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批評史》是一部系統(tǒng)梳理、闡述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觀念發(fā)展史的高校教材!吨袊膶W批評史》除緒論外按歷史時期的先后分八章,每章分為三節(jié)。第一節(jié)介紹一個時期文化與文學基本狀況,目的是使學生對此一時期文學批評觀念產(chǎn)生的文化語境有一個大致了解;第二節(jié)概述該時期文學批評的整體情況,鳥瞰式掃描,目的是使學生對此一時期的文學批評情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第三節(jié)是每章的重點所在,深入剖析該時期最重要的文學批評概念和核心觀點,力求使學生對此期文學批評有較為深入的理解與把握。《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特點是經(jīng)典閱讀與闡釋相結(jié)合:在每個重要概念與核心觀點的闡釋之前都列出若干段最有代表性的經(jīng)典選文,然后是釋義,最后是解讀,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切近古代文學批評的語境,增強他們對經(jīng)典閱讀的興趣與理解的深度。
《中國文學批評史》供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作為選修課教材使用,也可供古代文論愛好者學習使用。
緒論: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反思
一、“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學科化問題
二、中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的基本形態(tài)和現(xiàn)代發(fā)展
三、現(xiàn)代以來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之三大路徑
四、關于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先秦學術(shù)思想概述
一、從王官之學到諸子之學
二、諸子之學與王官之學的主要差異
第二節(jié) 先秦時期的文學批評概述
一、六藝中的文學與文論
二、諸子中的文學與文論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詩言志
二、興觀群怨
三、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
四、文
五、言與意
六、樸與妙
七、自然
第二章 兩漢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兩漢的政治文化與文學狀況
一、從無為而治到中央集權(quán)
二、從道家思想的活躍到獨尊儒術(shù)
三、漢賦的興盛與文學的自覺
第二節(jié) 兩漢時期的文學批評概述
一、西漢初至武帝前后的文學批評
二、武帝至章帝時期的文學批評
三、東漢中期以后的文學批評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抒情言志
二、發(fā)憤著書
三、明道、征圣、宗經(jīng)
四、賦“麗”說
五、文與質(zhì)
六、“實錄”精神
七、崇實與文為世用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與文化狀況
一、從一統(tǒng)到割據(jù)的政治格局
二、從一元到多元的文化語境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批評概述
一、魏晉文學與文學批評
二、南朝文學與文學批評
三、北朝的異質(zhì)文學與質(zhì)樸的文學批評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文氣說與本同末異說
二、詩緣情說
三、神思說
四、知音說
五、滋味說
六、直尋與自然英旨
七、文章 、文學與文筆之爭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隋唐五代社會與文學發(fā)展狀況
一、唐代文學的繁榮
二、唐代文學繁榮的社會文化原因
第二節(jié) 隋唐五代的文學批評概述
一、對齊梁文學的批評與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
二、中唐時期的文學革新思想
三、晚唐五代文學思想的分途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興寄與風骨
二、興象與意境
三、轉(zhuǎn)益多師
四、取境說
五、諷喻說
六、文以明道與不平則鳴
七、氣盛言宜
八、思與境偕與“四外”說
第五章 宋金元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宋金元的政治文化與文學
一、從武夫跋扈到文官政治
二、從唐型文化到宋型文化
三、宋代文學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就
第二節(jié) 宋金元時期的文學批評概述
一、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二、南宋的詩文批評
三、金元詩文批評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道勝文至與窮而后工
二、文以載道、作文害道與文從道流
三、空靜、傳神與隨物賦形
四、理得辭順與點鐵成金、奪胎換骨
五、妙悟與別材、別趣
六、平淡與理趣
七、以文為詩、以詩為詞與詞別是一家
第六章 明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明代文化轉(zhuǎn)型與文學狀況
一、明代文化的轉(zhuǎn)型
二、明代的文學狀況
第二節(jié) 明代文學批評概述
一、戲曲與小說批評的勃興
二、詩學思想的繁榮
三、明代文化與文學批評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格調(diào)說
二、童心說
三、性靈說
四、情景融合
五、傳神寫照與咄咄逼真
六、本色說
七、性情說
八、正變說
九、辨體
