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義經(jīng)》梵名Amitarthasutra,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傳入我國。與《法華經(jīng)》、《觀普賢經(jīng)》合稱“法華三部經(jīng)”。《無量義經(jīng)》乃佛陀住世后期所說,因有情眾生煩惱無量,是故佛陀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無相之本性;此經(jīng)內(nèi)容又多以《法華經(jīng)》為中心,因此也是《法華經(jīng)》之開經(jīng)。 <佛陀為了教導眾生行菩薩道、破除我執(zhí),讓大眾了悟一切法本就是清凈、不生不滅、平等、空寂,故宣說《法華經(jīng)》之前,先講《無量義經(jīng)》。此經(jīng)一如佛陀所言:“是經(jīng)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fā)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逼谠S眾生能生起大悲心,成就菩薩道。 曾有人問證嚴上人,在佛教經(jīng)典中,哪一部經(jīng)與上人較相應?上人告之:“法華三部之《無量義經(jīng)》!痹缭诠呤甏跗,慈濟已致力于慈善志業(yè)六七載,上人為了讓佛教徒能明了佛法,希望有心研究者亦如慈濟會員般地逐年增加,遂于公元一九七二、一九七三年分別在農(nóng)歷三月二十四日“慈濟功德會”成立紀念日,舉辦“佛七”,在此期間,除虔誠念佛之外,又宣講《無量義經(jīng)》。
證嚴上人,臺灣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濟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與領(lǐng)導人,開創(chuàng)慈濟世界,含括“慈善”、“醫(y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yè)。二〇一〇年,被臺灣民眾推選為“最受信賴的人”。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臺灣臺中的清水鎮(zhèn)。 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為佛教,為眾生”,奉持不懈。 一九六六年,創(chuàng)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數(shù)十年來,慈濟世界在上人慈悲呵護下,一步一步,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濟人有災難與苦痛的地方;親手拔除人們的苦與痛,秉慈運悲行于菩薩道, 同心實踐證嚴上人三愿:出現(xiàn)在全世界許許多多人心凈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并獲得“全球佛教貢獻獎”“艾森豪威爾國際和平獎”“亞洲最杰出女性獎”“庭野和平獎”等眾多國際性榮譽。
這些大菩薩的精神清凈明朗,可以很正確地判斷是非,因為他們心境寬闊,志玄虛漠、毫無貪求。一般的凡夫皆以狹窄的眼光在判斷事物,但是菩薩的心胸開闊,一件事在行動之初,他就能預測后果;凡事只要有利于大眾,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對事情的看法深入且透徹,絕對不是表面功夫。 任何事物我們都必須仔細去觀察,才能發(fā)掘出美好的一面。而粗心大意的人,往往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美好的內(nèi)在。 古人說:“君子如青松,小人如紅花!本拥耐獗愍q如青松,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是如果在各種境界中仔細觀察,將會發(fā)現(xiàn)青松的毅力無限,不畏風霜。小人讓人乍看之下,雖然姹紫嫣紅、無限艷麗,但是三五天之后,鮮美的紅花就凋謝了。紅花雖美,但是不長久;青松雖無出眾的外表,卻能屹立不搖。 菩薩的志愿要如青松一般,經(jīng)得起風雨的考驗;更要有堅強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練。君子的志愿廣大,見解力強,凡事皆以大眾的利益為先,此為“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xiàn)在前”,菩薩的心是以為眾生服務為目的,這種志愿并非短暫的。 初發(fā)心開始,經(jīng)過億百干劫都不會退轉(zhuǎn)。他們得一善而拳拳服膺,生生世世都守著為眾生服務的志節(jié),沒有絲毫自私的心,這就是菩薩廣大的心胸以及堅強的志愿。能夠如此,無量法門就會顯現(xiàn)在前。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曉了分別,性相真實。 先以一則小故事為譬喻,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貧窮,僅有的財產(chǎn)就是一條毛毯。有一天,好不容易出現(xiàn)了陽光,老婆婆立刻將毛毯取出來曬;她唯恐毛毯被竊,所以就搬了一張椅子,坐在毛毯旁邊看守著。 有個小偷想要竊取毛毯,但是老婆婆在旁看守著,讓他苦無機會下手。于是便想了一個辦法,他走到老婆婆面前,告訴她:“老婆婆,現(xiàn)在的賊很狡猾,偷了別人的東西,還要人家向他道謝,你要特別當心才好!崩掀牌耪f:“怎么可能?我一直在這里守著;而且小偷若偷走我的東西,我一定會很生氣,怎么可能還向他道謝呢?” 小偷就說:“你若不相信,我可以示范給你看看,F(xiàn)在你在此看守毛毯,我來扮演小偷。當小偷來時,會和你談得很投機,告訴你:‘老婆婆,你坐的地方陽光不夠充足,我?guī)湍銓⒚耗玫疥柟廨^強的地方曬,同時用棍子把上面的灰塵打掉。老婆婆,你會對我怎么說?’”老婆婆說:“真是太感謝你了。” 就在老婆婆不斷低頭道謝時,竊賊拿起毛毯就揚長而去,再也不回頭了。俗話說:“賊計狀元才。”他為了偷取財物而運用世智辯聰;將聰明用在不好的地方,這就是“惡智聰明”。 “大智慧”也是人人本具,有的人顯發(fā)于外,而惡業(yè)重的人則掩埋在深處。學佛的人有了智之后,必須要有純良的慧,才能運用智力于善處。“智”能分別世間的事相,“慧”則可以了解出世間的真理。菩薩的智慧具足,他們不但可以分別世間的事相,更能了解出世間的真理。 “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曉了即明白。菩薩通達諸法,可以分別眾生的心性,并且了解世間的事相。在度眾生之前,首先要了解眾生的喜怒好惡。例如:一個饑寒交迫的人,你若強迫他信佛,他一定無法接受。菩薩首先會設(shè)法讓他吃得飽、穿得暖,然后再引導他走向追求真理的佛道。所以,如果希望佛教能夠普遍的被眾生接受,一定要先去利益眾生。 《普賢菩薩行愿品》中的恒順眾生,就是依照眾生所需要的法門而施教。不但要了解眾生的特性與欲望,還要了解時機與世相,觀機觀時以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