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姚鼐生平為主線,以清乾嘉時期重大事件作背景,揭示清乾隆、嘉慶政治環(huán)境、時代風尚、民間習俗以及家庭背景等對其人生道路和思想的影響;通過講述姚鼐求學,任主考官、纂修官,主講書院等工作經(jīng)歷,交代其奮斗和治學的人生及嫉惡如仇、胸懷大志等優(yōu)良品格;通過挖掘其與清代乾隆年間的名士劉大概等人的交游,揭示其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槐長于辭章的基礎上,提出“文理、考據(jù)、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發(fā)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一步一步成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的歷程。
朱洪,安慶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陳獨秀風雨人生》《一門三杰——陳獨秀和他的兩個兒子》《胡適:努力人生》《趙樸初傳》《朱光潛大傳》《方苞傳》《皖江文化史》《現(xiàn)代皖江文化概論》《麻姑山下——我的七七級》《廬下蒔雜花——的藝術之路》等39部著作。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山東《新課程初中語文讀本》(第八級下冊)、湖南《語文讀本與閱讀》(第七級下冊)轉(zhuǎn)載或收錄,十余次接受中央電視臺、鳳凰中文臺采訪,部分著作被國外圖書館收藏。
在家鄉(xiāng)讀書
1279(己卯),南宋祥興二年
16(庚申),明萬歷四十八年
1698(戊寅),清唐熙三十七年
1708(戊子),清康熙四十七年
1731年(辛亥),清雍正九年,1歲
1732年(壬子),清雍正十年,2歲
1733年(癸丑),清雍正十一年,3歲
1734年(甲寅),清雍正十二年,4歲
1735年(乙卯),清雍正十三年,5歲
1736年(丙辰),清乾隆元年,6歲
1737年(丁巳),清乾隆二年,7歲
1738年(戊午),清乾隆三年,8歲
1739年(己未),清乾隆四年,9歲
1740年(庚申),清乾隆五年,10歲
1741年(辛酉),清乾隆六年,11歲
1742年(壬戌),清乾隆七年,12歲
1743年(癸亥),清乾隆八年,13歲·
1744年(甲子),清乾隆九年,14歲
1745年(乙丑),清乾隆十年,15歲.
1746年(丙寅),清乾隆十一年,16歲
1747年(丁卯),清乾隆十二年,17歲
1748年(戊辰),清乾隆十三年,18歲
1749年(己已),清乾隆十四年,19歲
從中舉到士
1750年(庚午),清乾隆十五年,歲
1751年(辛未),清乾隆十六年,21歲
1752年(壬申),清乾隆十七年,22歲.
1753年(癸酉),清乾隆十八年,23歲
1754年(甲戌),清乾隆十九年,24歲
1755年(乙亥),清乾隆二十年,25歲
1756年(丙子),清乾隆二十一年,26歲
1757年(丁丑),清乾隆二十二年,27歲
1758年(戊寅),清乾隆二十三年,28歲
1759年(己卯),清乾隆二十四年,29歲
1760年(庚辰),清乾隆二十五年,30歲
1761年(辛巳),清乾隆二十六年,31歲
1762年(壬午),清乾隆二十2歲
1763年(癸未),清乾隆二十八年,33歲
……
主持金陵書院
1805年(乙丑),清嘉慶十年,75歲
1806年(丙寅),清嘉慶十一年,76歲
1807年(丁卯),清嘉慶十二年,77歲
1808年(戊辰),清嘉慶十三年,78歲
1809年(己已),清嘉慶十四年,79歲
1810年(庚午),清嘉慶十五年,80歲
1811年(辛未),清嘉慶十六年,81歲
1812年(壬申),清嘉慶十七年,82歲
1813年(癸酉),清嘉慶十八年,83歲
1814年(甲戌),清嘉慶十九年,84歲
1815年(乙亥),清嘉慶二十年,85歲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在家鄉(xiāng)讀書
1279年(己卯),南宋祥興二年
遷桐始祖“勝三公”上世自浙江余姚遷至桐城麻溪,世稱麻溪姚氏。
16年(庚申),明萬歷四十八年
遷桐十二世姚文然(端恪公)出生,字弱侯,姚鼐高祖。崇禎十六年(1643),姚文然士,改庶吉士?滴跏迥辏1676),姚文然任刑部尚書。
1698年(戊寅),清康熙三十七年
遷桐十四世、祖父贈編修公、姚孔瑛,字瓊修,縣學生,卒年26歲。
1708年(戊子),清康熙四十七年
姚鼐母親出生,外祖父陳暠鑒為雍正二年(1724士,曾任浙江臨海縣知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