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慶城文史”叢書之一,以慶城歷史為主線,按朝代順序自上而下編寫,到清末為止。這不僅對朝代要做些一般的說明,還要將該朝代發(fā)生的有關事件列于其后,發(fā)生的事件多,則有選擇地或概要地寫,事件少就多寫。
本書可讓人們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全面了解慶城的過去和現(xiàn)在,感受慶城的文化魅力,這對于提升慶城對外形象、促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等必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編者按照朝代列了幾個大類,如經(jīng)濟、政治、民族、人物、文化,并從歷史記載或當?shù)貍髀勚邪础邦悺边x一些有關的題目,一個題目一個題目地敘述。
翻閱慶陽歷史,首先
映入眼簾的是不窋“奔戎
狄之間”。不窯屬于先周
族。先周族的祖先名棄,
其母有邰氏女,叫姜螈。
邰,在今陜西武功縣。據(jù)
記載,棄在孩提時代,“
其游戲,好種樹麻、菽,
麻、菽美。及為成人,遂
好農(nóng)耕”。這說明先周族
是農(nóng)業(yè)族。棄生長在部落
聯(lián)盟的唐堯虞舜時代。舜
知道了棄的事跡,“舉棄
為農(nóng)師”,讓他主管部落
聯(lián)盟的農(nóng)業(yè)事務。由于“
天下得其利,有功……(
舜)封棄于邰,號曰后稷
,別姓姬氏”(《史記·周
本紀》)。這就是先周族
的始祖。
地方學者認為,慶陽
社會經(jīng)濟自古就是以農(nóng)業(yè)
為主的。其實歷史時期慶
陽不是以農(nóng)業(yè)為主,而是
牧業(yè)生活居多,長期是半
農(nóng)半牧的經(jīng)濟。
夏朝建立后,棄仍擔
任夏王朝的“后稷”之官。
到了“不窋末年,夏后氏
政衰,去稷不務,不窯以
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
不窋末年”,許多研究者
認為當指夏王孔甲之時。
孔甲是夏代倒數(shù)第四個王
。所謂“夏后氏德衰”,就
是政治腐敗,不重視農(nóng)業(yè)
,棄因此丟官而“奔戎狄
之間”!叭值摇,是指居住
在華夏族四周的游牧民族
。一位戎狄族的酋長曾說
過:“我諸戎飲食、衣服
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
語不達。”游牧民族以畜
牧為生。“戎狄之間”,舊
注以為即唐弘化縣,就是
現(xiàn)今甘肅慶城縣。所以“
戎狄之間”當在今以慶城
為中心的慶陽地區(qū)。
農(nóng)業(yè)族的不窋,領導
族人到了“戎狄之間”,與
戎狄族共同生活于同一地
區(qū)。古人認為慶陽百姓“
好稼穡,勤本業(yè),民醇不
訟……有古豳之遺風”(明
嘉靖《慶陽府志》),是
說不窯到了慶陽,農(nóng)業(yè)化
了戎狄族,所以“民醇不
訟”,百姓以禮讓為先,“
《豳風》忠愛之心仍在也
”。這個說法比較勉強。
從先周族與戎狄族力量對
比來看,先周族是客方,
翻山越嶺從今陜西到甘肅
慶陽,拖兒帶女,旅途勞
頓,到目的地已經(jīng)人困馬
乏,所帶的糧食恐怕也已
消耗殆盡。老弱有待于戎
狄救濟,整體力量肯定弱
于戎狄;何況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需
要一系列的準備,選擇耕
地,準備工具,開荒、平
