血酬
論網絡文學精細化運營與垂直化之路 馮振
網絡文學的傳播與市場機制的關系 黃艷明
對影響網絡文學品質的幾個因素的觀察 李賢
第五輯 傳承與吸納
網絡文學的來路與去向 胡平
寧馨兒:我國文學傳統與網絡文學的定位 黃鳴奮
網絡文學與本土文學傳統的關系 黃發(fā)有
網絡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傳統的關系
——以網絡類型文學寫作為例 郭艷
第六輯 發(fā)展思路與引導對策
要善于引導,也要寬容一點——網絡文學一議 馬識途
網絡文學發(fā)展的系統工程 何向陽
網絡文學:請你慢些走 曹啟文
廣東作協發(fā)展網絡文學的舉措及思路 楊克
江蘇網絡文學發(fā)展現狀與思考 吳正峻
深圳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fā)展的思路及對策 于愛成
激發(fā)網絡作家自發(fā)寫作與自我約束的內在動力 桫欏
理論要有用 莊庸
我看網絡文學的“高大上”問題 董江波
釋放網絡文學新的可能性 黃發(fā)有
警惕網絡文學的“網游化”趨勢 黎楊全
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fā)展,網絡作品期待大浪淘沙 張誠鋼
我對網絡文學幾點看法 劉旭東
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fā)展的思路及對策 賈長新
第七輯 會議紀要與新聞報道
逐步建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積極引導網絡文學健發(fā)展——中國作家協會召開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
網絡文學——在新的時代機遇中期待華麗轉身 行超
網絡文學,只能是個“孩子”?王國平
附錄: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與會者名單
網絡文學在我國出現的時間不足20年,但發(fā)展十分迅猛。據市場研究機構調查,至2013年底,網絡文學活躍用戶已達3.51億。全國共有專業(yè)文學網站約500家,網絡文學年產長篇小說約10萬部,日更新1.5億字,有250萬名簽約作者,其中3萬名為職業(yè)或半職業(yè)寫手,75%的作者年齡在40歲以下。網絡文學逐漸形成了自成一體的生產、傳播、閱讀模式,文本特色、審美風格日益彰顯,已成為當代文學的一支重要生力軍。認真研討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現象,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理清網絡文學發(fā)展脈絡、生產機制、消費特點、市場法則,以及網絡文學的美學價值、評價標準,已經成為文學界必須共同面對的新課題。繼上半年開展網絡文學調研、與人民日報合作進行“網絡文學再認識”討論之后,7月11日至12日,中國作家協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聯合人民日報文藝部、光明日報文藝部,在中國作協北戴河創(chuàng)作之家召開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崎嶸作主旨講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作會議總結。中宣部文藝局理論文學處副處長彭云,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監(jiān)管處副處長程曉龍、副調研員高遠,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研究專家學者和起點中文網、創(chuàng)世中文網、百度文學、縱橫中文網、中國出版集團數字出版公司、搜狐讀書頻道、17K小說網等全國28家重點文學網站負責人等共70多人參加會議。
一、網絡文學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
大家認為,目前網絡文學在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形態(tài)上呈現出駁雜的狀態(tài),需要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以形成正確的主流價值導向,處理好網絡文學與時代、人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在“中國夢”提出以及“兩個一百年”目標確立的時代背景下,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加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已經成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大課題。這既是時代賦予網絡作家的歷史使命,也是網絡文學自身健康發(fā)展的需要。
會議對網絡文學的時代背景和繁榮發(fā)展的現狀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梳理與總結。指出,網絡文學構成了當下通俗文學的主體,在實現“全民閱讀”的文學夢想,培養(yǎng)大眾的文學興趣,為傳統文學提供新的視角、題材、審美意蘊,彌補傳統文學原創(chuàng)力上的不足等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某些作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偏離,對現實生活的疏離,某些寫作者片面追逐利益,創(chuàng)作心態(tài)浮躁,作品存在一定程度低俗、庸俗、粗俗現象,跟風復制、文字注水和粗制濫造等較為普遍。
與會網站負責人認為,科技和媒介在帶給網絡文學巨大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文化軟實力不足等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原創(chuàng)文學網站和互聯網企業(yè)以及資本運作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點擊率和支付額對網絡作家及網站從業(yè)人員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壓力。在這種市場法則和經濟利益驅動之下,文學、文化和審美都被不斷弱化。這也是為什么網絡文學中存在著大量的色情、暴力、反倫理、反人性等不健康創(chuàng)作傾向的重要原因。
