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實驗針灸表面解剖學——針灸學與表面解剖學影像學的結合
1.重點介紹與針灸腧穴相關的表面解剖內容,例如軟組織(肌肉)的體表投影,以往解剖學著作很少關注,但與針灸腧穴定位關系密切,有時甚至是主要依據,故本書將作專門介紹;而臟器、血管、神經的體表投影一般解剖學著作均作重點介紹,但因其與針灸腧穴定位關系不密,故不作專門介紹;
2.在結構設計上,遵循一種從整體到局部,由表及里;再由局部回到整體,由深層回到表層的雙重循環(huán)的設計理念。具體而言,在下卷分部介紹之前,首先總覽人體整體的表面解剖、肌肉、骨骼,以及人體腧穴總圖,然后再自上而下按5個部分介紹,在各個大的部分再分若干小部,再以腧穴為主線,將相關的解剖結構、解剖標志線、骨度折量測點與基準穴標志線、人體測量學的測點等相關內容集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單元結構。而在這一基本單元中,又按表面解剖、尸體解剖、直接數字X線成像系統(tǒng)、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解剖逐層深入,然后再將內部結構——特別是與腧穴密切相關的內部結構以體表投影的形式映射到體表。另設“典型實例示范”以培養(yǎng)讀者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及靈活綜合應用各種知識的能力。后在每一篇的小結,將折分的“零件”重新組裝成完整的“整體”,并提供簡約、實用的“組裝圖”。經過這樣兩次雙向的循環(huán),使得讀者對于本書的結構有完整而細密的了解。 3.本書重點介紹的腧穴有124個,一般介紹的腧穴有122個,這些穴位均是修汀版國家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和腧穴經典《黃帝明堂經》采用解剖標志定位的腧穴。腧穴定位主要依據修訂版國家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對于某些腧穴定位,古典文獻原本依據表面解剖定位,但制訂同家標準時尚未正確破解古典文獻的解剖術語,或者對于這些理解沒能形成共識,而新近的研究已經解決者,則這些腧穴的定位采用*的研究成果,所依據的古典文獻為筆者輯校本《黃帝明堂經》。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