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報——秋》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教育部《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新課標標準》推薦書目
定 價:19.8 元
- 作者:(蘇)比安基 著,葉德新 譯
- 出版時間:2012/4/1
- ISBN:9787546385846
- 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團
- 中圖法分類:S749
- 頁碼:183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秋天就這樣靜悄悄地來臨了。樹葉紛紛飄落,鳥兒飛離了故鄉(xiāng),一些動物已經(jīng)開始忙著為冬季儲備食物了,森林里彌漫著一種陰郁蕭瑟的氣氛。不過,這也是一個糧食豐收的季節(jié)。狩獵開禁了,獵人們都涌到了森林里準備一顯身手,看來森林里又要發(fā)生不少故事了。我們已經(jīng)做好了迎接冬天的準備。 翻開此書,閱讀由蘇聯(lián)著名科普作家維·比安基編寫的少兒小說《森林報(秋)》!渡謭(秋)》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發(fā)行。
《森林報》是蘇聯(lián)著名科普作家維·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長描寫動植物生活的藝術(shù)才能,用輕快的筆調(diào)、采用報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有層次、有類別地報道森林中的新聞,森林中愉快的節(jié)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強盜,將動植物的生活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著者還告訴了孩子們應如何去觀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本書是《森林報(秋)》。翻開本書,仔細品讀,能夠讓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動植物在秋季的生活,深入地探尋大自然的無窮奧秘,體驗秋的多彩。
維·比安基(1894—1959)是前蘇聯(lián)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生物學家。1924—1925年,比安基主持《新魯濱孫》雜志,在該雜志開辟描寫森林生活的專欄,這就是《森林報》的雛形。1927年,《森林報》結(jié)集出版,到1961年時已再版10次,每次都增加了一些新內(nèi)容。比安基是俄羅斯大自然文學最知名的代表作家,被稱為“大自然文學的奠基人”,著有《森林報》《山雀的日歷》等。他的作品集有《森林中的真事和傳說》(1957年),《中短篇小說集》(1959年),《短篇小說和童話集》(1960年),《森林報》(1961年出到第十版)。
候鳥離別月一年——分為12個章節(jié)的太陽詩篇林中大事記城市新聞候鳥離鄉(xiāng)記林木大戰(zhàn)(續(xù)完)農(nóng)事記集體農(nóng)莊新聞措事記開禁了,我們?nèi)ゴ蛞巴冒珊艚袞|南西北打靼場煉出你的火眼金睛廣播站貯存糧食月一年——分為12個章節(jié)的太陽詩篇林中大事記候鳥離鄉(xiāng)記(續(xù)完)農(nóng)事記集體農(nóng)莊新聞城市新聞措事記打靶場廣播站冬日漸臨月一年——分為12個章節(jié)的太陽詩篇林中大事記集體農(nóng)莊新聞城市新聞措事記打靶場廣播站打靶場答案
