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名老中醫(yī)劇毒中藥運用經驗集萃》簡要介紹了常用劇毒中藥砒石、輕粉、蟾酥、斑蝥、馬錢子、巴豆的來源、產地、采集、性能、功效、應用、用法用量、現代研究(成分、藥理作用、臨床報道、不良反應)等基本知識;重點闡述了名老中醫(yī)運用常用劇毒中藥的經驗。從醫(yī)療安全出發(fā),書末附錄介紹了常用劇毒中藥中毒的中西醫(yī)救治方法。適用于中醫(yī)藥工作者及中醫(yī)藥愛好者閱讀。
秦志福,男,1965年生,副主任藥師,蘭州阪學院藥學系畢業(yè),醫(yī)學學士,甘肅省慶陽市藥學會副秘書長,主攻醫(yī)院藥學。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2項科研成果獲廳局級科技進步獎。
孫守華,男,1965年,副主任醫(yī)師,甘肅中醫(yī)學院畢業(yè),《甘肅中醫(yī)》編委。主攻內科雜病,如腫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胃炎、肝硬化、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甲亢、關節(jié)炎、腦卒中、重癥肌無力等,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辨病辨證方法與實踐》等專著6部,2項科研成果獲廳局級科技進步獎。
一、砒石
(一)概述
(二)名老中醫(yī)應用砒石的經驗
1.王兆銘
2.田素琴
3.史蘭陵
4.馮益真
5.劉長江
6.孫秉嚴
7.朱大年
8.朱良春
9.朱仁康
10.陳鴻賓
11.何時希
12.李仕桂
13.李志民
14.李耀先
15.沈勝利
16.吳介誠
17.張建明
18.張澤生
19.張覺人
20.張亭棟
21.張家駿
22.張贊臣
23.單健民
24.孟磊
25.楊學志
26.周緒彬
27.姜春華
28.姚菊芳
29.顧乃強
30.顧松筠
31.徐仲才
32.章真如
33.程門雪
34.焦樹德
35.喻凱生
36.魏永和
參考文獻
二、輕粉
(一)概述
(二)名老中醫(yī)應用輕粉的經驗
1.馬云樓
2.于載畿
3.鄧來送
4.王子平
5.王玉章
6.王慶林
7.王宏琳
8.文琢之
9.石筱山、石幼山
10.史蘭陵
11.劉世蓉
12.劉金安
13.劉春林
14.師法宣
15.孫步云
16.孫秉嚴
17.朱廣典
18.朱仁康
19.朱良春
20.陳茂梧
21.陳鴻賓
22.李仕桂
23.李翰卿
24.吳介誠
25.吳良章
26.肖龍友
27.張亭棟
28.張覺人
29.張贊臣
30.單健民
31.房芝萱
32.易菊清
33.周鳳梧
34.周國雄
35.柯與參
36.趙炳南
37.趙韻芬
38.顧乃強
39.顧筱巖
40.倪毓生
41.席作武
42.黃中槐
43.黃有榮
44.黃金昶
45.章治康
46.焦樹德
47.管汾
48.譚新華
49.潘春林
50.魏伯涵
參考文獻
……
附錄:常用劇毒中藥的不良反應的救治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巴豆油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和甘油酯。油中尚含巴豆醇二酯和多種巴豆醇三酯。此外,還含巴豆毒素、巴豆苷、生物堿、B-谷甾醇等。
2.藥理作用:巴豆油外用,對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產生口腔、咽及胃黏膜的燒灼感及嘔吐,短時期內可有多次大量水瀉,伴有劇烈腹痛和里急后重;巴豆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流感桿菌、綠膿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巴豆油有鎮(zhèn)痛及促血小板凝集作用。巴豆提取物對小鼠腹水型與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制作用;巴豆油、巴豆樹脂和巴豆醇酯類有弱性致癌活性。
3.臨床研究:據報道,以巴豆為主或適當配伍還可用于治療其他多種疾病,有報道用巴豆粉膠囊合茵陳大柴胡湯,治療膽囊炎、膽石癥均取得滿意療效。用巴豆與黃蠟配伍,制成巴豆丸,囫圇吞下,可治療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鼻竇炎。用巴豆制劑對甲狀腺癌的療效也較顯著。另外,還可用于痹證、面神經麻痹、急性腸梗阻及小兒鵝口瘡等。
4.不良反應:本品具有強烈的毒性,其含巴豆毒蛋白及巴豆油。巴豆毒蛋白是一種細胞原漿毒,能溶解紅細胞,并使局部細胞壞死;巴豆油系一種峻瀉劑,對胃腸道黏膜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惡心、嘔吐與腹痛,重則發(fā)生出血性胃腸炎,大便內可帶血和黏膜。對腎亦有刺激作用。皮膚接觸巴豆油后,能引起急性皮炎。中毒表現:癥狀為咽喉腫痛,嘔吐,腸絞痛,腹瀉,甚則腐蝕腸壁,出現霍亂樣米湯樣大便,頭痛,眩暈,皮膚冷濕,脫水,呼吸或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