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其身體活動的主觀感受是如何為人類認知和語言提供基礎的?本書通過論述感知、概念、心理意象、記憶、推理、認知發(fā)展、語言、情緒和意識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的具身性基礎,主張認知是當身體接觸到物質的、文化的世界時所發(fā)生的事情,必須從人與環(huán)境之間動態(tài)相互作用的角度來研究。而且許多學科的經驗證據(jù)和關于知覺、圖像和推理、語言和交流、認知發(fā)展等的研究都支持了心智是具身的觀點。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全國科學技術哲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人員;山西省跨世紀青年學術骨干、學科帶頭人,山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專職教授、科學思想研究室主任,《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志編審;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院長
目錄
叢書序
譯者序
致謝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身體與個人 12
第一節(jié) 第一人稱視角 13
第二節(jié) 身體與世界 14
第三節(jié) 身體和自我 16
第四節(jié) 關于我們的身體我們注意到了什么? 21
第五節(jié) 運動、身體圖式和身體意象 24
第六節(jié) 失調的身體 28
第七節(jié) 理解他人的身體 30
第八節(jié) 身體和文化 31
第九節(jié) 具身性的不同層次 34
第十節(jié) 結語 35
第三章 感知與行為 36
第一節(jié) 具身感知概述 36
第二節(jié) 單獨用大腦不足以解釋具身感知 38
第三節(jié) 移動身體去感知 42
第四節(jié) 從運動中識別人 43
第五節(jié) 音樂感知中的運動 45
第六節(jié) 從運動中感知因果性 46
第七節(jié) 以靜態(tài)模式感知運動 48
第八節(jié) 感知和行為是分離的活動嗎? 49
第九節(jié) 感知作為預期的具身交互 54
第十節(jié) 感覺運動偶然性理論 56
第十一節(jié) 機器人學 59
第十二節(jié) 意向行為的動態(tài)模型 63
第十三節(jié) 結語 66
第四章 概念 68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概念觀 69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觀點中的問題 70
第三節(jié) 感知符號 73
第四節(jié) 意象圖式與抽象概念的隱喻本質 77
第五節(jié) 思維 83
第六節(jié) 語言行為 86
第七節(jié) 語法和空間概念 90
第八節(jié) 政治觀念 93
第九節(jié) 數(shù)學概念 96
第十節(jié) 關于意象圖式的問題 99
第十一節(jié) 關于概念隱喻的問題 100
第十二節(jié) 具身隱喻的新觀點 101
第十三節(jié) 認知語言學證據(jù)與認知研究有關嗎? 103
第十四節(jié) 結語 105
第五章 意象、記憶和推理 107
第一節(jié) 心理意象 108
第二節(jié) 記憶 123
第三節(jié) 推理 130
第四節(jié) 結語 135
第六章 語言與交流 137
第一節(jié) 語言交流的時間進程 138
第二節(jié) 語言變化 138
第三節(jié) 言語感知 139
第四節(jié) 手勢與言語 143
第五節(jié) 身體運動與話語 147
第六節(jié) 詞義 150
第七節(jié) 意象圖式與話語解釋 155
第八節(jié) 比喻性語言解釋中的具身隱喻 157
第九節(jié) 隱喻處理中的具身行動 158
第十節(jié) 欲望即饑渴:具身隱喻的個案研究 159
第十一節(jié) 理解時間表達 161
第十二節(jié) 美國手語中的具身隱喻 164
第十三節(jié) 語言的神經理論 167
第十四節(jié) 具身構造語法 170
第十五節(jié) 具身文本理解 172
第十六節(jié) 案例研究:索引假設 176
第十七節(jié) 結語 178
第七章 認知發(fā)展 179
第一節(jié) 皮亞杰的貢獻 179
第二節(jié) 關于物理推理的新近研究 181
第三節(jié) 認知發(fā)展的三種理論:體驗重要嗎? 184
第四節(jié) 具身行動在物理推理中的重要性 186
第五節(jié) 感知意義分析:曼德勒理論 188
第六節(jié) 再談物體永久性 193
第七節(jié) 身體殘疾的兒童 195
第八節(jié) 多模態(tài)感知 196
第九節(jié) 模仿 199
第十節(jié) 發(fā)展一種他人心智的理論 201
第十一節(jié) 心理意象 203
第十二節(jié) 結語 204
第八章 情緒與意識 205
第一節(jié) 情緒 206
第二節(jié) 意識 225
第三節(jié) 結語 234
第九章 結論 236
參考文獻 242
索引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