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到新世紀以來,山西文學格局的一個重大變化即是女性文學的崛起——蔣韻、葛水平、孫頻、李燕蓉等均走向全國,形成一股強烈的沖擊波。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立足三晉大地,聚焦女性寫作,溯源早期“民國才女”石評梅,追蹤中期“飛毛手”王樟生等,試圖從整體歷史視野出發(fā),對現代山西女性文學之生成、發(fā)展、代際譜系等做出邏輯梳理。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作者首次在該領域引進文學史建構意識,力求溯史鉤沉、考鏡源流,對各時代社會文化思潮與文學關系之研究,對晉域女性文學代際劃分與形態(tài)描述,均顯學術功力和獨到洞見。
這一天印象很深,從傍晚到翌日清晨,一則有關文學并且極富詩意的信息,反復縈繞于眼前,這就是關于山西著名女作家蔣韻寫另一女作家東藜的散文,題為《我的朋友,她在榆次,愛田野》。
一篇小小的記人隨筆,卻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fā)諸多人生與文學的感悟。
起初是山西女評論家吳言的推介:
蔣韻姐說:沒有比東藜更熱愛榆次的人了!能愛一城守一城的人是幸福的!
接著是山西女作協老同學陳威的評贊:
小說家寫散文,很生動很細膩,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東藜。
其后又看到著名女作家葛水平的應和:
人間煙火不息,庭院雪花滿地。說的是山西女人。
第二天一早,又讀到劉媛媛教授一段欣然的感慨:
文學于女性最好的回饋在于,面對枯燥的生活,讓她們在心底生出詩意。
一直處于這樣一種文學的、詩意的氛圍里,而我卻因手頭工作無暇閱文,甚感遺憾。直到夜深人靜提交了抽象的科研報告,才趕緊打開蔣韻散文讀之。這一讀,撲面而來的是一個非常個性的世界,那么傳統、樸素,卻又那么詩意、特立獨行的生活姿態(tài)。作者寫一個生活在古老小城、相識四十多年的朋友——女作家東藜:“經常,我的朋友,閑暇時,在她的榆次,隨便乘上一輛開往郊外的公交車,并沒有目的,且行且看,覺得哪里有入眼的風景,就在哪一站下車。有時,是一片小樹林,有時,是一條尚還清澈的小河或者渠水,有時,就是一片成熟或者正在成熟的田野,她下車,深呼吸,走進田野中——那是讓她安心、安靜和心生愉悅的日常。”文中寫到東藜不會開車,但她就是用這樣最傳統的方式出行,開往鄉(xiāng)村的任何一輛大巴,都可以將其帶進如畫的風景,給其新鮮的驚喜和撫慰……這使她的身上,總是比別人多一點透徹、樸素、遼闊而沉靜的味道,就如同陽光下的北方原野。如蔣韻所說:“假如你讀過我朋友東黎的著作,小說或者散文……你一定知道,她的文字就如同她這個人一樣,在今天這個時代,是多么大氣、稀有和珍貴。讀她的文字,會讓一顆浮躁的心,安靜下來,沉靜下來,會讓你撥開浮華的迷霧,漸漸聽到世界深處的聲音,自然深處的聲音,還有,人心深處的聲音,感受到生活本身真正的重量——它的美,它的鮮活,它的丑陋,它的豐厚,它的悠長寧靜和永恒傷痛,以及無以倫比的樸素詩情!庇诖,讓我又想起葛水平與張雅茜的一段對話,很是耐人咀嚼:
張:是我眼中心中的東藜,獨一無二,遵從自己的心活著,沒有被“潮”污染,自由自在。
葛:雅茜姐也是獨一無二,想你那一身素凈的藍,天空一樣凈,人間情緒全都化開了。
蔣韻、葛水平和張雅茜都是我在本書中寫到的晉域女性作家代表。她們的書寫和對話,恰恰體現了一種自由自在的心性,富有情懷地在這世間生活著、創(chuàng)造著,給自己也給他人帶來文學的審美,散發(fā)出生命的能量與磁場。記得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評價著名詩人荷爾德林時說過他的一句詩:“人類充滿勞績,但他們仍詩意地生活在這大地上。”我們的女性作家正是這樣,她們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中充滿這樣那樣的曲折,但重要的是,她們體驗著這生活的賜予,書寫著這人間的記憶,或痛苦或悲傷,或喜悅或美好,一切的一切,都融化為她們筆下的涓涓文字和一篇篇作品。
侯文宜,文學博士,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學科帶頭人,知名批評家,山西省“三晉英才”入選者。主要研究美學、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主持國家、省級項目八項,出版專著《當代文學觀念與批評論》《中國文氣論批評美學》《文學雙桅船:理論與批評》《近古批評史與郝經詩學》,合著有《廿世紀山西文學史》《山西文學大系》《山西文壇風景線》等。曾獲山西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及趙樹理文學(評論)獎等多種獎項。
緒論 世紀回溯:現代社會轉型與女性寫作的崛起
一、現代轉型與20世紀早期浮出地表的晉域女性文學
二、革命建設年代中的曲折成長
三、改革開放時代的異峰突起
四、同新世紀一起走來的“黃土地上女作家這個群
五、代際之間的自然形成與文脈譜系
第一章 覺醒時代的文學呼喚與追夢(1920-1930年代)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與第一代女作家
二、以筆呼號:“民國才女”石評梅的創(chuàng)作生成
三、女性解放思潮與石評梅的浪漫感傷文學
四、從個體抒吟到后期喚醒社會的多文體寫作
五、關露、吳曙天等新女性的文學抗爭及自傳體特色
第二章 戰(zhàn)爭年代到社會主義激情下的文學書寫(1940-1970年代)
一、一段被忽略的女性創(chuàng)作與第二代女作家
二、時代洗禮下共同文藝理想的形成
三、革命建設主題與郁波、段杏綿等的“紅色敘述”
四、個性才情與王樟生、彥穎的詩及其他創(chuàng)作
五、不應為政治而湮沒的文學史意義
第三章 新時期歷史反思中的文學敘語(1980-1990年代)
一、“新啟蒙”思潮與第三代女作家
二、“傷痕文學”中成名與蔣韻人生探尋的理想主義小說
三、雪珂、程琪的基層閱歷與改革文學創(chuàng)作
四、高蕓香的現實主義社會問題小說
……
第四章 世紀之交多元開放的探索文學(2000-2020年·上)
第五章 生活激變時代的新體驗文學(2000-2020年·下)
結語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