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四章,400余幅圖,聚焦在希臘化時代和犍陀羅文明中的希臘元素、貴霜帝國的王朝藝術(shù)、佛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在犍陀羅的再造、佛像與菩薩像的興起等四個方面,著重揭示作為幾大文明匯聚地的犍陀羅是如何成為佛教的飛翔圣地,而佛教又是如何經(jīng)過犍陀羅的再造逐漸東傳的歷史進程,是廣大讀者了解貴霜藝術(shù)、犍陀羅歷史、佛教藝術(shù)較好的讀本。
地理優(yōu)勢,造就文明的多元匯聚
絲路要沖,思想文化的兼容整合
佛教圣地,東亞佛教的體系根源
孫英剛,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Ph.D.)。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東亞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五臺山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理事、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研究員、《佛教史研究》(新文豐)和“國際佛教與中國宗教研究叢書”(中西書局)主編以及國內(nèi)外多種學術(shù)期刊編委。多次受邀在歐美、日本、臺灣地區(qū)的大學和研究機構(gòu)進行學術(shù)講座和講課。耶魯大學、東京大學、特拉維夫大學、日本中央大學、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等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接受了中古史、佛教史、史學理論等方面的系統(tǒng)學術(shù)訓練。先后出版《神文時代》《隋唐五代史》《犍陀羅文明史》等專著。圍繞中古知識和信仰與政治世界的關(guān)系、中古佛教史等主題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何平,收藏家、獨立學者。2014年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拍攝了大量佛教遺址及博物館館藏佛教資料照片。2017年3月受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再次前往阿富汗,并拍攝了紀錄片《尋訪犍陀羅》第一集《永遠的巴米揚》、第二集《佛國余輝塔克西拉》。
緒論: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嗎——作為佛教飛翔之地的犍陀羅
一、作為文明十字路口的犍陀羅
二、“退化”的佛教史
三、佛經(jīng)與佛像的出現(xiàn)
四、佛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的再造
五、在中國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佛缽”
六、菩薩的興起
第一章:希臘化時代和犍陀羅文明中的希臘元素
一、希臘——巴克特里亞時代
二、裝飾盤的世界和狄俄尼索斯信仰
三、赫拉克利斯:從希臘大力士到佛陀的保鏢
四、其他希臘諸神
第二章:貴霜帝國的王朝藝術(shù)
一、早期貴霜文明和佛教在犍陀羅的繁榮
二、佛教對地方神祇的吸收
三、迦膩色迦的政治、信仰與藝術(shù)表現(xiàn)
四、迦膩色迦重塑佛教中心:雀離浮圖與青銅舍利函
五、犍陀羅藝術(shù)中的佛缽:宗教、政治符號及傳法信物
第三章:佛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在犍陀羅的再造
一、輪回到犍陀羅的佛陀前世:犍陀羅藝術(shù)中的佛本生故事
二、將釋迦牟尼的生命歷程開端定在犍陀羅:燃燈佛授記
三、犍陀羅藝術(shù)中的佛陀一生:從出生到成道
四、犍陀羅藝術(shù)中的佛陀一生:從傳道到涅槃
五、佛陀的葬禮:涅槃與分舍利、建塔
六、圣物與容器
第四章:佛像與菩薩像的興起
一、佛內(nèi)涵的變化和佛像的出現(xiàn)
二、幾種特殊佛像樣式
三、巴米揚的興起與衰落
四、犍陀羅菩薩信仰的興起和圖像制造
五、未來佛:犍陀羅的彌勒圖像
大犍陀羅地區(qū)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