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眾多的寫作人,從語言與生活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里,堅守著文學,堅持文學書寫,使文學的重要性在心靈深處保持不變,使澳門文學的亮麗風景得以形成,從而表現(xiàn)了澳門人的自尊和自愛,真是彌足珍貴。從“澳門文學叢書”看,澳門文學生態(tài)狀況優(yōu)良,寫作群體年齡層次均衡,各種文學樣式齊頭并進,各種風格流派不囿于一,傳統(tǒng)性、開放性、本土性、雜糅性,將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現(xiàn)出一種豐富多彩而又色彩各異的“雞尾酒”式的文學景象,這在中華民族文學畫卷中頗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學。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學叢書,體現(xiàn)著一種對澳門文學的尊重、珍視和愛護,必將極大地鼓舞和推動澳門文學的發(fā)展。就小城而言,這是她回歸祖國之后,文學收獲的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jié)和較集中的展示;從全國來看,這又是一個觀賞的櫥窗,內(nèi)地寫作人和讀者可由此了解、認識澳門文學,澳門寫作人也可以在更廣遠的時空里,聽取物議,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摘自王蒙《澳門文學叢書 · 總序》
后 記
在澳門回歸祖國的倒數(shù)的日子里,大量有關(guān)澳門文學藝術(shù)作品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事。但對筆者而言,則是一個異數(shù)。
說是異數(shù),只因本書的成篇,乃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出現(xiàn)。此事說來話長,實有必要就這些加以說明;同時,也應(yīng)就本書此次出版的取名而向讀者交代一下。
早在二十年之前,筆者在澳門一家報館工作。當時曾以“澳門新語”為名寫了一個專欄,內(nèi)容是有關(guān)澳門的軼事、掌故等。但很可惜,才寫了幾篇,即遭逢一宗突如其來的事故,以致興致索然而擱筆。如是一擱二十年,至1995年年中,有朋友主持一家報紙的編務(wù),要找人為創(chuàng)刊寫文章。筆者應(yīng)命而至,搞了一個名為“家在澳門”的專欄,其始原意是寫近半世紀以來澳門物事的變遷與發(fā)展,及后更將時間范圍擴闊,舉凡澳門古今物事的都包含其內(nèi),有意無意之間與前寫的 《 澳門新語 》 的意圖相合。
《 家在澳門 》 寫了一年多才結(jié)束。當時有朋友看過以為經(jīng)挑選可以出版,經(jīng)引介與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列位先生,終得首肯于1996年12月出版,又于翌年的5月刊行修訂本 ( 第二版 )。為圓二十年前的舊夢,筆者在本書出版之前征得出版者的同意,把原名“家在澳門”改名為“澳門新語”。
“澳門新語”書名的取定,實是自清初廣樂名士屈大均的《 廣東新語 》 而來。 當年 《 廣東新語 》 刊行時,屈大均的好友、詩人潘耒為此寫了一個序言,其中有贊說:
后 記
在澳門回歸祖國的倒數(shù)的日子里,大量有關(guān)澳門文學藝術(shù)作品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事。但對筆者而言,則是一個異數(shù)。
說是異數(shù),只因本書的成篇,乃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出現(xiàn)。此事說來話長,實有必要就這些加以說明;同時,也應(yīng)就本書此次出版的取名而向讀者交代一下。
早在二十年之前,筆者在澳門一家報館工作。當時曾以“澳門新語”為名寫了一個專欄,內(nèi)容是有關(guān)澳門的軼事、掌故等。但很可惜,才寫了幾篇,即遭逢一宗突如其來的事故,以致興致索然而擱筆。如是一擱二十年,至1995年年中,有朋友主持一家報紙的編務(wù),要找人為創(chuàng)刊寫文章。筆者應(yīng)命而至,搞了一個名為“家在澳門”的專欄,其始原意是寫近半世紀以來澳門物事的變遷與發(fā)展,及后更將時間范圍擴闊,舉凡澳門古今物事的都包含其內(nèi),有意無意之間與前寫的 《 澳門新語 》 的意圖相合。
《 家在澳門 》 寫了一年多才結(jié)束。當時有朋友看過以為經(jīng)挑選可以出版,經(jīng)引介與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列位先生,終得首肯于1996年12月出版,又于翌年的5月刊行修訂本 ( 第二版 )。為圓二十年前的舊夢,筆者在本書出版之前征得出版者的同意,把原名“家在澳門”改名為“澳門新語”。
“澳門新語”書名的取定,實是自清初廣樂名士屈大均的《 廣東新語 》 而來。 當年 《 廣東新語 》 刊行時,屈大均的好友、詩人潘耒為此寫了一個序言,其中有贊說:
其察物也精而核,其談義也博而辨,其陳辭也婉而多風。思古傷今維風正俗之意,時時見于言表。游覽者可以觀土風,仕宦者可以知民隱,作史者可以征故實,摛詞者可以資筆潤。觀《 華陽國志 》、《 嶺南異物志 》、《 桂梅虞衡 》、《 入蜀記 》諸書,不啻兼有其美。善哉,可以仿( 傳 )矣!
