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小說大師納博科夫長篇小說代表作,講述一個在平庸日常中感到窒息的中年男人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分裂。他是一位巧克力商人,生活看似體面,卻耽溺于幻想;家庭看似美滿,卻打心底蔑視自己的妻子;擁有優(yōu)秀的藝術品味,本性卻殘酷無情。他用種種謊言和自我麻醉來重寫人生,如同作家精心虛構小說情節(jié)。最終,他選中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流浪漢作為替身,開始了一場以藝術為名的犯罪狂歡……“元小說”技巧在本書中得到了絕妙的呈現(xiàn),這位不誠實的敘事者,如同靈魂出竅般時刻審視自我,逐漸暴露陰謀和意圖,將讀者帶入一個臆想狂眼中的非理性幻象世界。本書于1978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新電影巨擘法斯賓德執(zhí)導。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我熱情而忘我地說謊,就像夜鶯吟唱!
★ “元小說”絕妙之作,《洛麗塔》姊妹篇
★ 一個臆想狂眼中的世界,一場以藝術為名的犯罪狂歡
★ 新電影巨擘法斯賓德同名電影原著小說
作為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作品對英文文學乃至世界文學都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凹{博科夫精選集II”精選五部納博科夫代表作,其中不乏市面上難以尋見、讀者翹首以盼的期待之書。
五部作品皆為納博科夫的早年創(chuàng)作,從中可以看到一個文字煉金術士的成長:處女作《瑪麗》懷念故國與初戀;《防守》以解剖刀般的精準描繪一位瘋狂的象棋天才;《眼睛》用“間諜”題材挑戰(zhàn)小說技法;《絕望》則玩轉“元小說”,主人公頗有后期《洛麗塔》中亨伯特的影子;《斬首之邀》是一部光怪陸離的超現(xiàn)實黑色寓言。透過跨越十年的五部杰作,可以看到年輕的納博科夫如何進行“風格練習”和寫作探索,從早年天然敏銳的感受力和細膩的書寫,到后期對結構和文體的自如掌控,逐漸構建出獨一無二的小說宇宙。
《絕望》是納博科夫長篇小說代表作,講述一個在平庸日常中感到窒息的中年男人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分裂。他是一位巧克力商人,生活看似體面,卻耽溺于幻想;家庭看似美滿,卻打心底蔑視自己的妻子;擁有優(yōu)秀的藝術品味,本性卻殘酷無情。他用種種謊言和自我麻醉來重寫人生,如同作家精心虛構小說情節(jié)。最終,他選中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流浪漢作為替身,開始了一場以藝術為名的犯罪狂歡……“元小說”技巧在本書中得到了絕妙的呈現(xiàn),這位不誠實的敘事者,如同靈魂出竅般時刻審視自我,逐漸暴露陰謀和意圖,將讀者帶入一個臆想狂眼中的非理性幻象世界。
本書于1978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新電影巨擘法斯賓德執(zhí)導。
前言
俄文版《絕望》(Otchayanie[注:用拉丁字母轉寫的俄文]—— 一聲要響亮得多的吼叫)一九三二年寫于柏林,一九三四年在巴黎的移民雜志《現(xiàn)代紀事》連載,一九三六年由柏林的移民出版社彼得羅波利斯出版。正如我的其他作品一樣,Otchayanie(盡管赫爾曼猜想過)在俄國被禁止出版。
一九三六年底,那時我還住在柏林——在那兒,另一種野性開始傳布——我為一家倫敦出版社翻譯了Otchayanie。雖然在我整個文學生涯中,我總是在我所謂的俄語作品的頁邊草草地寫上英語,但這是我初次嚴肅地嘗試為了一個姑且可以被稱為藝術的目的而使用英語(如果不算一九二○年前后在劍橋大學的評論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首糟糕的詩)。在我看來,其結果是文體上的粗陋而臃腫,于是我通過柏林的一家代理公司請一位脾氣很壞的英國人審讀一遍原稿;他在第一章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文理不通的地方,然后拒絕再讀下去,他不喜歡這本書;我懷疑他也許感到這可能不是一篇真正的懺悔。
