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對實驗室科學、農業(yè)、時尚、美食和歷史文獻的研究,編織了一部充滿活力的昆蟲世界史。他不僅追溯了昆蟲對人類歷史產生的重要影響,還將研究范圍拓展到依托于節(jié)肢動物的現(xiàn)代世界的三個領域:遺傳科學、作物授粉和全球食品安全。
1.小小的昆蟲對人類世界的影響不容小覷。幾千年來,人類的生活都沒有離開過 “昆蟲制造”:織物、染料、化妝品、食品添加劑、家具清漆、高科技材料……當我們咬一口蘋果、聽小提琴發(fā)出的洪亮音符、看時裝模特走貓步、種植牙齒或者做美甲時,我們就已置身于昆蟲的創(chuàng)造物之中。甚至連爆汁螞蟻、高蛋白蟋蟀面粉、脆辣的油炸蚱蜢都將占據(jù)我們的食譜!
2.本書并未停留在介紹昆蟲本身的種類、習性、破壞性上,而是關注少有人注意到的經濟昆蟲對人類歷史和文明的影響。聚焦研究“昆蟲與人類的生產關系”——以蟲膠、蠶絲、胭脂蟲紅等代表性經濟昆蟲產物為切入點,看昆蟲如何給人類帶來商業(yè)財富、推動帝國發(fā)展、創(chuàng)造偉大藝術。
3.通過研究人類與昆蟲的關系,反思現(xiàn)代性。昆蟲在何種程度上塑造了現(xiàn)代世界?人類進入化學合成時代,我們真的已經擺脫了對天然材料的依賴了嗎?如果沒有了昆蟲,人類生活將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昆蟲將如何繼續(xù)影響世界經濟、科技與文化?當“人工的已過時,自然的開始流行”,我們該如何看待人類與自然、人類與動物的關系?
4.美國歷史學者愛德華·梅利洛專注于環(huán)境和歷史研究,其在學術研究和專業(yè)寫作上屢獲殊榮。梅利洛一直在一個名為“商品,自然和社會”的高端歷史研討會上做講授,涉及九種商品的環(huán)境和社會史,包括糖、銀、絲、咖啡、煙草、微芯片等。這些為他的研究打開了新的大門,其學術造詣和旨趣讓他的研究主題具有廣度和深度,視角獨特而開放。拓展了我們對昆蟲與人類社會、文化關系的深層認識,并為發(fā)掘人類與其他自然制品的廣泛聯(lián)系提供依據(jù)。
5.附贈“上海百代唱片·周璇” 復古仿78轉蟲膠唱片卡片。封面用2023年潘通流行色——胭脂蟲紅定調主色,加上蠶和蟲膠元素,一覽昆蟲給人類世界帶來的富麗。
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阿默斯特學院歷史與環(huán)境研究教授,講授全球環(huán)境史、太平洋世界史、19世紀美國史和世界史視角下的商品等課程。
著有《熟悉土地上的陌生人:重新發(fā)現(xiàn)智利-加利福尼亞的連接》(Strangers on Familiar Soil: Rediscovering the Chile-California Connection)、《大英帝國的生態(tài)文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史的新觀點》(Eco-Cultural Networks in the British Empire:New Views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移民生態(tài)學:太平洋世界環(huán)境史》(Migrant Ecologies: Environmental Histories of the Pacific World )等作品。
長期擔任“商品,自然和社會”高端歷史研習會講師,研究包括糖、銀、絲、咖啡、煙草、微芯片等商品在內的環(huán)境史和社會史。
前言
第一部分 變形記
第1 章 系統(tǒng)中的蟲子
第2 章 蟲膠
第3 章 蠶絲
第4 章 胭脂蟲紅
第5 章 復興與復原力
第二部分 現(xiàn)代性的蜂巢
