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shù)膯顓取肥且徊恳灾貞c綦江區(qū)永城中學(中國工農紅軍王良紅軍中學)永城吹打傳承學校為故事發(fā)生地,融入紅色文化教育及鄉(xiāng)村振興背景,講述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長篇兒童小說。
永城中學即將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王良中學,為了慶祝這一盛事,校長決定在學校開設吹打嗩吶班,將劉家樂班的傳承人請來學校授課,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根竹子,從而開啟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城嗩吶吹打的傳承之路。主人公牛雨菲,與同學肖萍萍、陳紹渝、潘貴遠組成了鳳凰組合。他們憑著對嗩吶吹打的熱愛,在王良紅軍精神的感召下,從探秘爺爺?shù)膯顓乳_始,克服種種困難,認真學習嗩吶吹打藝術。在這一追夢之旅中,他們的藝術水平越來越精湛,表演舞臺越來越大,自身也越來越得到成長。
作者巧妙地以地方民謠串起整個故事,細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可讀性。
★聚焦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紅色文化弘揚與鄉(xiāng)村振興,主題積極向上。
★講述四位少年傳承非遺的逐夢故事與成長之旅,塑造了牛雨菲、陳紹渝等熱情、勇敢、善良的少年形象,充滿正能量。
★ 地域文化特色濃厚,將綦江地方民謠、綦江農民版畫等綦江特有元素融入其中。
引子美麗的校園
過了一灣又一灣,彎彎曲曲到永豐。
過了一崗又一崗,桃花開滿老瀛山。
妹兒挑花又秀朵,葛藤頭上打算盤。
找得銀錢快歸家,找不到錢逗我談。
永豐民謠
民謠里說的永豐就是永城,一個坐落在長江的一級支流綦江流域永豐河邊上的小鎮(zhèn)。
我們的學校就在這樣一個十分美麗的小鎮(zhèn)上,說它十分美麗,真的是比九分都要多上一分,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那九分是學校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背后是一座不算巍峨挺拔的老瀛山,但清秀干凈,山中沒有大得抱不住的柏樹松樹,可小小的柏樹松樹卻是一片一片地綿延成林,加之一些矮矮的密集的粗壯灌木,到處青翠欲滴。林子中常常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叫,這叫聲一點都不讓人煩,反而挺招人喜歡的。循著叫聲走在林中小徑上,抬頭望望,一縷縷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射下來,斑斑駁駁地灑在身上,純色的衣服都有了不一般的花紋。不要說我們女孩子覺得有意思,就是那些男孩子也經(jīng)常在樹林子里抖抖自己的衣服,那衣服上的花紋也跟著抖抖,都忍不住嘻嘻哈哈地直樂。
學校前面不遠處有一條流水潺潺的永豐河,水的流量不大,從來沒有過狂野飆漲的時候,總是那么一副緩緩流淌不溫不火的樣子,不發(fā)怒也不沉默,河不寬闊卻沒有枯竭斷流過,這就是永豐河神奇的地方。一條小河是小河也不是小河的樣子,不渾濁不湍急,像一個走路輕手輕腳的孩子從學校前面溫柔而文雅地走過。兩岸是蒼翠的茂密竹林和高低不一的蘆葦叢,交雜地生長在河邊。河道寬窄不一,寬也寬不到哪兒,窄也窄不到哪兒,寬與窄在永豐河只是一個相對的距離,相差不大,經(jīng)過整治的河流岸邊有一條彩色的迷你馬拉松跑道。學校的背后和前面我都說了,這樣的環(huán)境真的是不錯,清清靜靜的地方,一排三層高的教學樓,寬敞的走廊連著老師們的辦公室,中間是一個不算正規(guī)的不足二百米環(huán)形跑道的操場,跑道旁邊是一排排的鍛煉身體用的工具,挨著圍墻邊是一棵棵的桂花樹和一排排高高低低的黃葛樹,桂花樹倒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校園里,黃葛樹卻不安分,好多枝干和葉子都伸到了圍墻外,風一吹,簌簌地搖曳。桂花樹和黃葛樹組合的小樹林樹蔭可以遮陽光,卻擋不住雨水,但依舊讓同學們鐘愛有加。
校園里常常有同學唱一首關于黃葛樹的歌謠,我自己只覺得好耍,也沒有去探究是什么意思。
黃葛樹吔黃葛丫,黃葛高低住一家。
學生兒子會寫字,學生女子會剪花。
大姐出來剪的靈芝草,二姐出來剪的牡丹花。
三姐出來吔丟了剪刀,天不平地不平,
罰你妹妹高山苦竹林,早晨吃的苦竹葉,
晌午吃的苦竹尖,黑來吃的苦竹根。
妹妹罰你擔水,水又深。
打濕羅裙高掛起,打濕花鞋八千針。
也許只有一百五十米的環(huán)形跑道邊,教學樓隔著操場的正對面是一棟小平房,平常是我們的食堂,中午吃飯時,鬧哄哄的同學們一窩蜂地進,一窩蜂又出,看得出同學們一起吃飯像是玩似的,比吃飯本身還要高興。學校的九分美麗,你大概清楚了,有山有水有樹,有綠色的山麓,有叮咚的流水,九分美麗算是名不虛傳。那學校的另一分美麗呢?這個食堂就是我說的另一分美麗。下午放學后,食堂就不再是食堂,食堂變成了我們的吹打訓練館,一排排的椅子重新改變了隊形,我們或蹲或坐在椅子上,與前排的老師一起啷當,啷當,啷當,啷里,啷,里力當,啷啰啰里啷,啰凼以當……地吹,這就是我們食堂的嗩吶吹打課,這樣的嗩吶聲響起在校園,算不算一分的美麗?
我們的學校叫永城中學,學校名氣不大,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鄉(xiāng)村中學,學校七八九三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學生少。鎮(zhèn)上的不少家長都把學生送到了縣城。我們學習的吹打叫永城嗩吶吹打,永城嗩吶吹打可不簡單,那是我們這個地區(qū)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氣大得很,學校食堂的這個吹打訓練班就是為了傳承它而設立的訓練場所。
忘了告訴你,我叫牛雨菲,是永城中學八年級的學生。不是我愿意姓牛,是我的祖祖輩輩姓的就是這個牛,我可不敢隨便改姓,如果改了那是要被爺爺和爸爸媽媽罵的。這個姓在老瀛山,有的又是文刀劉,但我搞不懂牛和劉這兩個有什么不一樣,以前不敢問,其實也沒問過,管它呢,姓牛姓劉也沒什么不一樣,起碼對我在學習永城嗩吶吹打上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