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有12章。第1、2章介紹互文性理論源流及在中國的發(fā)展和研究;第3-5章描寫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載體形式、結(jié)構類型及表現(xiàn)程式,以示新媒體文本互文性的全局面貌;第6-10章對成分性互文、語篇性互文、體裁性三大類型進行個案分析。其中第6-8章研討成分性互文、語篇性互文類型,分別選取最具典型性互文性特征的三類修辭格“引用”“仿擬”“諧音”進行互文性解讀;第9-10章討論體裁性互文,選取典型體裁互文性特征的兩個語篇探討互文性原理;第11-12章則從傳播學的角度,研討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傳播問題。
引言我們生活的偉大時代/pan>
一、科技催生的信息時代/pan>
二、二、高速發(fā)展下的中國社會/4
章互文性理論的西方源流/7
一、互文性理論的萌芽與起源/8
二、二、互文性概念的提出/14
三、三、互文性理論的形成/16
四、四、互文性理論的發(fā)展/18
第二章互文性理論的中國態(tài)勢/24
一、中國互文性思想的萌芽/24
二、二、互文性理論的引入與研究/30
三、三、互文性理論的發(fā)展與應用/3pan>
第三章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承載類型/40
一、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40
二、二、新媒體中的新寵:自媒體/4pan>
三、三、漢語新媒體語篇的承載類型/42
四、四、互文性機制下的漢語新媒體/46
第四章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結(jié)構形態(tài)/48
一、成分性互文/48二、語篇性互文/50
二、三、體裁性互文/53
三、第五章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呈現(xiàn)方式/56
四、一、手機短信的互文性特質(zhì)/56
五、二、互文性在短信中的呈現(xiàn)模式/56
六、三、互文手機短信的語篇機制/63
七、四、互文手機短信的語域特征 /66
第六章 新媒體語篇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引用/70
第七章 一、互文性理論對漢語修辭學的啟示/70
第八章 二、互文性理論與漢語修辭格的關系假設/7pan>
第九章 三、漢語引用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73
第七章新媒體語篇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仿擬/83
一、仿擬的類型及其互文性特征/83
二、二、仿擬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85
三、三、仿擬的生成過程與模式/86
四、四、仿擬生成的制約因素/89
第八章新媒體語篇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諧音/95
一、諧音研究的歷史傳統(tǒng)/95
二、諧音語篇的構成與結(jié)構成分/96
三、三、諧音語篇常見的結(jié)構模式/99
四、四、諧音的篇際特征與語篇機理/104
第九章新媒體語篇互文能分析/108
一、語體和文體/108
二、語體和語篇之間的關系/109
三、《高科技》語篇的結(jié)構模式和語體體式/11pan>
四、《高科技》語能分析/113
五、互文性語篇的風格特征及其產(chǎn)生成因/118
第十章 新媒體翻譯語篇互文能分析/122
一、翻譯語篇互文能語言學模式/122
二、互文性視角下源語能語篇分析/124
三、喬布斯情書翻譯語篇的互文性分析 /126
四、喬布斯情書翻譯語篇互文性的解釋與評估/13pan>
第十一章新媒體語篇的傳播方式與互文性結(jié)構/135
一、自媒體引爆全民語言消費/135
二、二、自媒體傳播方式的互文性特征/136
三、三、自媒體傳播方式的案例分析/139
四、四、自媒體文本結(jié)構的互文性特征/142
第十二章病毒式傳播:流行語“被+××”現(xiàn)象解讀/150一、時髦的網(wǎng)絡“被”現(xiàn)象/150二、“被”字句的基本特征與規(guī)則/15pan>三、“被”現(xiàn)象的語義特征與結(jié)構模式/154
四、病毒式:“被+××”盛行的互文性解釋/155
附錄專項調(diào)查/159
草根的快樂:20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網(wǎng)絡文體之“甄嬛體”大觀/159
文體一瞥:2006-20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中國網(wǎng)絡流行文體探察/176
參考文獻/189
后記/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