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國社會流動背景下兒童虐待的現(xiàn)實問題出發(fā),圍繞受虐兒童的情感、自我、依戀、心理彈性四類典型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研究編制一套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兒童受虐量表,并在大規(guī)模分類調(diào)研的基礎(chǔ)上,系統(tǒng)地探討受虐兒童心理問題的典型表現(xiàn)、主要特征,分析其影響因素。本書借鑒國外兒童保護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經(jīng)驗,針對兒童受虐問題提出基本保護制度和行動方案,構(gòu)建家庭、社區(qū)和教育機構(gòu)三位一體的兒童保護體系,建立兒童保護制度的路線圖,為逐步實現(xiàn)依法管理,科學規(guī)劃,促進兒童保護事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袁宗金,1970年出生。在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南京曉莊學院幼兒師范學院教授,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帶頭人、江蘇省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shù)帶頭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等5項,出版專著5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70多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收錄10篇。榮獲教育部科學研究(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導論……………………………………………………………………( 1 )
第一節(jié) 問題之源…………………………………………………( 1 )
第二節(jié) 已有視域和問題域………………………………………(10)
第三節(jié) 問題域的推進……………………………………………(30)
第一章 童年期受虐量表的編制…………………………………(41)
第一節(jié) 量表編制前的預備研究…………………………………(41)
第二節(jié) 量表第一稿測試及結(jié)果分析……………………………(45)
第三節(jié) 量表第二稿測試及結(jié)果分析……………………………(57)
第四節(jié) 正式量表的形成與施測…………………………………(67)
第五節(jié) 關(guān)于兒童期受虐量表的特點和使用……………………(75)
第二章 受虐兒童的情緒問題行為………………………………(78)
第一節(jié) 受虐兒童情緒問題行為概述……………………………(78)
第二節(jié) 受虐兒童情緒問題行為的發(fā)展特點……………………(85)
第三節(jié) 受虐兒童情緒問題行為產(chǎn)生的生理機制………………(88)
第四節(jié) 受虐兒童情緒問題行為產(chǎn)生的心理機制……………(101)
第三章 受虐兒童的自我發(fā)展…………………………………(115)
第一節(jié) 自我發(fā)展概述…………………………………………(117)
第二節(jié) 受虐兒童的自我發(fā)展及其對健康的影響……………(127)
???
第四章 受虐兒童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依戀……………………(135)
第一節(jié) 家庭教養(yǎng)方式概述……………………………………(135)
第二節(jié) 受虐兒童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142)
第三節(jié) 受虐兒童的依戀發(fā)展及其對健康的影響……………(152)
第五章 受虐兒童的自尊發(fā)展…………………………………(160)
第一節(jié) 自尊發(fā)展概述…………………………………………(160)
第二節(jié) 受虐兒童的自尊發(fā)展及其對健康的影響……………(162)
第六章 受虐兒童的心理彈性…………………………………(173)
第一節(jié) 心理彈性概述…………………………………………(173)
第二節(jié) 受虐兒童的心理彈性發(fā)展及其對健康的影響………(181)
第七章 兒童保護的國際經(jīng)驗…………………………………(189)
第一節(jié) 兒童保護的歷史發(fā)展…………………………………(189)
第二節(jié) 兒童保護的基本原則…………………………………(193)
第三節(jié) 兒童保護的法律保障…………………………………(200)
第四節(jié) 兒童保護的社會保障…………………………………(208)
第八章 中國兒童保護的政策進展與趨勢……………………(220)
第一節(jié) 兒童保護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建構(gòu)與取向………………(220)
第二節(jié) 兒童保護社會支持體系的建構(gòu)與取向………………(231)
第三節(jié) 社會工作系統(tǒng)的介入和實踐流程……………………(240)
第四節(jié) 受虐兒童的社會救助典型案例………………………(244)
第五節(jié) 受虐兒童的社會支持體系建構(gòu)………………………(246)
參考文獻………………………………………………………(251)
后記……………………………………………………………(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