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湖湘?zhèn)惱韺W文庫總序
萬俊人
夫倫理者,倫之序,禮(理)之分,道之德也。而倫理學之所謂者,乃關乎倫理道德之哲學學問也。漢語中,倫理二字初見于《尚書》《詩經》《易經》諸典,而后《禮記》首次以樂通倫理將之連用,始成一詞,其義理生焉。與之相關者,當謂道德一詞,始出不一而義理相較近之莫若。道德之用始于老子《道德經》,其意較倫理遠為廣泛,后與之趨近,深蘊自然人倫之達道、天地本性之大德也。凡此種種,唯古希臘先哲之moseethos二詞之理式用法庶幾近之。然,古希臘先哲雖多以禮儀風俗習慣等概念釋義于道德倫理,卻同時賦予后者以近神而居幸福生活本真存義等諸多義理,從而將關乎道德倫理之研究或學問亦即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之謂者,界定為幸福之學(亞里士多德)、倫理秩序之問(蘇格拉底、柏拉圖)。迨至近代,東洋學人借諸吾國元典中倫理一詞,移譯西洋英文之ethics,將之譯為倫理學。此今人所謂倫理學之概要也。
倫理學之為哲學或人文學之一部,固有其義理與論理體系,因之有其作為人類普遍知識之特性在焉。如此識見,自是誠然而當然無疑。然則,倫理學所致力研究之道德倫理卻并非必然而然。蓋因倫理道德與特定社會或社群之禮儀、風俗、習慣等諸多文化要素間存在千絲萬縷之關聯(lián)及糾葛,且無法脫出其文化或文明之相對性限制,故而道德之理暨倫理之論常常千差萬別而難以歸宗矣。試舉一例:即令在民族文化多樣性和現(xiàn)代普世價值觀念確信之美利堅合眾國,對于墮胎、同性戀等行為之禮法約束,亦非國家本一而各州通行,反而各行其是,甚或相互迥異,不可同日而語者甚矣。所謂文化者,本乃寄居于不同地緣環(huán)境,擁有不同文明之歷史際遇,創(chuàng)造不同語言、藝術、宗教(或信仰體系)之諸多民族文明創(chuàng)化之成就者也,其間紛紜繁復,不亦紛紜雜多乎?夫復足言哉?職是之故,現(xiàn)代文化人類學者竟生多達數(shù)百種之文化定義。或可極而言之,有多少民族,便有多少種文化或文化傳統(tǒng)。不僅國際如此,一國內部之不同區(qū)域間亦復如此。人類世界諸不同民族之所以承諾不同之圖騰與禁忌,究其本原,蓋因其文化或文化傳統(tǒng)之多元分殊使然矣。
或曰:既定文化多元論犖確無疑,倫理學之普遍知識訴求又當如何可能?是耶非耶?難以一言以蔽之!姑且借文學藝術界一名言以答之:愈民族者則愈世界;蛞袁F(xiàn)代知識社會學之術語而詳說之,可得一論:以人文學暨文化學之視角觀之,大凡關于道德倫理之知識首先且必定為某一地方性知識,當且僅當其所反映、闡釋、論證之道理與倫理在某種程度上或某種范圍內可為其他地方或民族所理解、所認同甚或所接受并踐行之,則其地方性倫理學知識庶幾可逐漸演化擴展為具有普遍性普遍之知識解釋力與實踐有效性之倫理學識矣。誠然,某一地方性倫理學知識能否且在多大程度上可為文化他者所理解、認同、接受,其所需訴諸條件或前提委實甚多,難以盡言。所需明乎其要者或在于,文化更遑論道德倫理文化之知所能普遍化者,遠難于科學技術之知者矣。此所謂意識形態(tài)關于人類意識、觀念之學之爭常甚于其他論爭之根本緣由所在。以吾陋見,非不可也,實難能可貴也!俟乎時,仰乎勢,依乎人,在乎理也。
由是觀之,湖湘?zhèn)惱眙吆鎮(zhèn)惱韺W實乃中華倫理暨中華倫理學之一部,亦堪稱湖湘文化之精髓,其與自由浪漫之楚風文韻、清新厚實之湘派理學、威武勇猛之湘軍精神實可謂群峰叢立,合為壯景,共同構成湖湘文化之基本內核與風骨,于中華文化版圖中久居顯赫之位,常享英華之榮。然而,上溯三千年前之湖湘面貌,唯現(xiàn)巫楚蠻荒,三苗(亦謂之三蠻)散居,餐菊飲露、披花戴草、折瓊枝而駟飛龍(借引韓少功《巫楚之野》,《湘水》第二輯,岳麓書社2014年10月),居洞穴而茹野毛,汲汲于湖澤之畔,悠悠乎嶺岳之間。不亦蠻乎?不亦苦歟?自然而生息者然也。
冥冥間,忽見楚天靈光閃耀,有屈子自荊楚呼之而來,兩千多年陣陣浩嘆沉吟,竟引來八方諸賢流寓,四海九派文脈匯融,真可謂四面八方,綿綿不絕,風勁云漫,激流浩蕩;五彩紛競間千秋各顯,三教會通后一脈新來。于是乎,楚風生焉,流韻悠焉,文脈暢焉,理學盛焉。熊熊乎篝火燎燃,突突然蒸蒸日上。其勢仿若四水匯合于八百里洞庭,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蔚然而成千年湖湘文化,繼之一瀉千里,直奔東海,敞開現(xiàn)代湘學湘軍湘人之三湘氣象。雖難免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之《離騷》古調重唱,其悠其厚亦不及中原文化等地域文化,卻也就此鑄就千年湖湘文化暨湖湘?zhèn)惱碇毺卮缶,之高遠格調,之特立精神,之不凡氣象。如是可聞:家國不可忘乎?民眾不可欺乎?猶聽楚漢之屈賈!高潔不能染乎?威武不能屈乎?敢問濂溪周子與船山宏學!憂樂不改其先后天下乎?是非當分于毫厘即時乎?借聞杜詩范記!善惡不與共乎?愛憎必分也明乎?當看曾左譚毛!此吾之謂湖湘?zhèn)惱砭裰笠。然耶忽耶?吾不敢私裁也,唯三聲叩問,百家求教,或可得其法門,入其堂奧,揭橥其隱幽蓮香之所謂者也。
