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它以《論語·學而》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敷衍成文。全書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guī)范。
《弟子規(guī)》從清代后期就被奉為兒童啟蒙教育的經(jīng)典讀本,對今天孩子的道德教育仍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yǎng)健全的道德品質(zhì)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你是一個已經(jīng)上學的小朋友了,對吧?那么你一定知道,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會有10年以上在學校讀書的時間,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所以,從小到大,小朋友會讀很多很多的書,幾十本,幾百本,幾千本……但是,書海漫無邊際,把世界上所有的書全部閱讀一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那么該如何選擇呢?那些為時間所驗證的經(jīng)典作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它們是世界上公認的名著,是比其他的書更可以讀,更值得讀的偉大作品。
為了使小朋友能夠從浩瀚的書籍海洋中最迅速、最有效地獲取那些凝聚了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獲得心靈成長的最好食糧,編輯部的大朋友們精心修訂了“新課標名著小書坊”叢書第一版。入選第二版這套叢書的,都是流傳了數(shù)十年、上百年,已經(jīng)被無數(shù)人閱讀并稱頌的中外名著。它們被精心翻譯、改編成非常適合小朋友閱讀的圖文并茂的形式,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chǔ)上,語言更加生動易懂,文字量更加適中,閱讀起來更富有節(jié)奏感,還貼心地為識字不多的小朋友加注了拼音。同時,為了掃清閱讀障礙,加深小朋友對作品的理解,我們還在書中增設(shè)了助讀小欄目,對文中較生僻的詞語、重要語句、背景知識、中心要點等全方位解析,確保小朋友們閱讀全程無障礙。
本叢書包括《安徒生童話》《小王子》《魯濱孫漂流記》《西游記》《彼得·潘》《神筆馬良》《下次開船港》等61冊。小朋友能從《西游記》中觸摸奇妙的神魔世界,從《魯濱孫漂流記》中感受主人公的堅忍和勇氣,從《下次開船港》中認識懶惰給小西等人帶來的麻煩,從《神筆馬良》中見證馬良的機智勇敢和一支神筆的傳奇……在此過程中,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書中情感的熏染、智慧的啟迪和思想的激勵。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潛,號采三,山西絳州(今新絳縣)人。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平生雖只考中秀才,但富有才學,精研《大學》《中庸》,并創(chuàng)辦敦復齋講學,被人們尊稱為“李夫子”。他根據(jù)傳統(tǒng)儒家道德,并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兒童啟蒙教育讀本《訓蒙文》,經(jīng)過后人修訂,定名《弟子規(guī)》。書中對兒童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對清代的兒童教育影響甚大,即使在今天,書中的規(guī)誡仍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