別離歌白樺樹上的葉子已經(jīng)很稀了。被房主們丟棄了很久的椋鳥窠,在光溜溜的樹干上孤零零地搖晃著。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有兩只椋鳥飛來了。雌椋鳥鉆到窠里忙活起來。雄椋鳥則落在枝頭,不時向四面張望著,然后就唱起歌來!歌聲很小,就像是唱給自己聽的。雄椋鳥唱完歌兒了。雌椋鳥也從窠里飛了出來,急匆匆地向鳥群飛去,雄椋鳥隨即也跟在它后面飛。它們該出遠門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它們今年夏天在這所小房子里孵了幾只小鳥,現(xiàn)在它們是來跟自己的故居告別的。 它們不會忘記這個家,明年春天它們還會回來的。 明朗晨光9月15日 天氣回暖。我像平常一樣,一大清早就去花園里了。我走到戶外一看,天空高高的,萬里無云。空氣中帶著一絲涼意,喬木、灌木和青草叢問,掛滿了銀色的蛛網(wǎng)。每一個網(wǎng)之間都有一只纖細的蜘蛛。有一只小蜘蛛在兩棵云杉幼苗的樹枝之間,掛了一張銀色的網(wǎng)。這網(wǎng)上沾滿了寒露,顯得像是玻璃做的,仿佛一捅就會碎掉。蜘蛛縮成一個小小的球,僵僵地伏在網(wǎng)上一動也不動。蒼蠅還沒出來呢,所以蜘蛛正好睡一會兒覺。也不知是凍僵了,還是凍死了?我用小手指頭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小蜘蛛。小蜘蛛沒有反應,競像一粒小石子似的掉在草叢里了。我看見它剛一落地,就一骨碌跳起來,拔腳就不見蹤影。 真會裝模作樣!也不知道它還會回這張網(wǎng)上嗎?它還能找到這張網(wǎng)嗎?還是再重織一張網(wǎng)呢?織一張網(wǎng),得費多大勁呀——跑前跑后、來來回回多少趟,還得打結(jié)子、繞圈結(jié)網(wǎng),真費心啊!露珠在纖細的草尖上滾動著,就像掛在長長的睫毛上的淚珠。它們在晨曦之中閃爍著,發(fā)出喜悅的星火般的光輝。路旁還有最后幾朵野菊花,它們耷拉著那白裙似的花瓣,等待著和煦的陽光把它們曬暖。置身于微冷的、明凈的、如同易碎玻璃般的空氣里,無論是各種顏色的樹葉,還是在露水和蛛網(wǎng)的映照下披上了銀色衣服的青草,或是一改夏日里的模樣的淌著藍水的小河,都顯得那么華麗,那樣愜意。我所遇到的最難看的東西,是一棵頭頂很禿的蒲公英和一只光禿禿的灰蛾。蒲公英頭上僅有的毛粘在一起,被露水打得濕漉漉的,身子也是殘缺的;叶甑哪X袋傷痕累累,大概是被小鳥啄的。回想今年夏天,蒲公英的頭上曾戴過成千上萬頂小降落傘!那時它多神氣!而夏天的灰蛾呢,也曾經(jīng)是毛茸茸的,腦袋光溜溜的,干干爽爽的!我不禁同情它們,就將灰蛾放在蒲公英身上,把它們久久握在手里,讓已升到林子上空的太陽曬一曬它們。蒲公英和灰蛾都是渾身又冷又濕的,有點半死不活,在陽光的滋潤下,它們終于漸漸蘇醒了。蒲公英頭上那些粘在一起的小毛毛干了,露出原本的白色,并且輕飄飄地升到了空中;灰蛾恢復了活力,翅膀也舒展開了,露出原本的青煙色。這兩個可憐的、丑陋的怪胎也變美了。我聽到一只黑琴雞在林子的某處發(fā)出了嘰里咕嚕的聲音。 我朝著灌木叢走去,想偷偷欣賞它曾在春天時表演過的歌舞演出。然而,我剛走到灌木叢前,那只黑琴雞就撲嚕一聲,幾乎是從我腳邊飛過去的,聲音很響,嚇得我打了個哆嗦。原來它就在我跟前。我還以為它離我有多遠呢! 此時從遠方傳來一陣吹喇叭般的鶴鳴聲——一群鶴從森林上空飛了過去。 它們離開我們了……摘自少年自然科學家的日記 《森林報》通訊員 維利卡 最后一批漿果沼澤地上的越橘果成熟了。這種植物生長在泥炭上的草墩子里,漿果就直接耷拉在青苔上,隔得老遠就能看見漿果,只是看不見這種植物的莖。走近一瞧,才能發(fā)現(xiàn)墊子似的青苔上,生長著一些和絲線一樣細的莖,莖的兩旁長著一些又直又硬的葉子。那就是一棵完整的越橘的樣子。 尼娜·巴甫洛娃 游泳旅行 草地上還有一些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的垂死的草兒。著名的有“飛毛腿”之稱的秧雞,此時已踏上了遙遠的旅程。磯鳧和潛鴨也在海上長途飛行線上跋涉了。它們幾乎都是在水里游,餓的時候就潛到水中捉魚吃,很少在天上飛,就這樣游過了湖泊和水灣。它們游泳時不像野鴨那樣笨拙,野鴨先在水面上微微抬起身子,然后猛地鉆到水里。磯鳧和潛鴨的身子非常靈活,只要一低頭,使勁用像槳似的腳蹼一劃,就能鉆進深水里了。磯鳧和潛鴨在水底就像在家里似的。沒有哪種猛禽能在水下追上它們。它們游得速度快極了,甚至能跟魚的速度相媲美。不過它們飛的速度跟那些飛得快的猛禽比起來,可就差遠了。因此它們不會冒險在空中飛行的,只要有水,它們就會游泳旅行。 P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