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現(xiàn)代美學的基本原理,從美學本體、藝術特征、繼承創(chuàng)新、學書成家、創(chuàng)作方法與欣賞規(guī)律等方面,對中國書法美學史上孫過庭、張懷瓘、項穆、劉熙載等為代表的60余位重要人物的美學思想進行了全面而精到的分析和評價,從而客觀真實、簡明扼要地展示出中國書法美學在近兩千年的漫漫征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和創(chuàng)造的不朽輝煌。同時,還突出論述了一些人們關注不夠甚至尚缺乏正確認識的問題,譬如書為心畫論和道合自然說同時并存的問題,書為心畫論至唐宋時期才正直成熟的問題,以及碑學思想的歷史進步性質(zhì)同理論薄弱性質(zhì)存在極大反差的問題等。因而本書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很適合書法藝術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
本書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是“中國門類美學史”叢書之一,由中國書協(xié)學術委員會委員尹旭總結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編寫而成。本書通過對中國書法藝術美學原理與美學思想發(fā)展脈絡的梳理和研究,將傳統(tǒng)書法美學直接而集中地展現(xiàn)出來,對于當代書法美學理論的建構與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尹旭,1942出生,美學家,書法家。山東省鄒平縣人。寧夏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專業(yè)研究員,中國書協(xié)學術委員會委員,寧夏書協(xié)顧問,中國書協(xié)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華美學學會會員,寧夏作協(xié)會員。中國書協(xié)“德藝雙馨”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書法美》《中國書法美學簡史》《中國書法與傳統(tǒng)文化》《書學五論》《書法線條美的發(fā)現(xiàn)》及《天一堂隨筆》等書。發(fā)表哲學、美學、書學、文學等論文及譯文一百多萬字。著作及論文已獲獎數(shù)十項。其中包括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二等獎,首屆中國優(yōu)秀美術圖書獎銅獎,及寧夏第五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等。
目 錄
導 言
第一章 漢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崔瑗的朦朧美學意識
第二節(jié) 蔡邕的“形勢”“欲書”思想
第三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衛(wèi)鑠的點畫書寫理念
第二節(jié) 王羲之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三節(jié) 王僧虔的“筆意”理論
第四節(jié) 蕭衍的“優(yōu)劣評”觀念
第五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目 錄
導 言
第一章 漢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崔瑗的朦朧美學意識
第二節(jié) 蔡邕的“形勢”“欲書”思想
第三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衛(wèi)鑠的點畫書寫理念
第二節(jié) 王羲之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三節(jié) 王僧虔的“筆意”理論
第四節(jié) 蕭衍的“優(yōu)劣評”觀念
第五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三章 唐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歐陽詢的作書、學書“秘訣”
第二節(jié) 虞世南的“筆髓”妙論
第三節(jié) 李世民的“尊王”“指意”思想
第四節(jié) 孫過庭的美學思想體系
第五節(jié) 張懷瓘的美學思想體系
第六節(jié) 韓愈的書家理念
第七節(jié) 劉禹錫的“蹈中之說”
第八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四章 宋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歐陽修的美學觀念
第二節(jié) 蘇軾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三節(jié) 朱長文的“書為心畫”理論
第四節(jié) 黃庭堅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五節(jié) 米芾的“一戲”、尚古觀念
第六節(jié) 董逌的創(chuàng)作、成家思想
第七節(jié) 《宣和書譜》的美學理論
第八節(jié) 李之儀的美學觀念
第九節(jié) 姜夔的美學理論
第十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五章 元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郝經(jīng)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二節(jié) 趙孟頫的美學理論
第三節(jié) 虞集的美學觀念
第四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六章 明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宋濂的美學觀念
第二節(jié) 方孝孺的美學理論
第三節(jié) 吳寬的美學觀念
第四節(jié) 費瀛的美學理論
第五節(jié) 趙宧光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六節(jié) 項穆的美學思想體系
第七節(jié) 董其昌的美學觀念
第八節(jié) 湯臨初的美學觀念
第九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第七章 清代的書法美學
概 說
第一節(jié) 傅山的美學理論
第二節(jié) 楊賓的美學理論
第三節(jié) 王澍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四節(jié) 包世臣的“尊碑鄙帖”觀念
第五節(jié) 朱和羹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六節(jié) 何紹基的“成家數(shù)”思想
第七節(jié) 劉熙載的美學思想體系
第八節(jié) 周星蓮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九節(jié) 康有為的“尊碑鄙帖”思想
