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海內(nèi)外第一本研究梅蘭芳在20世紀國際舞臺上影響的專著。作者聚焦于梅蘭芳的訪日、訪美和訪蘇,在20世紀跨國政治、意識形態(tài)、文化和戲劇大背景下,考察了梅蘭芳和中國戲劇在國際舞臺上的存在與定位。本書仔細探討了布萊希特、梅耶荷德、愛森斯坦、塔伊洛夫、巴爾巴等重要人物對于梅蘭芳的藝術和中國戲劇的互文化解釋和挪用,同時也更深入地闡釋了20世紀國際戲劇的互文化形成與建構。此外,作者還考察了中國方面對于梅蘭芳出訪的支持與反對聲音,以及梅蘭芳的訪問演出對于中國人理解和界定其藝術所產(chǎn)生的跨文化影響。
·海內(nèi)外首部研究梅蘭芳在20世紀國際舞臺上影響的專著
·從歷史、種族、社會、文化等方面,全方位解析梅蘭芳在跨文化語境下的形象置換
·填補了表演史、日中美蘇文化史以及藝術世界主義的研究空白
訪日、訪美和訪蘇,顯然幫助發(fā)展、加強和鞏固了梅蘭芳在20世 紀中國的歷史、社會、政治、文化和職業(yè)地位,并最終決定了他在20世 紀國際舞臺上的存在感。梅蘭芳的首次國際亮相是在日本,后者是一 個與中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淵源的亞洲國家,訪日幫助當時已是中國 “劇界大王”的梅蘭芳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日漸上升的聲望,更提升了 他的國際影響力。訪美是梅蘭芳第一次到西方國家演出,面對的是地 理上相距遙遠、文化上差異甚大的觀眾,真正地考驗了梅蘭芳的國際 和“普遍”吸引力。而應邀訪蘇則更多地反映了人們在意識形態(tài)和政 治層面對梅蘭芳藝術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文化所持的看法。梅蘭芳通過 克服和超越歷史、種族、意識形態(tài)、社會政治、文化以及戲劇等層面的 分歧,最終在東西方國家都取得了勝利,也使他成為20世紀國際舞臺 上最偉大的演員和藝術家之一。梅蘭芳的成功主要歸功于他卓越的 藝術,同時也得益于國內(nèi)國際各種文化、政治、商業(yè)和媒體組織的資助 和支持。20世紀70年代末以降,中國的國家思想政治機構因為梅蘭 芳的國際聲譽,支持將他樹立為中國民族文化的象征。在當代中國社會,國人對于梅蘭芳的這一崇高地位,幾乎沒有任何異議。然而,20世 紀上半葉,梅蘭芳在國際舞臺上爭取與鞏固自己地位的時候,情況卻 并非如此。歷史上,中國人有關于此的爭論涵蓋了文化、社會、思想和 政治等多個層面。人們主要關注的是,梅蘭芳亮相于國際舞臺將會對國際國內(nèi)之于中國民族文化和國民性的看法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而這種 影響從根本上說恰是建立在20世紀早期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戲劇狀況的基礎之上。
田民,1990年在中央戲劇學院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講師和副教授。1994年赴美國,后在伊利諾伊大學戲劇系獲博士學位,F(xiàn)供職于愛荷華大學。主要從事比較戲劇和互文化戲劇研究。曾發(fā)表英文著作《差異與置換的詩學:20世紀中西互文化戲劇》(The Poetics of Difference and Displacement:Twentieth-Century Chinese-Western Intercultural Theatre,2008)、《梅蘭芳與20世紀國際舞臺:中國戲劇的定位與置換》(Mei Lanfang and the Twentieth-Century International Stage: Chinese Theatre Placed and Displaced,2012)、《亞洲戲劇對現(xiàn)代西方戲劇的用途:置換之鏡》(The Use of Asian Theatre for Modern Western Theatre:The Displaced Mirror, 2018),中文著作《莎士比亞與現(xiàn)代戲劇:從亨利克·易卜生到海納·米勒》(2006),還曾編寫過梅蘭芳的英文資料集《中國*杰出的戲曲乾旦:梅蘭芳生活與藝術資料集》(China's Greatest Operatic Male Actor of Female Roles: Documenting the Life and Art of Mei Lanfang, 1894-1961, 2010)。
何恬,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英美室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比較戲劇、海外中國學研究。
中文版致謝
緒論
第一章 文化民族的再定義與戲劇傳統(tǒng)的具體化——梅蘭芳在日本首次亮相國際舞臺
梅蘭芳1919年和1924年訪日時的歷史與地緣政治背景
梅蘭芳訪日的政治、文化意義
日本人對于梅蘭芳演出的準備、經(jīng)營和公眾接受
“支那趣味”
梅蘭芳的味道和中國的味道
“他山之石”
乾旦、女形和女優(yōu)
梅蘭芳對日本戲劇的體驗與看法
中國人對梅蘭芳訪日演出的反應
結論
第二章 作為“藝術大使”的“具有紳士風度的‘第一女士’”——梅蘭芳1930年的訪美
梅蘭芳訪美的動議與計劃
中國人反對梅蘭芳訪美的聲音
梅蘭芳訪美前美國人對中國戲劇和梅蘭芳的認識
美國對梅蘭芳表演的接受
20世紀前20年的美國戲劇
從寫實主義中解脫出來
男扮女裝的藝術
作為有形物質(zhì)整體的身體與演員—舞者—歌手的總體藝術
詩性整體與綜合藝術
中國藝術:古老的和異國的
何為受約束的、原始的或野蠻的? 何為先進的、現(xiàn)代的或文明的? ——戲劇現(xiàn)代性的定位
梅蘭芳對美國舞臺的影響
桑頓·懷爾德
梅蘭芳對美國舞蹈的影響
余波:中國反應
結論
第三章 中華民族的榮譽還是恥辱——中國人對梅蘭芳1935年訪蘇的爭論
中國政府對梅蘭芳訪蘇的支持
對中國戲劇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傾向的爭論
對中國戲劇形式與內(nèi)容關系的爭論
對梅蘭芳男扮女裝的爭論
有關中國戲劇象征主義的爭論
文化與文學遺產(chǎn)的政治
梅蘭芳渴望向蘇聯(lián)新戲劇學習
梅蘭芳訪蘇的政治諷刺
中國人對梅蘭芳訪蘇演出的反應
結論
第四章 學習“實踐經(jīng)驗”——蘇聯(lián)戲劇對梅蘭芳藝術的詮釋與挪用
蘇聯(lián)對梅蘭芳的接受
程式化戲劇和怪誕戲劇
節(jié)奏的戲劇
形象的戲劇
綜合的戲劇
結論
第五章 置換的影響——布萊希特對梅蘭芳藝術的分析詮釋與功能重組
布萊希特有關梅蘭芳和中國表演的文章的誕生
布萊希特“間離效果”概念的譜系及其形成
布萊希特對梅蘭芳藝術和中國表演的闡釋
第四堵墻的缺席
“自我觀察”與“自我間離”
引用還是認同? 中國經(jīng)驗
觀眾與觀看藝術:認同與間離
結論
結論
有關本書論題的一些新思考和新發(fā)現(xiàn)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