第6 章 高貴的蒼蠅
第7 章 花之王
第8 章 食蟲譜
后記 聽,昆蟲的樂曲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第4章 胭脂蟲紅
法國與胭脂蟲的短暫接觸是拉丁美洲歷史長期發(fā)展的結果。早在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的2 000多年前,居住在安第斯山脈的人們就徹底改變了人類與光譜的關系。秘魯帕拉卡斯文化出土有胭脂蟲紅織物,這一發(fā)現(xiàn)展示了胭脂蟲紅染色的悠久歷史。 和絲綢一樣,我們當代對遠古人類與昆蟲之間關系的認識來自木乃伊化的尸體。20世紀20年代,在秘魯南部伊卡谷附近的發(fā)掘工作中,出土了數(shù)百具裹在披風里的尸體,這些披風被植物色素和來自胭脂蟲的鮮紅色色素染成耀眼的色彩。
安第斯山脈的人們開始采用胭脂蟲染色之后,胭脂蟲和胭脂蟲紅染色技術逐漸向北傳播到中美洲。很有可能是古代太平洋沿岸做海洋貿易的水手把胭脂蟲和它的寄主仙人掌帶到了北方。中美洲的索爾索爾特克文明很快掌握了用這種新引進的昆蟲生產深紅色染料的技術。
后來阿茲特克人又從索爾特克人的祖先那里繼承了胭脂蟲的養(yǎng)殖技術, 他們把胭脂蟲稱為nocheztli, 在納瓦特爾語中直譯過來就是“刺梨血”。在墨西哥,兩種被馴化的仙人掌——“絨毛團扇”(Opuntia tomentosa var. hernandezii)和“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的種植以及作為胭脂蟲的寄主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了。這些仙人掌的刺和縫衣針差不多,葉狀枝(cladodes)是可食用的,墨西哥廚師會把它做成傳統(tǒng)菜肴——仙人掌湯、仙人掌沙拉、仙人掌炒蛋和仙人掌辣味莎莎醬。人們在去除掉仙人掌小小的毛刺后,還會收割和食用它的球莖狀和香甜的果實。春夏雨季過后,仙人掌還會開出紅色、橙色、黃色和白色的花朵。刺梨仙人掌在墨西哥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傳阿茲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中的一個島嶼的沼澤中,看見一只金色的老鷹站在一棵仙人掌上(鷹常在仙人掌上筑巢),鷹爪上抓著一條響尾蛇,于是他們就在這里建立起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án)。墨西哥國旗中心的圖案就來自這個傳說。
阿茲特克人對仙人掌和胭脂蟲一直十分看重!堕T多薩法典》中詳細記錄了16世紀阿茲特克人早期使用蜂蜜作為貢品的情況,還描繪了阿茲特克皇帝蒙提祖馬二世接受臣民上交的幾袋干燥胭脂蟲和用胭脂蟲染出的紅布。 1517年到達墨西哥的西班牙征服者被阿茲特克染料的先進特性所折服。在1520年,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寫信給他的贊助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也是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他們有繪畫用的顏料,這些顏料的質量和純暗調與西班牙各地的不相上下! 這些“純暗調”最重要的來源就是胭脂蟲。
