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帶著原生家庭的印跡,每個家長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怎樣的原生家庭印跡?這是一本適合在準備成為家長之前看的書。書中的視角從關注為人父母者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關系出發(fā),幫助你覺察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系。看見自己,找到自己的角色,才能明白如何開啟一段自己與即將到來的孩子的共同成長的歷程。
朱凌,資深媒體人、編劇、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任《飛狗》親子衍生劇編。幌柴R拉雅大生活主編;《東方企業(yè)家》雜志副主編;《天天新報》文娛部副主任;《青年報》文娛部主任助理。先后出版《解心病——46個心理援助方案》《心理專家的教子秘訣》。
總序
序言
●第一篇 覺察原生家庭的影響
一、 我居然活成了爸爸的樣子
二、 在月子里完成青春期的叛逆
三、 討好型媽媽是孩子的“病根”
四、 做了家長還要事事都聽父母的嗎
五、 別把教育等同于爭取資源
●第二篇 媽媽角色的成長
一、 不能母乳親喂就不是好媽媽嗎
二、 完美主義媽媽成了高級人工監(jiān)控儀
三、 媽媽越焦慮,寶寶越敏感
四、 當全職媽媽遭遇孩子在學校打人
五、 育兒問題,求助網(wǎng)絡還是請教父母
六、聰明媽媽懂得搞清“這是誰的問題”
●第三篇 動態(tài)平衡家庭關系
一、 補償心理讓二胎媽媽用力過度
二、 生二寶誰說了算
三、 父母吵架后請當著孩子的面重歸于好
四、 看見彼此,重啟“家庭敘事腳本”
五、 構建“家庭聯(lián)盟”,挖掘每個人的育兒潛能
●第四篇 成為獨立撫養(yǎng)者
一、 當你成為一名獨立撫養(yǎng)者
二、 當離婚發(fā)生在孩子高考之后
三、 離婚后你還在告訴孩子爸爸只是出差了嗎
●第五篇 應對產(chǎn)后抑郁
一、 同伴教育有助于新手媽媽完成角色轉換
二、 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抵御產(chǎn)后抑郁的有效盾牌
三、 換一種方式釋放產(chǎn)后負面情緒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