然則,吾欲言且敢冒昧直言者,乃在乎湖湘?zhèn)惱恚▽W)之未竟者、闕失者、不良者種種。作為一獨特之地域文化或地方性知識,湖湘?zhèn)惱黼m兼綜流寓諸賢之宏學高義,亦有南人北風、南腔北調或南北通透之文化品格,可先苗后漢、開化滯后、久居中華文明之邊緣、文明暨文化生長流動不居且多災多難之地緣文明生成性或文化構成性之特征,遂使其倫理多具某種文化雜交(cultural hybridization)之品性,此一品性又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導致湖湘?zhèn)惱頃r常游離于主流正宗之外,糾結于多向頭緒之間,曰情與理,曰自由浪漫與規(guī)則理性,曰剛毅果斷與謹慎從事,曰劍走偏鋒與循規(guī)蹈矩,以及更緊要者,曰個體自由與群體合作,曰邊緣豪氣與中心正謀。凡此種種,固大有裨益于湘人成就其敢為天下先之英雄壯舉,以致千百年來之湖湘大地英雄豪氣涌動,然亦埋下過度理想浪漫、兩極發(fā)力而失之于激進任性,大事當前而無以致中道從容,反倒是時生霸蠻恣意而弗能自已矣。即令是為時下備受推崇之曾文正公等,雖堪稱近世儒家倫理之楷模,卻并非湖湘?zhèn)惱碇话惴独。質言之,若以現(xiàn)代科學理性檢視其表里,則湖湘?zhèn)惱恚▽W)尚待改善者多矣,曰自由理性之不足,曰浪漫激情之有余,曰意氣豪情之過度種種。闕如若此,倘若多些知行合一之船山理學暨經世致用之曾公日用倫理,少些霸蠻或蠻干之孟浪意氣;或云,若更多借援于康德式或近代德意志之啟蒙理性,更少感染盧梭式或近代法蘭西之浪漫情緒,則湖湘?zhèn)惱砦幕吆鎮(zhèn)惱韺W之當代復興與未來新生更堪期待。此吾之私見,未知今日湖湘?zhèn)惱韺W同仁以為如何?知我罪我,一任諸君,唯盼唯祈是幸!
湖湘?zhèn)惱碜允呛嫖幕衲酥林腥A倫理文化精神之勝果無疑,本當自珍弘揚以為上策。然近代百年以降,文化自怨甚或文化自虐之風甚囂塵上,語言與道德之革命自棄者尤盛,自打倒孔家店至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文化道德革命之洪流一浪高過一浪。急急乎如天崩地裂,熊熊矣若電閃雷鳴;摧枯拉朽,何其洶涌!不獨湖湘文化道德,亦復整個中華文化道德均陷入風雨飄搖、花果飄零(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語)之窘境矣。其所以如是,蓋因近代國運多舛,中華文明暨文化之現(xiàn)代大變局所使然哉!
幸逢時來運轉,仰改革開放之力,中華重新崛起于二十暨二十一世紀之交,再接千載,振興中華,得其時也。開放學習海外新知之余,悉心梳理國故始成當務。批判揚棄其糟粕,吸收賡續(xù)其精華,弘揚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已然成為海內外華人世界之文化共識。值此時刻,有自覺自為之當代湖湘?zhèn)惱韺W人如李氏建華教授者甚眾,皆欲追根溯源,疏流開引,借編輯出版當代湖湘?zhèn)惱韺W文庫之機緣,重新梳理湖湘?zhèn)惱韺W之淵源遞嬗,檢視當代湖湘?zhèn)惱韺W人之創(chuàng)新成就,以祭先進,以啟后來,以續(xù)綿長之流者,以成蔚然之大焉,宗其旨曰:傳承湖湘?zhèn)惱韺W之大統(tǒng),創(chuàng)中國倫理學之湖湘學派,立中國倫理文化傳播之高地。其志可謂高矣,其功堪乎善哉!華民慈善公益基金會董事長盧氏德之先生欣聞茲事體大,決意慷慨助之,共襄此舉,其情其懷,令人感佩。吾有幸忝列湖湘?zhèn)惱韺W人之末,焉敢不鼓呼在前,趨步在后乎?是故,一俟建華教授示下為序,且命吾以文言簡略述之,雖深感難以奉承于萬一,亦不敢怠慢些微少頃,又豈敢堅拒一詞爾?嗚呼,勉力為序者如斯,竊望殷殷,或庶幾不負建華、德之等諸位湖湘?zhèn)惱韺W同仁之美意矣。
噫嘻!喃喃囈語,不知所云,且當拋礫石以引幽谷玉璞,點爝火而引滿天繁星也罷。至所望焉!
戊戌立秋日凌晨于京郊悠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