大家認為, 包括網絡寫手在內的通俗文學作家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網絡文學和網站已經成為大眾文化、流行文化和消費文化的策源地,通俗文學、網絡文學是我們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原創(chuàng)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文學責任重大,其主要受眾是青年人,其價值導向對青少年身心成長影響很大。尤其是網絡空間的后現代文化和大眾亞文化的大行其道,對網絡讀者尤其是青少年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很多青年人由此形成了對世界、對自我的基本看法。網絡文學要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和轉型,需要評論界和文學網站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文化責任。
大家強調,新媒體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在傳播主流價值觀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關從業(yè)人員的價值觀和文化使命感顯得愈發(fā)重要。一些網絡文學宣揚負面的價值觀值得警惕。網絡作家在自由書寫和發(fā)揮網絡文學多樣化、便捷化文學表現方式的同時,更要表現在實現中國夢過程中人民的喜怒哀樂,在根植于現代高科技和網絡傳媒的創(chuàng)造力基礎上,塑造好人格健康、積極向上、內心豐富的美好中國人形象,傳遞正能量,提升網絡文學的文化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人以正氣和鼓舞。
二、網絡文學應發(fā)揮自身藝術特點,吸取文學傳統之精華
網絡文學是伴隨著網絡的產生和媒介的轉型而產生的一種文學形態(tài),但是它又不是憑空產生、橫空出世的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它與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中的通俗文學傳統存在著歷史沿承關系。網絡文學尤其是類型小說實際上就是通俗文學。大家普遍認為,網絡文學與傳統意義上的純文學之間并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而是交集和交融的對話關系。通俗文學傳統之所以在網絡文學這里得到接續(xù)和發(fā)展,還有一個重要歷史原因是,1949年之后主流文壇對通俗文學和文學娛樂功能的某種壓抑。隨著網絡和移動新媒體的發(fā)展,甚至連純文學和通俗文學之間的界限會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
會議認為,盡管網絡類型小說與傳統文學中的通俗文學傳統和寫作母題、原型之間存在著不可分離的關系,比如神話傳說、志怪和筆記小說、四大古典名著、鴛鴦蝴蝶派、還珠樓主以及港臺的武俠及言情小說,但是也存在著新變和不容忽視的差別。比如類型小說中的玄幻,看起來是志怪小說的發(fā)展,但實際上采用的卻是流行的電子游戲結構和思路。而讀者、作者和網站從業(yè)人員之間的互動性與交互性成為網絡文學的重要特質,這是以往文學類型和文化形態(tài)所不具備的。網絡文學的復合文本和超文本使得讀者與作家之間的互動變得愈益重要,粉絲經濟、草根文化直接影響了網絡文學的發(fā)展和變化。
專家強調,網絡文學的閱讀和讀者的審美接受心理就是尋求快感的“多巴胺法則”,電子媒介和網絡文學通俗文化的復興恢復了讀者的感官平衡。情感體驗、白日夢、讀者介入、快感補償、欲望填充成為網絡文學閱讀者的普遍心理需求。因此,快感寫作和快感閱讀以及讀者的代入感,成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和閱讀的內在誘因。在虛擬的文字世界中尋求理想的自我表達及對現實的自我理解,成為網絡文學的重要功能。作為一種功能性的精神產品,網絡文學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成了網絡讀者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快感閱讀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但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實踐證明,這種快感體驗應該也必然會在文學發(fā)展過程中得到不斷升華,從而轉換為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和美學愉悅。
與此同時,與會專家也指出,目前網絡類型小說原創(chuàng)力不足,缺乏持續(xù)性和突破性,缺乏個性化的藝術體驗與表現力。有的類型文學只是對中外通俗文學的機械模仿和復制。媒介革命給網絡文學帶來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文化市場;而商業(yè)利益、大眾消費閱讀的資本利益驅動,又使得網絡文學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十幾年來,網絡文學盡管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甚至帶有標志性的文本,但更多的網絡文學呈現出平面化、臉譜化、同質化、娛樂化和消費性缺陷。網絡文學強調的是消費性和娛樂功能,這使得文學性遭遇了很大的挑戰(zhàn)。而網絡作家高強度、高壓力的寫作方式以及分層明顯的生存狀態(tài)尤其值得關注,特別是一些網絡寫手長期與社會生活完全脫節(jié),沉浸于網絡文學的虛擬空間而導致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健康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