第七章 清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清代的政治文化與文學
一、大一統(tǒng)的高壓政治與士子熱忱的低落
二、經(jīng)史考據(jù)時代的學術(shù)與文學
第二節(jié) 清代文學批評概述
一、詩文理論
二、詞曲理論
三、小說理論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崇變說
二、神韻說
三、格調(diào)說
四、肌理說
五、性靈說
六、義法說
七、立主腦與貴淺顯
八、比興寄托
九、因文生事
第八章 近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近代文化轉(zhuǎn)型與文學狀況
一、近代文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二、文教體制的變革與發(fā)展
三、從傳統(tǒng)文集到近代報章
四、語文思想變革與白話文運動
第二節(jié) 近代文學批評概述
一、傳統(tǒng)詩文觀念的衰變及其總結(jié)
二、經(jīng)世文潮的勃興與發(fā)展
三、小說和戲曲理論的崛起
四、五四新文學的出場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核心概念
一、義理、考據(jù)、辭章與經(jīng)濟說
二、三元與三關
三、信、達、雅
四、文界革命、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
五、人間悲劇說與境界論
六、“文辭異職”與“文字著于竹帛為文”論
七、文以移情說
參考書目
后記
二、從道家思想的活躍到獨尊儒術(shù)
漢初行政之道的形成是對歷史各朝興亡教訓探討的結(jié)果!巴觥敝饕盖卣氖。芭d”主要指秦以前古政的成功。“行仁義、法先圣”(陸賈《新語·道基》),從古政中尋找行政之道是漢政的價值取向。贏政專任法家,“舉措暴眾,用刑太極”,結(jié)果短短時間內(nèi)滅亡。相較秦法,漢代法律較輕,文帝時廢除肉刑,景帝時減輕笞刑,這些法律制度更變的根源在于社會的需要。當時社會離楚漢戰(zhàn)爭不遠,戰(zhàn)爭過后的社會需要休養(yǎng)生息,清凈無為,需要為政從簡和輕刑薄賦。
伴隨著這種無為思想的是漢初實行開放的文化政策,對秦政進行撥亂反正,給百姓一定的精神空間。“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漢書·藝文志》)漢惠帝四年(前191)正式廢除“敢有挾書者族”(《漢書·惠帝紀》)的《挾書律》。呂后元年(前187)又廢除以“過誤之語為妖言”加以重責的《妖言令》。①這為西漢前期學術(shù)思想的活躍創(chuàng)造了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
漢初黃老之學的流行也來自于漢初士人生存的需要。黃老之術(shù)以蟄伏保身、深藏不露為本,最切合暴秦時期士人之生存需要,正因為如此,當時士人大多自覺不自覺地走向了黃老之學。如韓信,在戰(zhàn)爭中以“怯”退而取得勝果。在劉邦推舉蕭何、曹參為首帶領百姓共滅沛令時,蕭、曹卻推讓給高祖“蕭曹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后秦種族其家,盡讓高祖。”(《漢書·高帝紀上》)暗合了老子“不敢為天下先”之教義。甚至儒士叔孫通能“知時變”“面諛親貴”,已改變了原始儒家“殺身成仁”、道統(tǒng)高于政統(tǒng)的人格風貌,帶有黃老之學的明哲保身、擇時而進退的色彩。當時承繼原儒精神的魯生的行為,正好與叔孫通構(gòu)成了鮮明的對比:“通使征魯諸生三十余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日:‘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親貴!樱阄畚!薄鍖O通則笑魯之兩生日:“若其鄙儒,不知時變!保ā稘h書·叔孫通傳》)叔孫通已學會在時勢面前變通。實際上,面對秦之暴政,秦末很多士人如叔孫通那樣選擇了蟄伏保身、順時而動的人生策略以應對時勢,于是,秦末士人已不再有戰(zhàn)國士風之張揚,而是深斂圓通。由此看來,漢初黃老思想的最初起因不是根源于漢初“與民休養(yǎng)”的社會需要,而是根源于暴秦時代士人處世策略的需要。饒有意味的是,劉邦集團能最終戰(zhàn)勝項羽集團,策略上用的就是以柔克強、以怯勝勇的黃老思想,他的周圍就集結(jié)著韓信、張良、陳平、蕭何等一批帶有濃厚黃老色彩的謀臣策士。
漢初,“與民休息”,盛行黃老之學,儒家思想不受重視。儒家思想在西漢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有一個歷史發(fā)展過程。漢廷在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儒家思想,首先是儒家的禮儀有助于秩序的建立。陸賈進言之前,劉邦對于儒之認識還停留在叔孫通為漢立朝儀的形式上,未能意識到儒家思想對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當他直面如何治理天下時,他覺得陸賈確實說得有道理,“賈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稱其書日《新語》”(《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這是漢初行政從戰(zhàn)亂之時武道轉(zhuǎn)向和平時期文道的標志。
在上層對儒學的作用有所肯定的情況下,儒學在西漢前期的民間開始復興,文帝在位時,民間儒學的傳授活動已具有一定的聲勢,政府也開始對此有所重視。申公和韓嬰為文帝時博士,“文帝時,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漢書·楚元王傳》)!绊n嬰,燕人也,孝文時為博士。”(《漢書·儒林傳》)這兩人為大儒師。景帝時設有包括儒者在內(nèi)的博士官以待問。文景之時,名士碩儒為博士者,如《詩》有轅固生、韓嬰,《書》有張生、歐陽,《春秋》則有胡毋生、董仲舒,《孟子》《爾雅》《孝經(jīng)》亦有博士。轅固生、董仲舒即為景帝時博士。許多大儒為太子和諸王作太傅,如從申培學《詩》的王臧為景帝的太子少傅,轅固生為清河王太傅,韓生為常山王太傅,這為以后儒學獲得獨尊地位創(chuàng)造了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