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豆豆從記事起就在街頭流浪,它用超級食肉動物的牙齒、靈活伸縮的爪子、靈敏的眼睛和耳朵努力捕獵,可是街頭的獵物太少了,三花的毛色還讓它無法隱藏自己,該怎么辦呢?跟著豆豆一起體驗貓的生存之道,你會發(fā)現(xiàn),貓比你了解的更迷人!
如今,貓已隨處可見,養(yǎng)貓的家庭比養(yǎng)其他任何寵物的都要多(除了魚)。盡管貓很受歡迎,但是人們似乎對它們又愛又恨,從幾千年前人類和貓次相遇便是如此!埃及時,貓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同時也被當作祭獻的祭品;中世紀時,人們將貓與聯(lián)系在一起;后來,貓被看作是好運或厄運的化身(取決于所在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化)。貓在與人類的交往過程中,命運跌宕起伏。即使在如今,網(wǎng)紅“不爽貓”和“小家伙”①、各種貓主題咖啡館,以及網(wǎng)上瀏覽量超過260的貓主題等貓文化如此受歡迎,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貓。有人認為貓會殺死小鳥,還會傳播病毒,當然,還有相當多的人只是純粹害怕貓(一種針對貓的恐懼癥,也叫“恐貓癥”)。
對于愛貓人士來說,沒有什么能比貓的呼嚕聲更撫慰人心了,尤其是當貓?zhí)稍谕壬系臅r候。盡管已和貓建立了親密的關系,但對許多人來說,貓的心思還是讓人迷惑。它究競在想什么?它真的愛我嗎?為什么它在凌晨五點時突然撲我的頭?為什么它好像很喜歡我的撫摸卻又突然咬我?它怎么知道我們想讓它們在哪里上廁所?
我對貓的天性有很多不解,后來我的貓去世讓我決心搞懂這些疑問。于是我到當?shù)氐膭游锸杖菟鲋驹刚,接觸更多的貓。因為大多數(shù)時間和貓在一起,讓我以為對貓無所不知,但在動物收容所待了幾周后我才意識到,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作為有領地意識的動物,對生活環(huán)境的依賴要先于對人類的依賴。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每只貓對新環(huán)境的反應都不一樣:一些貓會出現(xiàn)應激反應,另一些貓卻很適應。這些性格的差異是基因造成的嗎?還是因為它們的成長歷?是否只有在像動物收容所這樣緊張的環(huán)境下,它們才會有這些行為?這些疑問讓我意識到,我想研究關于貓的一切!
時至今日,作為一名科學家和貓行為顧問,我的工作是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貓。養(yǎng)貓的人會問我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么他們的貓不能友好相處?為什么他們的貓不會用貓砂盆?為什么他們的貓整晚不睡覺?我近的研究課題是幫人們一步了解貓的社會性和成長。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貓,你得知道:它們是如何與人類在一起生活的,它們的身體是怎么運作的,以及它們玩耍、吃飯和睡覺等行為的動機都是由一件事決定的——狩獵。
一旦明白捕食者身份對貓的重要性,你就會打開一個的世界,再也不能用以往的眼光看待貓的嬉鬧了!通過本文主人公豆豆的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這只饑腸轆轆的小貓咪,只能通過狩獵(或者人類喂食)的方式填飽肚子,F(xiàn)在的貓基本上有兩種選擇:要么成為“殺手”,要么成為寵物(偶爾有貓兩者兼顧)。但貓即便成為毛茸茸的家養(yǎng)寵物,仍然具備“殺手”的本能。
與狗充滿熱地人類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不同,貓悄無聲息地了人類的世界。在對貓的整個馴化過程中,人類并沒有要求它們做過多的改變,這真的很奇特。人類喜歡貓,因為貓暖心、可愛,還會抓老鼠,而它們喜歡上人類可能是因為人類也暖心、可愛,還能提供食物,沒錯,就像現(xiàn)在一樣!
我們沒有改變貓的但是我們幾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它們曾自由地生活在野外,現(xiàn)在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得待在室內(nèi)。毫無疑問,待在室內(nèi)對貓和鳥都更,但是如果它們整天無所事事,可能也會有些無聊。畢竟,室內(nèi)除了偶爾出現(xiàn)的小蟲子,可沒有什么好獵物。正如本書中豆豆的主人在室內(nèi)營造了一個貓咪樂園一一你也可以為自己的小貓做同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