第十節(jié) 其他人物的重要觀點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總序
⊙朱志榮
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美學思想資源,自從百余年前美學作為現(xiàn)代學科被引進中國以來,美學工作者們在研究、評介西方美學的基礎上,逐步深入地整理和研究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從朱光潛先生的“移花接木”到宗白華、鄧以蟄先生等人的“援西入中”等,開拓了中國美學史的現(xiàn)代研究。而后繼的研究,又繼承和發(fā)展了前賢的相關探索。其中包括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的《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和葉朗總主編的《中國歷代美學文庫》以及一些書論、畫論、文論等方面的文獻資料整理,也包括李澤厚、劉綱紀的《中國美學史》和葉朗的《中國美學史大綱》等一系列美學史著作,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而近些年來中國美學史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化。中國美學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儒、道、釋等哲學論著中的美學思想,二是文學、書法、繪畫、音樂、園林等門類藝術中的美學思想。其中,中國各門類美學有著豐富的思想資源,相關論著堪稱彬彬之盛,尤以文學、書法、繪畫、音樂理論最稱繁興,以詩文、書、畫、樂等方面的論、評、品、話等形式存在的專門性的理論著作尤其豐富。而在正史、方志、詩文、筆記、序跋甚或小說、戲曲等史料中,同樣能夠爬梳出大量關于舞蹈、建筑、園林、工藝等門類藝術的理論思考。中國門類美學史方面的研究和專題探索,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也有了較為豐富的成果,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中國門類美學史,目前已經(jīng)水到渠成,而且顯得非常重要。這既是中國美學史研究進一步深化的需要,也是中國當代美學理論建設的需要。中國門類美學史是根據(jù)藝術對象的不同而進行的專題美學研究,其涵蓋面廣泛,涉及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難以做到以一人之力完成諸多門類的美學史研究,需要國內(nèi)相關專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目前門類美學研究主要還是各攻其專,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劃,未能形成一個整體系統(tǒng)。因此,我們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門類藝術的特點,集中各相關領域的同仁,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深入研究,撰寫一套《中國門類美學史》叢書,包括文學、戲曲、音樂、書法、舞蹈、建筑、園林、工藝、繪畫等,從藝術的角度對中國美學史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闡述。
本叢書力圖以統(tǒng)貫全書的中國美學基本思想、基本范疇和基本命題為基礎,將文獻記載與藝術作品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藝術美學的發(fā)展歷程與整個文化發(fā)展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出中國藝術審美規(guī)律的發(fā)展歷程,對我國各種類型的藝術美學的歷史、流變、成就等作系統(tǒng)概括和總結,對各門類美學思想的總體框架、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論題作深入探討,并將這些美學思想與具體藝術研究相結合,使美學理論有具體的實踐基礎,從而有利于指導藝術實踐。本叢書還深入探討各門類美學的歷史脈絡,對中國從古到今的美學現(xiàn)象、范疇、命題、特性等進行系統(tǒng)研究,使美學學科更為成熟,理論更為嚴密,以促進中國門類美學史的進一步發(fā)展,使中國美學史研究更為具體和深入,并有助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美學體系,為和而不同的全球化美學做出獨特的貢獻。這也是中國美學史研究中的現(xiàn)實需要。本叢書突出時代最有代表性的門類美學思想,有理有據(jù)地闡發(fā)出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美學見解,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積累經(jīng)驗和教訓。對各門類美學進行系統(tǒng)研究,從藝術美學的各個門類入手,廣泛而又典型地包羅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美學史研究,進一步開拓了中國美學史的研究視野,更細致地分析中國傳統(tǒng)審美意識與美學思想中的理論與實證資源。在對各門類美學的系統(tǒng)歸類上,本叢書以單冊專著的形式觀照門類美學的歷史流變和本質(zhì)特征,又以合輯叢書的形式統(tǒng)攝超越門類畛域的美學總體演化。在共性與特性的對照映襯中闡述了不同形式的藝術和各門類美學所共同遵循的審美規(guī)律,深入探討各門類美學的歷史脈絡、結構組成、思想淵源,使中國美學的研究落到實處。
本叢書的撰寫還反映了“縱橫交錯”的特點。從縱的方面看,本叢書以時間順序為綱,撰寫了各個藝術門類在不同時的美學特質(zhì)和風貌,以及該門類美學的發(fā)展軌跡,展現(xiàn)了在此藝術門類中體現(xiàn)的當時人們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從橫的方面看,本叢書的各門類藝術美學史交相輝映,同一時代的各門類藝術美學思想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中國藝術美學史。讀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興趣選擇本叢書中某一或幾個藝術門類美學史閱讀,從中看出某藝術門類美學史的嬗變軌跡。
現(xiàn)在,在山西教育出版社的領導和各位編輯的支持和辛勤努力下,這九本門類美學史著作即將陸續(xù)面世,接受讀者的檢驗和批評。我們相信,中國門類美學史的研究將會推動美學史研究在結合中國實際、借鑒西方當代美學成果以及繼承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基礎上取得新的進展,從而對推動新世紀中國美學理論的建設和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當然,限于水平,我們的上述努力目標未必都能達到,書中一定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我們懇切地期待同仁和廣大讀者的批評指教,使我們能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