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學管理學系列教材:物流管理學(第3版)
定 價:35 元
叢書名:21世紀經濟學管理學系列教材
- 作者:王槐林 ,劉明菲 著
- 出版時間:2010/3/1
- ISBN:9787307076297
- 出 版 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252
- 頁碼:38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3
- 開本:16開
上編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討論物流管理學的全貌、發(fā)展過程和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包括導論、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工程、物流和物流系統(tǒng)。中編包括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主要討論分銷物流學,即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物流學理論與方法,著重闡述各個職能物流,包括倉儲、庫存、運輸、配送、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物流網點布局、企業(yè)生產物流和購銷管理。下編包括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主要討論現代物流學,即主要討論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新出現的物流學理論與方法,著重闡述集成化、現代化的物流,包括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供應鏈物流管理和物流戰(zhàn)略管理。每章后面都附有小結、思考題和習題。全書后面還附有課程設計課題集和庫存控制模型體系。
《物流管理學(第3版)》是管理學專業(yè)本科教材,同時也可以供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物流管理從業(yè)人員、研究人員使用或參考。
第一階段,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物流概念產生、形成的階段。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市場營銷學和軍事后勤學孕育了物流概念,在經濟運行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不斷探索、充實和完善了物流概念。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廣泛探索、增進認識的時期。
第二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這是一個分銷物流學興起的時代,即PhysicalDistribution時代。這個時期的特點是,以產品分銷為核心,探討各種專業(yè)物流活動的理念。把運輸、儲存、包裝、裝卸等活動納入到物流的理念中進行認識和運作,在物流活動的效率化上進行了廣泛的探索。
第三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現在,這是現代物流學,即Logistics形成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基本特征是強調物流活動的集約化、一體化、集成化、信息化和現代化。
這三個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都為物流管理學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貢獻。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各個地區(qū)、各個企業(yè)的發(fā)展水平、技術水平很不一樣,因此,物流管理學各個發(fā)展階段的成果都是可以用得上的。所以,我們不能夠為了強調現代化,就舍棄一些初級(基本)的、經典的物流學成果,一步跨進現代化。我們應當給讀者一個完整的物流學全貌。
編寫本書的目的,是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物流管理學提供一本完整的教材。現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教材不少,但是,有的過于專業(yè)化,學生要通過幾門課才能夠學完物流管理學的內容;有的過于現代化,對于傳統(tǒng)的、經典的物流理論涉及過少,不能夠使學生全面地掌握物流管理學發(fā)展的全貌。因此,本書力圖在全面性、綜合性、系統(tǒng)性、客觀性方面作出努力,使學生能夠通過一本書就能夠掌握物流管理學的發(fā)展全貌。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最有效率的學習途徑,也是學生們最希望的一種學習途徑。這也是本書的一個特色。
上編 物流概述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關于物流
第二節(jié) 關于物流學
第三節(jié) 關于物流管理學
第二章 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工程
第一節(jié) 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系統(tǒng)工程
第三章 物流和物流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物資的生產與流通
第二節(jié) 物流的概念
第三節(jié) 物流系統(tǒng)和物流系統(tǒng)工程
第四節(jié) 物流合理化的基本原則
中編 分銷物流學
第四章 倉儲管理
第一節(jié) 儲備與倉庫
第二節(jié) 倉儲規(guī)劃與設計
第三節(jié) 倉儲作業(yè)流程管理
第四節(jié) 儲存合理化管理
第五節(jié) 倉儲工作經濟技術指標
第五章 庫存管理
第一節(jié) 庫存與庫存管理概述
第二節(jié) 庫存品種數量管理
第三節(jié) 庫存業(yè)務管理
第四節(jié) 庫存成本管理
