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雜憶(這一本用血和淚寫成的書,它像一面鏡子,從中照見惡和善,丑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定 價:59 元
這一本用血和淚寫成的書,它像一面鏡子,從中照見惡和善,丑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先生對其在特殊時期生活經(jīng)歷的回憶錄,他以自我調(diào)侃的筆調(diào)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見證了許多荒謬至極的事件……他將所經(jīng)歷的一切誠實地書寫出來,盡量不帶刺兒、不帶氣兒,眼瞪虛空,心懸詩中,在磨難愁苦中尋找生活樂趣,支撐自己,渡過人生溝塹。 我們銘記那個時代是為了讓其成為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一面鏡子,讓當代年輕人珍惜當下生活來之不易的同時,明曉哪些事應當干、哪些事不應當干,懷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我們慶幸在那個血淚交織的時代,還有這么一份溫情與理性。
1.《牛棚雜憶》是季羨林的經(jīng)典傳記,書寫時代洪流裹挾下個人命運的曲折與無奈。 2.以血淚寫就的人生紀實,在絕望中照見希望的赤誠之作! 3.在籠罩前途的迷霧中,尋找人生支撐,澆灌干涸的心靈。 4.依據(jù)權(quán)威版本嚴格校訂,精裝雙封設(shè)計。 5.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淚寫成的。我能夠活著把它寫出來,是我畢生的最大幸福, 是我留給后代的最佳禮品。愿它帶著我的祝福走向人間吧。它帶去的不是仇恨和報復,而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丑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它帶去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和人民的一片赤誠。季羨林
季羨林 山東聊城人。語言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學終身教授。曾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主要作品:《留德十年》《牛棚雜憶》《病榻雜記》《清華園日記》及眾多學術(shù)著作。
一 緣起 二 從社教運動談起 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四 對號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來 七 抄家 八 在自絕于人民 的邊緣上 九 千鈞一發(fā) 十 勞改的初級階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莊 十三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轉(zhuǎn)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余思或反思 后記 附錄 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