一九三七年,倫敦的約翰??朗出版社出版了《絕望》的簡裝版,書后登載有他們出版作品的catalogue raisonné[注:法文,詳細目錄]。盡管有這一額外優(yōu)惠,該書銷售得還是很糟,幾年后一顆德國炸彈將所有的剩書付之一炬。就我所知,最后剩下的惟一一本書就是我所有的那一本——也許從伯恩茅斯到特威德茅斯海邊寄宿宿舍的陰暗書架上被遺棄的讀物中還有兩三本。
現(xiàn)在這一版本中,我不只是對三十年之久的譯文做了修改:我重寫了Otchayanie本身。幸運的研究者如有可能對三個版本作一比較,將會發(fā)現(xiàn)增加了一段很重要的文字,這段文字在人們較為膽怯的時代被愚蠢地刪去。在一個學者看來,這公平嗎,這聰慧嗎?我很容易會想象普希金會對因為篡改他思想而不安的人說些什么;但我也知道,如果我能在一九三五年預先讀到這一九六五年的版本的話,會多么高興和興奮。一個年輕作家對他日后會成為的老作家的狂熱之愛,是一種最值得稱頌的勃勃雄心。這種愛沒有得到著述頗豐的老人的回應,因為即使他確實不無遺憾地回想起那是年輕人單純的愛好和天真的性情所致,他對于青春年少時的笨拙練習并不多加思考,而只是聳一聳肩而已。
《絕望》和我的其他作品一樣,不含有對社會的評價,不公然提出什么思想含意。它不提升人的精神品質,也不給人類指出一條正當?shù)某雎。它比艷麗、庸俗的小說含有少得多的“思想”,那些小說一會兒被大吹大擂,一會兒又被哄趕下臺。熱情很高的弗洛伊德學說的信奉者會認為他從我的擱置已久的文稿中發(fā)現(xiàn)了形狀新奇的東西或者維也納炸小牛肉片式的夢,然而如果仔細看一看和想一想,原來只不過是我的經(jīng)紀人制造的一個嘲弄人的幻景。讓我再補充一句,以防萬一,研究文學“流派”的專家們這次應該聰明地避免隨意給我加上“德國印象派影響”:我不懂德文,從沒有讀過印象派作家的作品——不管他們是誰。另一方面,我懂法文,如果有人把我的赫爾曼稱為“存在主義之父”,我將會興趣盎然。
與我的另外幾本關于移民的小說相比,此書的白俄色彩比較少一些;因此,對于在三十年代左傾宣傳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便較少地令人困惑和煩惱了。另一方面,思想簡單的讀者會喜歡它的簡單的結構和有趣的情節(jié)——不過,這情節(jié)卻不是如第十一章中那封粗魯?shù)男诺膶懶湃怂胂蟮哪敲礊槿藗兯煜ぁ?/p>
此書中有許多令人愉悅的對話,菲利克斯最后在冬日森林中的那個場景當然是很好玩的。
不可避免地,有人試圖在我一部比《絕望》晚許多年寫的小說里找到我從《絕望》中提煉出來注入故事敘述者言語中的那種毒素;對于讀者這種努力,當時我無法預見,也無法阻止。如果說赫爾曼和亨伯特[注:Humbert,作者小說《洛麗塔》中的男主人公]相像的話,那只是說同一個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畫的兩條惡龍相像而已。兩人都是神經(jīng)官能有問題的惡棍,但在天堂里有一條綠色通道,亨伯特得以每年一次在薄暮時分在那兒漫步;但地獄永遠不會假釋赫爾曼。
第四章赫爾曼含糊地咕噥的詩句摘自普希金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寫給他妻子的一首短詩。我在這兒將全詩抄錄,是我自己翻譯的,保留原詩的韻律,這種做法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可取的——不,是不能容許的——除非是在詩的天空中一個非常特別的群星匯聚的情況下,如同這里所遇到的情形。
是時候了,親愛的,是時候了。心靈要求休憩。
時光日復一日地飛逝,每一小時
都帶走生命的一部分;你和我
想要一起安居……可你看!死亡已臨近。
世界上并無幸福,但有寧靜和自由。
我早已渴望了解那令人羨慕的命運:
我這困頓的奴隸,一直想著逃亡
逃到一個迢遠的居所,那兒有工作和純粹的快樂。
瘋狂的赫爾曼最后逃亡的“迢遠的處所”位于魯西永,那地方很省錢。在他之前三年,我在那兒開始寫我的關于象棋的小說《防守》。我們讓他在那兒可笑地遭受慘敗,不去說他了。我不記得他最后是怎樣的結局。畢竟,在此期間,我寫了十五部其他的書,三十年過去了。我甚至不記得他提議導演的那部電影是否真由他拍攝了。
弗拉基米爾 ?? 納博科夫
一九六五年三月一日 蒙特勒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zhí)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fā)爭議。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