許多人把胭脂蟲看作甲蟲,其實這是一個廣泛的誤解。 從昆蟲學上說,它屬于半翅目胭蚧科,是“真正的蟲子”。胭脂蟲有刺吸式口器,是蚜蟲、蟬和紫膠蟲的近親。這種被追捧的紅色染料來自胭脂蟲身上的胭脂紅酸,胭脂蟲雌蟲沒有翅膀,它們會分泌胭脂紅酸去毒殺捕食者。 雌蟲寄生在仙人掌的葉狀枝上,用空心的吸管狀長喙從仙人掌中吸取水分和營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它們還會分泌出一縷縷白色的蠟質絲狀覆蓋物來保護它們的身體和卵,起到與紫膠蟲的膠殼和蠶繭一樣的作用,在脆弱的生命階段保護自己的幼蟲。1653年,西班牙耶穌會會士貝爾納韋·科沃(Bernabé Cobo)將胭脂蟲的成年雌蟲描述為“鷹嘴豆或腰豆大小”(la grandeza de un garbanzo ó frísol)⃰。
盡管西班牙從16世紀開始試圖重組和擴大紅色染料生產,但胭脂蟲的養(yǎng)殖方法仍然掌握在土著農民的手中,這些農民繼續(xù)使用歐洲征服之前的傳統(tǒng)技術就像飼養(yǎng)紫膠蟲和桑蠶一樣,養(yǎng)殖胭脂蟲要求飼養(yǎng)者對這種昆蟲和它們的寄主植物孜孜不倦地奉獻。 由于胭脂蟲雌蟲不會動,并且?guī)缀鯖]有防御能力,所以飼養(yǎng)胭脂蟲的農民——被叫作nopaleros,參考寄主仙人掌的西班牙語名——每天要花很多時間來抵御胭脂蟲的捕食者,包括野生胭脂蟲、寄生蟲、雞、火雞、蜥蜴、啄木鳥和老鼠。
為了準備胭脂蟲的生產,要先種刺梨仙人掌,用兩三年的時間讓其生長至成熟。然后,養(yǎng)殖者用玉米皮或棕櫚葉編織成管狀的巢穴,在每個巢穴里放入幾十只產卵的雌蟲。接著,用金屬線把這些手指大小的容器固定在仙人掌上。在胭脂蟲孵化出來并發(fā)育四五個月的時候,農民們就會開始采收,他們將這些蟲子淹死或蒸熟,然后放在陽光下曬干。這些過程會使胭脂蟲的體積減少三分之二。
傳統(tǒng)上,在采收和干燥后,農民會用磨盤(metate)將胭脂蟲蟲干(grana seca)磨碎,然后裝進皮袋中運輸。 西班牙殖民者幾乎不去干預當?shù)氐碾僦x養(yǎng)殖技術,而是更樂得從胭脂蟲的出口中榨取巨額利潤。
新西班牙總督區(qū)的帝國官員看到了這種利潤豐厚的貿易帶來的好處。與此同時,他們也擔心這對當?shù)亟洕挠绊。當(shù)剞r民經常在他們的玉米、豆類和南瓜作物中穿插著種植仙人掌并養(yǎng)殖胭脂蟲,就像絲綢生產者和紫膠蟲飼養(yǎng)者將昆蟲的養(yǎng)殖與花園、糧食作物結合起來一樣。有時,農業(yè)和胭脂蟲養(yǎng)殖業(yè)會爭奪稀缺資源。1553年,墨西哥中東部地區(qū)特拉斯卡拉的市政委員會(cabildo)的委員們擔心過多的土地和勞動力被用于染料生產:“每個人除了照料胭脂掌以外什么都不做,不再種植玉米和其他食用作物! 雖然這些擔憂在當時看起來很緊迫,但它們很快就被胭脂蟲生意不可否認的盈利能力所掩蓋。
在17世紀早期,西班牙加爾默羅會修道士安東尼奧·巴斯克斯·德·埃斯皮諾薩在特拉斯卡拉的胭脂蟲身上只看到了經濟機會:“[特拉斯卡拉]與轄區(qū)內的其他城市和村莊一樣,需要大量優(yōu)質的胭脂蟲。如果印第安人按照主教的提議為此繳納什一稅,并采取法律步驟授權,那么這個教區(qū)的年收入將與托萊多教區(qū)的相當! 然而,稅收被證明是復雜的。很少有西班牙人了解胭脂蟲養(yǎng)殖的勞動密集型過程,規(guī)模經濟很少能提高產量。因此,通常由大地主投資的小規(guī)模經營盛行。根據(jù)新西班牙總督的說法,在18世紀90年代中期,瓦哈卡州南部有2.5萬到3萬居民 (約占三分之一的家庭)生產胭脂蟲。
從西班牙征服大西洋的一開始,胭脂蟲就在歐洲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阿茲特克帝國戰(zhàn)敗后,科爾特斯將胭脂蟲的樣品寄給了他的贊助人查理五世。在幾十年之內,從美洲進口的鮮紅染料在歐亞大陸上留下了生動醒目的印象。在16世紀的《佛羅倫薩手抄本》中,西班牙出生的方濟各會修士貝爾納迪諾·德·薩阿貢寫道:“胭脂蟲在這片土地上和海岸之外已經人人皆知,有很多證據(jù)可以證明這一點。它已經到達中國和奧斯曼帝國!