地,準備籽種下種,更重
要的是還受到季節(jié)的限制
,不是說開始就能開始的
!秶Z·周語》記載不
窋?shù)竭_戎狄地區(qū)后:“不
敢怠業(yè),時序其德,纂修
其緒,修其訓典,朝夕克
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
,奕世載德,不忝前人。
”說的是到新地方從頭開
始,日夜辛勞,從未有絲
毫懈怠;克勤克儉,以敦
厚、忠信待人;突出自己
德行,絕不辜負先人,全
是克己待人,未見農(nóng)業(yè)的
影子!可以想見,先周族
到達慶陽,首先要與戎狄
搞好關系,取得他們的信
任,使自己在新環(huán)境下能
生存下來。所以只能是先
周族的戎狄化,入鄉(xiāng)隨俗
,從事畜牧業(yè)。當然我們
也看到了先周族農(nóng)業(yè)的影
子。但那是若干年后為了
遷豳,公劉率領族人,要
多打一些糧食,多準備一
些干糧,反映了先周族有
了一點農(nóng)業(yè),最多半牧半
農(nóng)。就是后來遷豳,也未
放棄牧業(yè),而是農(nóng)業(yè)的比
重逐漸上升。當古公亶父
遷到岐下周原時,才“貶
戎狄之俗,而營筑城郭室
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
司”。開始了全新的農(nóng)業(yè)
定居生活。
先周族離開隴東后,
填補空缺的是羌方、鬼方
,仍然是牧業(yè)族。春秋戰(zhàn)
國時的義渠戎,西漢初年
晁錯仍說它的“飲食長技”
與匈奴同,是畜牧族。
我們過去一直認為,
慶陽與關中平原在農(nóng)業(yè)發(fā)
展水平上可有一比:慶陽
有“隴東糧倉”的美譽;而
且“八百里秦川,比不過
董志原邊”,等等,認為
隴東、慶陽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發(fā)
達。但這次參與編寫《史
覽慶城》,感到慶陽旱作
農(nóng)業(yè)怎能與八百里秦川的
灌溉農(nóng)業(yè)相比!這里雖是
發(fā)明農(nóng)耕文明的先周人待
過的地方,但它的農(nóng)業(yè)也
不是一條直線地發(fā)展,而
是曲折地向前,所以才有
先周人“復修后稷之業(yè)”的
記載。史、漢《匈奴傳》
均記載先周人“失其稷官
,變于西戎,邑于豳”!
變于西戎”就是一度放棄
了農(nóng)業(yè)。我們只能說先周
族在慶城,為了生存首先
要“戎狄化”,從事畜牧業(yè)
,以解決肚子問題。
其次,慶陽是個多民
族聚居地區(qū)。這個說法在
當今年輕人頭腦中可能不
存在,但在歷史上確實如
此。夏末不密“奔”的是“戎
狄之間”。到商代,我們
只知道慶陽的本地居民可
能屬于氐羌族;《中國歷
史地圖集》第一冊商代地
圖標明環(huán)江源頭是“羌方”
,洛水源頭是“犬戎”,也
說明慶陽一帶是羌方、犬
戎活動區(qū)。羌,西方的牧
羊人也。西周的玁狁,一
般說就是犬戎,也稱太原
戎,屬于胡人。春秋戰(zhàn)國
時涇河以北是義渠戎,司
馬遷把它記在《史記·匈
奴列傳》中,范嘩雖將它
記在《后漢書·西羌列傳
》中,但羌、匈奴都是少
數(shù)民族無疑。
魏晉十六國時期,涇
河沿岸附近屬于曹魏、西
晉政權管轄,而今慶陽即
馬蓮河流域絕大部分地區(qū)
是羌、氐、匈奴、鮮卑、
西域以及雜胡的活動區(qū)。
到了北朝,慶城恢復了州
郡縣行政建制,北魏推行
三長制、均田制,進行漢
化改革,各族精英成為郡
縣的官員,而一般族眾則
成為國家控制下的編戶齊
民,由牧民轉(zhuǎn)變?yōu)榫镄?br />農(nóng),這是北朝
