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淤泥特性和適航水深應用研究》對洋山港區(qū)的水文、地理、地貌等情況進行了歸納,介紹了洋山港外航道開發(fā)和維護情況,并根據(jù)外航道的泥沙樣本,進行了淤泥特性試驗,依據(jù)試驗成果,對臺風期航道強淤或驟淤的適航重度的確定、適航水深圖的編制進行了應用研究。
第1章 緒論
1.1 洋山港的建設背景
1.1.1 上海港發(fā)展的需求
1.1.2 洋山港總體規(guī)劃
1.2 洋山港建設取得的技術成果
1.2.1 高流速、高含沙量、島群海域建港關鍵技術
1.2.2 外海深水碼頭及接岸結構關鍵技術
1.2.3 外海深水筑堤造陸關鍵技術
1.2.4 深水航道關鍵技術
1.3 本書的目的和內容
1.3.1 目的
1.3.2 內容
本章 參考文獻
第2章 海區(qū)自然情況
2.1 地形地貌
2.1.1 平面位置
2.1.2 地貌
2.1.3 地質構成
2.2 氣象
2.2.1氣溫
2.2.2 降水
2.2.3 風況
2.2.4 霧況
2.2.5 雷暴
2.2.6 相對濕度
2.2.7 熱帶氣旋
2.2.8 寒潮
2.3 水文
2.3.1 潮動力
2.3.2 潮汐
2.3.3 潮流
2.3.4 波浪
2.3.5 鹽度
2.3.6 泥沙
2.4 海床演變
2.4.1 海床底質類型
2.4.2 海床底質粒徑
2.4.3 柱樣綜合剖面圖
2.4.4 海床沖淤演變
2.5 工程后水文泥沙變化
2.5.1 水文特征變化
2.5.2 泥沙特征變化
2.5.3 地形演變特征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航道水文泥沙
3.1 航道開發(fā)
3.1.1 航道選線
3.1.2 航道建設過程
3.1.3 輔助設施
3.2 航道水文泥沙特征
3.2.1 潮汐
3.2.2 潮流
3.2.3 鹽度
3.2.4 泥沙
3.3 主航道疏浚區(qū)回淤
3.3.1 回淤的時間分布
3.3.2 回淤原因分析
3.3.3 航道回淤計算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航道表層淤泥特性分析
4.1 航道泥沙主要來源
4.2 表層沉積物取樣
4.2.1 外航道
4.2.2 港池
4.3 顆粒分析
4.3.1 密度計法
4.3.2 激光粒度儀法
4.4 沉積物級配曲線的特征值
4.4.1 外航道
4.4.2 港池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航道淤泥沉降特性試驗
5.1 細顆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5.2 淤泥絮凝沉降
5.2.1 試驗方法
5.2.2 含沙濃度隨時間變化
5.2.3 泥沙沉降速度計算
5.3 淤泥密實過程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航道泥沙起動特性試驗研究
6.1 泥沙起動理論
6.2 新淤泥起動試驗
6.2.1 試驗設備及方法
6.2.2 起動判別標準
6.2.3 試驗結果分析
6.3 老淤泥起動試驗
6.3.1 試驗設備及方法
6.3.2 起動判別標準
6.3.3 試驗結果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流變特性試驗及適航淤泥重度的確定
7.1 適航水深的定義
7.2 適航水深的界定和測試方法
7.3 流變特性試驗
7.3.1 試驗設備
7.3.2 試驗組次
7.3.3 試驗結果及分析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適航水深測量及適航水深圖編制
8.1 適航水深測量
8.1.1 三爪砣與密度計組合測量法
8.1.2 走航式適航水深測量方法
8.2 適航水深圖編制
8.3 適航水深測量應用
8.3.1 使用儀器設備
8.3.2 測區(qū)范圍
8.3.3 測量結果分析
8.4 適航水深應用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