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長江流月去無聲。不知不覺,筆者在長江之濱的南京從事詞學研究與普及工作,已經四十三個年頭了。說來也有趣,詞學與我似乎有著某種神秘的因緣。
我的名字是我的太公,也就是我母親的祖父,給取下的。語出《詩·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漢毛亨《傳》:“振振,信厚也。”(“信厚”,猶今言“忠厚老實”!袄蠈崱笔恰盁o用”的別名。一笑。)漢鄭玄《箋》:“‘振’音‘真’!笨芍罢裾瘛倍之斪x平聲?墒侨藗兌家詾樗鲎猿烧Z“振振有詞”,故稱呼筆者時誤作去聲讀。名字這玩意兒,所有權雖然是你的,使用權卻多半歸別人,一如現(xiàn)今人家新裝修的公寓里備來給客人換腳的拖鞋。既然如此,我也只好從俗從眾,默認“振振有詞”之讀音與釋義了。
1963 年,南京外國語學校初建,筆者有幸成了它的第一屆學生,時年十三歲。那所學校創(chuàng)辦的目的,原是為外交部培養(yǎng)后備人才的。而從事外交工作,須得能言善辯。因此,名取“振振有詞”之義,倒也上上大吉。殊不料 ,1966 年開始的“史無前例”,最終斷送了我的“外交官”前程。1968 年,我懷揣一紙初中文憑,離開南京城,下鄉(xiāng)插隊務農。十年后,以同等學力越七級(高中三年、大學本科四年)成為共和國的第一屆碩士研究生,就讀于南京師范學院(今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畢業(yè),工作三年,又回母校攻讀博士學位。從碩士到博士,都師從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教授,專攻詞學。1988 年畢業(yè)留校,教學之余,亦主要從事詞學研究。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振振有詞”之“詞”,并非“行人辭令”之“辭”,乃是“詩詞”之“詞”。造化弄人不自知,冥冥之中,命運和我開了這么個謔而不虐的大玩笑!
恩師唐圭璋先生,整整比筆者年長五十歲。老人與我,從名分上來說是師生,從輩分上來說卻是祖孫。因為老人與先外祖施肖丞先生,既是同鄉(xiāng)、同輩、同事,更是朋友。先外祖治小學,出章(太炎)黃(季剛)之門,曾任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古漢語教研室主任,十年浩劫中被迫害致死。他博學多才,善詩詞書畫,藏書頗豐。筆者自幼寄養(yǎng)在外祖父膝下,受其熏陶,十余歲時便喜愛詩詞,常從外祖父的書架上亂抽各種詩詞讀本翻看(其中就有唐先生箋注的《宋詞三百首》等),許多名篇熟讀成誦,還無師自通地開始了詩詞創(chuàng)作。這一文學愛好,直到青年時期在農村種田,也沒有中輟?偠灾P者是從愛讀詞、作詞而走上詞學研究之路的。其所以后來報考唐先生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執(zhí)著于詞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固已先兆于垂髫之年,絕非偶然。
四十多年來,筆者有過一些學術方面的著述,也寫了不少詩詞賞析的文章。前者是給從事學術研究的同行們看的,后者則是為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古典文學愛好者而作。比較起來,我對這后一類文字更為偏愛,因為它們的讀者面要廣大得多。中國古典文學的優(yōu)秀篇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世界文化殿堂里的珍奇展品,屬于全人類。向盡可能多的人民大眾介紹我們民族的這些文學瑰寶,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我為自己能夠從事這項工作而感到光榮,同時也為自己工作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不能盡如人意而感到慚愧。
收在這個集子里的唐五代宋元明清詞凡四十二家六十四首的 五十八篇賞析文章,是筆者從自己歷年來的此類寫作成品中挑選出來的。結集印行前,又做了不同程度的斟酌、修改。所鑒賞的詞作,除少量為人們所熟悉的名家名篇外,多是歷來操選政者所不怎么注意的中小作家的佳制。其主要特點,一言以蔽之,曰“奇”:或題材奇異,或構思奇特,或筆法奇變,或措辭奇妙,還是很值得一讀的。
鄉(xiāng)前賢江寧陳匪石先生《宋詞舉》自敘曾言:“詞之為物,‘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雖應手之妙,難以辭逮;而先民有作,軌跡可尋。若境,若氣,若筆,若意,若辭,視詩與文,同一科條。惟隱而難見,微而難知,曲而難狀。向之詞人,或懲夫雨粟鬼哭而不肯泄其秘,或鄙夫尋章摘句而不屑筆之書。否則馳恍忽之辭,若玄妙而莫測;摭膚淺之說,每渾淪而無紀。學者捫籥叩槃,莫窺奧窔,知句而不知遍,知遍而不知篇,不獨游詞、鄙詞、淫詞為金應珪所譏也。”此言非深知讀詞之甘苦者不能道。詞,讀懂讀通其文字難;讀出其好處來更難;讀出其好處,且能為文將其好處說與他人,尤難;能為文將其好處說與他人,而其解說之文本身也很精彩,實在難乎其難。筆者是否讀懂讀通了所鑒賞之各篇詞作的文字并讀出了好處?賞析文章是否說出了它們的好處并說得很藝術?雖然我是力圖這樣去做的,卻不敢自信。敬請讀者諸君不吝賜教,匡我未逮。
若干年前,筆者寫過一首關于說詩、讀詩的《踏莎行》詞(此調例用上去聲韻,筆者改用入聲韻,是新的嘗試):
和月分梅,帶霜采菊。
一肩挑出深山谷。
說詩人是賣花人,
賣花聲里幽香撲。
不揀怡紅,不拈快綠。
斑斕五彩都收蓄。
讀詩人是賞花人,
賞花莫厭通宵燭!
廣義的“詩”,也包括“詞”在內。此詞用比興手法表達了筆者對自己的期許,對知音的期待,總算可讀,姑用之以為本文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