原始時代的慶城
一、慶城的自然環(huán)境
(一)鄂爾多斯盆地
(二)氣候與河流
(三)土壤與資源
(四)中國第一件舊石器的出土地
二、原始時代的慶城
(一)原始群團與血緣家庭
(二)母系氏族時期
(三)氏族制向文明的過渡
三、黃帝與岐伯的傳說
夏商西周時代的慶城
一、夏時的慶城
(一)慶城的原住民——戎狄
(二)不窗奔“戎狄之間”
二、商朝時的慶城
(一)寺洼文化九站遺址
(二)公劉遷豳
(三)羌方、鬼方、彭國
三、西周時的慶城
(一)慶陽民族與西周的關系
(二)贏秦早期歷史
(三)西周對慶陽的影響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慶城
一、春秋時的慶陽
(一)秦穆公霸西戎
(二)義渠、烏氏和朐衍之戎
二、戰(zhàn)國時的慶城
(一)戰(zhàn)國前期的秦國
(二)秦商鞅變法
(三)秦與義渠戎的關系
(四)北地郡的設置
(五)長城的修筑
秦漢時代的慶城
一、秦集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一)行政建制
(二)秦直道
二、西漢時的慶城
(一)西漢的建立
(二)西漢前期對慶陽的開發(fā)
(三)西漢中期對北地郡的開發(fā)
(四)北地郡的軍事將領
三、東漢時的慶城
(一)東漢統(tǒng)一關隴
(二)北地郡行政建制
(三)羌人的反抗斗爭
魏晉北朝時代的慶城
一、魏晉十六國時的慶城
(一)魏晉十六國行政建制
(二)少數(shù)民族在慶陽的活動
(三)十六國政權對慶陽的經(jīng)營
(四)慶陽的民族
二、北朝時的慶城
(一)行政建制
(二)孝文帝改革與慶陽
(三)北魏末年各族起義中的慶陽
(四)西魏、北周的改革與慶陽
(五)北朝時慶陽的經(jīng)濟
(六)慶陽的北石窟寺
隋唐時代的慶城
一、隋朝時的慶城
(一)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
(二)行政建制
(三)隋與突厥的周槧之戰(zhàn)
(四)李淵留守弘化
(五)隋朝的滅亡
二、唐朝時的慶城
(一)唐的建立與統(tǒng)一全國
(二)行政建制
(三)唐對突厥的防御
(四)楊文干之亂
(五)安撫慶州黨項的羈縻都督府
(六)退休將軍穆泰
(七)“安史之亂”中的慶陽
(八)吐蕃對隴東的爭奪
宋夏金時代的慶城
一、北宋的慶城
(一)行政建制
(二)黨項的強大與西夏建國
(三)慶陽境內(nèi)的蕃部
(四)范仲淹父子知慶州
二、環(huán)慶路軍事防御體系的確立
(一)極邊地區(qū)的堡寨防御系統(tǒng)
(二)慶州城的城池防御系統(tǒng)
(三)次邊地區(qū)的后勤補給系統(tǒng)
(四)環(huán)慶路與鄰路的策應機制
(五)宋夏間環(huán)慶路的幾次戰(zhàn)事
三、金代時期的慶城
(一)宋金富平之戰(zhàn)
(二)偽齊治下的慶陽
(三)金軍攻占慶陽府和慶陽人民抗金斗爭
(四)行政建制
(五)宋金時慶陽佛教
元明清時代的慶城
一、元朝時的慶城
(一)元統(tǒng)一中國
(二)行政建制
(三)元時民族交融的一體化趨勢
二、明朝時的慶城
(一)明軍攻取慶陽城
(二)軍政建置
(三)慶陽軍民抗擊蒙古部侵擾
(四)社會與經(jīng)濟
(五)慶陽科舉人才輩咄
(六)李夢陽生平及其文學成就
(七)明末的社會動蕩
三、清時的慶城
(一)清朝的建立
(二)行政建制
(三)清初平定王輔臣之亂
(四)清代慶陽科舉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