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為考鏡六藝及諸子學術流變而作,仿劉知幾《史通》例,分為內(nèi)外篇,共八卷三十八篇。首卷總論史為六藝、諸子之源,及代官沿革。其余各卷分論儒、道、墨、法、兵、名、縱橫諸家術“五經(jīng)”宗旨等,力求恢復其本來面目。本書繼承發(fā)揚章學誠“六經(jīng)皆史”理論,提出“六藝皆史”“六藝由史而經(jīng)”。論者以《潛夫》《論衡》相媲美,或推為與《史通》《文史通義》并稱三大史學名作。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承章學誠“六經(jīng)皆史”論,考鏡六藝諸子學術流別,出版后影響甚劇,沈曾植“頗稱之”,內(nèi)藤湖南對之“傾倒”。作者張爾田,近代著名學者,自述撰寫本書實為古人洗冤,為來學祛惑;發(fā)明天人之故、政教之原。
序
遁堪寫定《史微》三禩矣,以鍥本視余,且謂子知我者,有稽商之益,序莫子宜。余不敢辭,序之日:顓哉遁堪之竺于學也。嘗耳讖家言,贏政滅術,黑不代母,書籍散,孔不絕。此蓋囈語,然九流道,秦堙其源,經(jīng)壁出,桀者以《詩》《禮》 拍冢,數(shù)百年學者艦睨然瞀瞀然相隨于途中,又況培胥靡,勝下獄,仲舒官不至丞相、御史,其儔無顯者,辟儒嘩世,獨一公孫弘乃富且貴。漢之經(jīng)學,抑何如五斗米于漢魏,佛于六朝隋唐之間。宋賢起,糅于儒而冶之,陰盜陽距之不暇,世揪然日:經(jīng)亡矣。吾僅夫經(jīng)之亡,其殆漢始哉。挽近學人得李斯篆、汗簡奇字,哆口不能讀,懷鉛握槧,稍稍爬疏,許祭酒而止耳,鄭司農(nóng)而止耳,研經(jīng)畫東京,上及麟史,蓽然魁于眾矣,尚不敢肩邵公,矧嚴顏?百氏之籍,依斷文是正其寫官,與郵者較優(yōu)絀,揭橥謂之學,可乎?不可也。君為之躪藩地,胡懸懇勤勤乃若是。雖然,君少溺苦于學,書蓋無弗閱,今不自揆,成此篇,震東啟明,意非無待者。一昔滄海揚塵,焚坑殘燼,挾巨壑舟,席卷而去,空山朽屋,索為秦伏生女傳言授經(jīng)不可得,《交童》 之歌,明夷詔之矣。堯幽囚,舜野死,吾不知誦黃虞者何世,讖真不足信哉?揚子演玄,張衡揮之,以為漢四百,與玄符。君書走寰內(nèi),知其故者,當俟后之人,余獨攄所蘊憤,于是乎書。歲在玄默困敦,東山老民德謙氏撰。
張爾田(1874—1945)
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杭縣(今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1914年清史館成立,參與撰寫《清史稿》,前后達七年。1915年應沈曾植邀請,參加編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學、光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任中國史和文學教授,為燕京大學國學總導師。
序 孫德謙
題辭
凡例
重定內(nèi)篇目錄敘
史微卷第一
原史
史學
百家
原藝
史微卷第二
原道
原墨
原雜
原法
原名
史微卷第三
原縱橫
原儒
原兵
子余
賓孔
史微卷第四
征孔
經(jīng)辨
案易
史微卷第五
案春秋
案禮
案詩書
原緯
原小學
經(jīng)翼
史微卷第六
博觀
祖道
宗旨
宗經(jīng)
口說
流別
史微卷第七
抵異
爭訟
易論
春秋論
禮論
史微卷第八
古經(jīng)論
明師
明教
通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