拉丁美洲的胭脂蟲到達遠東是美國環(huán)境歷史學家阿爾弗雷德·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提出的“哥倫布大交換”的結果之一。 在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92年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現(xiàn)在是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所在地)之后,在美洲與歐亞大陸和非洲之間,植物群、動物群和微生物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轉移。在跨大西洋交流的分水嶺時刻,原產于美洲的作物——煙草、馬鈴薯、番茄、玉米和可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向東遷移,并使舊世界 的餐桌煥發(fā)了活力。一些疾病,如梅毒和脊髓灰質炎,也從美洲傳到了歐洲。而天花、麻疹、瘧疾、黃熱病、流感和水痘從歐洲向西傳播,給新大陸的文明帶來了最嚴重的后果。整個美洲有超過5 600萬人死于伴隨歐洲征服而來的流行病。
克羅斯比認為,15世紀新舊世界之間的相遇“重新縫合了泛大陸的裂縫” (泛大陸是一塊在大約1.75億年前開始斷裂的超大陸)。伏爾泰寫于1759年的中篇小說《老實人》預示了20世紀生物對美洲的入侵。正如一貫樂觀的龐格羅斯教授對他的學生打趣的那樣:“如果哥倫布沒有在美洲的一個島嶼上感染這種污染生命之源的疾病[梅毒]……我們現(xiàn)在應該還沒有巧克力,也不知道胭脂蟲。”
早在熱那亞航海家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在美洲染上梅毒,獲得巧克力和胭脂蟲之前,紅色就已經成為歐洲皇室的首選顏色。 紅色與活力、犧牲和威望的持久聯(lián)系使它成為藝術家調色板和織布機上最受歡迎的顏色。在胭脂蟲出現(xiàn)之前,歐洲染料制造商用辰砂(硫化汞)、地衣和染色茜草(Rubia tinctorum)制造紅色染料。 海蝸牛和一對昆蟲——波蘭胭脂蟲和克玫茲胭脂蟲——也被用于生產紅色染料。然而,墨西哥胭脂蟲出現(xiàn)之后,用它制作的染料在色彩的鮮艷程度、不褪色性和色彩的持久度方面都優(yōu)于其他原材料。 墨西哥胭脂蟲在16世紀20年代傳入西班牙后,半個世紀內,它就取代了波蘭胭脂蟲和克玫茲胭脂蟲,成為歐洲使用最為廣泛的紅色染料。1599年,受人尊敬的墨西哥城居民貢薩洛·戈麥斯·德·塞萬提斯注意到,西班牙人對優(yōu)質的胭脂蟲的渴望,絲毫不亞于他們對金條的渴望。 事實上,到了18世紀,胭脂蟲紅染料已成為墨西哥炙手可熱的出口產品,經濟價值僅次于白銀。
胭脂蟲給歐洲藝術界注入了活力。 巴洛克時期的畫家們用胭脂蟲紅染料那強烈的、飽和的紅色來豐富他們的調色板。米開朗琪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的《音樂家們》(1595),彼得·保羅·魯本斯的《伊莎貝拉·布蘭特的肖像》(1610),克里斯托瓦爾·德·比利亞爾潘多的《被魔鬼誘惑的圣蘿絲》(Saint Rose Tempted by the Devil,1695)都運用了這種紅色。后來,在整個19世紀的最后幾年里,像保羅·高更、奧古斯特·雷諾阿和文森特·凡·高這樣的畫家也用胭脂蟲的紅色來活躍他們的畫布。凡·高在他1888年的著名畫作《臥室》中使用了用碾碎的墨西哥胭脂蟲制成的顏料,紅色成了畫中的驚鴻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