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我可能丟了的愛情》是繼《激情燃燒的歲月》、《青衣》之后,金牌編劇陳枰推出全新的小說原創(chuàng)版。她以一慣幽默詼諧的文字,細膩生動的筆觸,描寫了兩代人失而復(fù)得、尋覓躲閃的愛情故事。作者對愛情進行了新的詮釋,用同樣的生活,講了不一樣的愛情。
陳枰說她想寫一個長篇,名字叫《追趕我可能丟了的愛情》。我說她書名起得好,比她以前的哪一部作品的名字都好。
陳枰向來反感虛偽浮泛的概念。生活中這樣,寫作中也是。而眼下的市面上,沒有什么比愛情這兩個字重復(fù)率更高的了,滿眼都是那種酸文假醋的偽浪漫,瞎激動。我認為此現(xiàn)象恰恰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愛的匱乏和無能。陳枰和我的看法相似。而這一回她大大方方地把這兩個字塞進了書名,令我暗自吃驚。
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陳枰寫的是常人的人性之愛。故事既不輕賤,也不沉重,寫得輕松自然,作風(fēng)一如既往:不矯情,不造作,不聳人聽聞,不故作高深;情節(jié)發(fā)展到緊要之處必刀刀見血,不拖泥帶水,;茏印R驗檫@一回是純粹的原創(chuàng),沒有原作,也就沒有顧忌,反倒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使我一不留神看了進去,還挺過癮: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的愛人,女友或者丈夫,前男友或者前妻、前夫,以及父母、兄妹、兒女;他喜歡的人或者怨恨的人,以及如何確認自己的這種愛和恨是有道理的,值得的,并且使之貫徹到底。真是不容易啊!
愛情是稀少的,碰上了未必抓得住,運氣不好一輩子也碰不上。但對我們朝夕相處,血肉相連的人該怎么辦?既然是常人的人性之愛,其中必包含了恨、怨、苦、樂,一個也不能少。每個人都有他或她自己的情感難題,解決不了就活得不舒服,難受,鬧心。
在創(chuàng)作上,鬧心比鬧事難。鬧事講究一波三折,說穿了是技術(shù)活兒。鬧心則不然,創(chuàng)作者必須把自己搭進去,進不去則已,進去了就身不由己了。對寫作者來說,只鬧事不鬧心者不算正經(jīng)練家子。當(dāng)然,也不是作者舍得自己就能搭得進去,練得出來。光靠膽大不行,還要有天分。這讓我想起了陳枰早先創(chuàng)作的《激情燃燒的歲月》,其中石光榮就是這樣一個鬧心的人,處處跟自己過不去,跟家人過不去,滿腔熱血,一身毛病,整日神經(jīng)兮兮,我說他是中國版的堂·吉訶德一點也不過分;你可以不滿意他的行為,但不可以懷疑他的真誠。這便是人物的可愛之處。果然,石光榮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此外,電視劇《青衣》中的筱燕秋也是;還有《民工》中的諸等人物。
《追趕我可能丟了的愛情》中沒有一個壞人,甚至沒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情節(jié)主線,可是陳枰照樣讓人看得津津有味,這便是她的本事。比如故事一開篇,石若玉一家人聚在了一起,他們不是碰到了最不愿意碰到的人,就是遇見了最不愿意遇見的事。一家老小各懷各的心事,人人一肚子邪火,滿腦子疑問,都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各說各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表面上互不搭界,內(nèi)里都息息相關(guān)。作者陳枰則沉浸其中,聲色不動。好玩兒得很。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我們算計得再周密,事到臨頭還是感覺意外。感情更是,人人都以為能把握住自己,現(xiàn)實中未必。要是真有一條陽光大道就好了,我們盡可以放心大膽地往前走,不回頭,找到自己所愛的,抓住自己想要的。但那是可能的嗎?即使可能又有什么意思呢?原本是奔北面跑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拐了一個彎,結(jié)果到了西邊。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屢見不鮮,不稀奇。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此喪失了追求的勇氣和希望。我理解,陳枰所說的追趕,實際上是一種堅持。
面包會有的,愛情也會有的。
·冉平·
陳枰,女,國家一級編劇。生于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做過玉雕工人,搞過舞臺美術(shù),擔(dān)任過電視劇服裝設(shè)計,最后一次改行做影視編劇至今。主要作品有電視連續(xù)劇《激情燃燒的歲月》《青衣》《民工》和電影《天上草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