第五節(jié) 庫存控制管理
第六章 運輸管理
第一節(jié) 運輸功能和原理
第二節(jié) 運輸方式
第三節(jié) 運輸法規(guī)
第四節(jié) 運輸管理
第五節(jié) 運輸規(guī)劃
第六節(jié) 運輸規(guī)劃的圖上作業(yè)法
第七章 物流配送管理
第一節(jié) 配送概述
第二節(jié) 配送流程及配送形式
第三節(jié) 配送合理化
第四節(jié) 配送中心
第五節(jié) 物流中心與物流基地
第六節(jié) 案例
第八章 包裝、裝卸和流通加工
第一節(jié) 包裝
第二節(jié) 裝卸搬運
第三節(jié) 集裝單元化技術
第四節(jié) 流通加工
第九章 物流網點布局
第一節(jié) 物流網點布局概述
第二節(jié) 一元網點布局
第三節(jié) 多元網點布局
第四節(jié) 幾種特殊的物流網點布局方法
第十章 企業(yè)生產物流管理
第一節(jié) 企業(yè)生產系統(tǒng)也是一個物流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MRP的原理與應用
第三節(jié) JIT的原理與應用
第四節(jié) 案例
第十一章 企業(yè)購銷物流管理
第一節(jié) 采購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JIT采購
第三節(jié) DRP原理及應用
第四節(jié) 銷售物流管理
第五節(jié) 訂單管理與單品管理
下編 現代物流學
第十二章 第三方物流
第一節(jié)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二節(jié) 第三方物流運作原理
第三節(jié) 第三方物流及其效益原理
第四節(jié) 第三方物流的發(fā)展趨勢
第五節(jié) 案例
第十三章 信息化物流管理
第一節(jié) 電子商務概述
第二節(jié)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
第三節(jié) 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的物流管理
第四節(jié) 物流信息技術
第五節(jié)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tǒng)
第六節(jié) 物聯網
第十四章 供應鏈物流管理
第一節(jié) 供應鏈管理概述
第二節(jié) 供應鏈物流管理原理
第三節(jié) 供應鏈物流管理方法
第四節(jié) 案例
第十五章 物流戰(zhàn)略管理
第一節(jié) 物流戰(zhàn)略概述
第二節(jié) 物流戰(zhàn)略管理
第三節(jié) 物流企業(yè)戰(zhàn)略
第四節(jié) 案例
附錄一 課程設計題集
課題一 物資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tǒng)設計
課題二 已知服務水平的定量訂貨法模擬
課題三 已知服務水平的定期訂貨法模擬
課題四 已知缺貨費用的定量訂貨法模擬
附錄二 庫存控制模型體系
參考文獻
第三是分銷領域物流的研究,逐漸使得物流理論和應用從分銷領域波及全范圍、全領域,逐漸形成了跨范圍、跨領域的統(tǒng)一的物流產業(yè)和物流概念。最典型的是企業(yè)內部物流理論、企業(yè)供應物流理論、廢棄物流理論和軍事后勤物流理論。
現代物流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物流進一步專業(yè)化,表現在物流和生產的分別專業(yè)化和各個專業(yè)物流活動、各個物流環(huán)節(jié)的進一步專業(yè)化等方面。物流作業(yè)的進一步規(guī);栏窕鸵(guī)范化,必然導致分工的細化。只有分工,才能導致專業(yè)化、技術化,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導致物流科學進一步發(fā)展。例如物流配送,包含了制訂配送計劃、倉庫管理、分揀、裝卸、傳輸、包裝、運輸、客戶管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專業(yè)化的,需要有專門化的操作。有的是專人作業(yè),有的還要進一步分工。例如分揀,又可以分成條碼技術、識別技術、分路傳送技術等。運輸又可以分成車輛駕駛、信息反饋、衛(wèi)星定位技術等。正是因為這樣的高度專業(yè)化、才能使得每項物流作業(yè)提高技術、提高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有一種傾向,就是一談到現代物流,往往只強調集成化、一體化而忽視專業(yè)化,甚至說專業(yè)的物流活動不能算做現代物流活動,這是不對的。沒有專業(yè)化,就不能現代化。低水平的簡單集成不叫現代物流,最多也只能叫分銷物流,或者叫做傳統(tǒng)物流。只有在專業(yè)化的基礎上實行集成,才能算是現代物流。
第二是物流的集成化。所謂集成化,是指不同物流功能的集成。集成化能導致簡化和減少物流環(huán)節(jié)、減少物流作業(yè)量、降低物流成本,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數據利用率,提高作業(yè)處理速度和處理效率。例如LRP把企業(yè)內部的生產物流管理MRP和企業(yè)外部的分銷物流管理DRP集成起來,可以直接實現企業(yè)內外數據共享和共同處理,大大提高了數據利用率、數據處理速度和處理效率。又例如把進貨、入庫檢驗、貨物堆碼集成起來,實行一體化作業(yè),可以大大減少裝卸落地次數,減少搬運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第三是物流的共同化。共同化是指聯合作業(yè)。例如共同配送,是指將多個供應商的貨物集中起來,用一輛車對他們的用戶進行配送。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節(jié)省車次、節(jié)省物流工作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第四是物流的一體化。一體化可以分為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就是上述的共同化;縱向一體化,就是上述的集成化。因此,所謂一體化,就是上述的集成化和共同化的集合。只是集成化和共同化的叫法出現較早,一體化的說法出現較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