筆者之所以摘引潘耒這段序文,記得是當年曾有志者要與屈著相對照。然而相比之下,本書難及屈著的萬一,不足之處甚多。正因如此,筆者對此次出版簡體字版時編輯先生建議改書名為“澳門掌故”表示同意。據(jù)所知,港澳地區(qū)曾已有兩本題名“澳門掌故”的書刊。一是王文達先生所撰的專欄,一是余布衣先生寫的。這里必須要說明清楚的。
事實上,本書有若干篇章是摘引自王文達先生的 《 澳門掌故 》 專欄。 《 澳門掌故 》 專欄在當年報章刊行時甚受讀者歡迎,但在全篇尚未完稿即因事中輟。另處,在五六十年代還有汪孝博、黃蘊玉、陳宥幾位老先生,先后在港澳報章發(fā)表有關(guān)澳門史實或掌故的文章,數(shù)量很多,可惜在他們的生前,以致故世而今都未有結(jié)集出版。他們的著作對筆者的撰寫本書,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對本書的出版,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吳志良、韋思理、梁官漢、陳繼春先生出力至多,第一、二版的刊行實與他們的支持有極大的關(guān)系。
在此,還要多謝白思群、穆凡中先生。白先生為本書寫序言,曾數(shù)改其稿,繼第二版之后,在此次簡體字版又作了精心修訂。穆凡中先生的序言是在第二版刊印時加上去的。這是他在本書第一版出版后所寫的評介文章。
這次簡體字版的出版,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白舒榮女士出力更多,在此一并向她以及有關(guān)工作人員致謝。
黃德鴻
1998年8月15日
后記之“后記”
《 澳門掌故 》 在此第三次之前曾刊印過兩次。第一次是在澳門,之后在北京又印了一次。兩次的刊本筆者都寫了后記,內(nèi)容總的是交代此書的成書過程,及多謝玉成出版的有關(guān)人士。
從市場銷售及讀者所反映的意見,“澳門掌故”是受到歡迎的。原因何在?個人認為,第一次刊行是在澳門回歸祖國懷抱前三年的1996年,海內(nèi)外很多人士都想從這本小書對澳門有更多的了解。第二次印行是在北京,距澳門回歸的日子更短,內(nèi)地朋友的要求更熱切。在那期間,有關(guān)澳門各個方面問題的書刊紛紛出爐,成為一股熱潮, 《 澳門掌故 》 內(nèi)容不過是這個小城昔日的風土人情及物事,更不是有關(guān)政治、經(jīng)濟等的專作。 《 澳門掌故 》 因緣際會,得以乘時而起,筆者以為這是個“異數(shù)”。
據(jù)告知,單是在北京的兩次印行,總數(shù)已在一萬五千之間,其中還有若干是精裝本的。此第二次的印行,書名從第一次的 《 澳門新語 》 改為 《 澳門掌故 》。當初取用的 《 澳門新語 》書名,其實是想承襲廣東名士屈大均撰寫的 《 廣東新語 》 而來的。可事與愿違:一方面是屈著內(nèi)容豐富,筆者的 《 澳門新語 》不及其萬分之一,又以作者筆下功夫有限,該文出于這些原因,北京方面的出版者給改了 《 澳門掌故 》 這個名堂。
對書名的改動,筆者也以為合理,為免看過第一、第二次印刊版本的讀者有所誤會,筆者在第二次印刷的簡化字版本的后記寫了一個聲明。事實上, 《 澳門掌故 》 書名是研究澳門本土大有名氣的王文達校長的專欄名座,后來組裝成書時,引起海內(nèi)外朋友的注意。之前,李鵬翥先生為香港報刊撰寫的 《 澳門古今 》 出版時也先后刊印了好幾次,亦受到港澳讀者的歡迎。還有一位澳門作者余布衣,也寫了 《 澳門掌故 》 為書名的小冊子,亦是介紹澳門的風土物事。
研究、介紹澳門歷史的大部頭、小冊子在澳門回歸前后,一時風起云涌,知識界特別著力,甚至有以“澳門學”為號召,以及進一步宣傳澳門這個小城。在一次集會上,有人曾提出“鄉(xiāng)土教育”這個問題,把認識、學習澳門普及到中學、小學及民間團體,筆者以為這是一件好事!
這篇 《 后記之后記 》 寫得長了一些。澳門在五百年前是個小漁村、不起眼的地方。于今已是不同了,即如從前的“十字門水道”,今天更有了顯著的變動。撫今追思,往事不應(yīng)“成煙”,但愿眾人燒柴火焰高,把研究澳門本土文化扇成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