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看似平靜的海面之下,其實是各色生命為了生存各顯神通的修羅場。《極端生存》以小說的生動敘事風格和科學的精準陳述,首次探秘海洋中10種神奇的極端生命:古老之*、微小之*、深水之*、淺水之*、長壽之*、速度和旅程之*、高溫之*、低溫之*、古怪家庭之*,展示它們?nèi)绾卧?極端和*熟悉的環(huán)境下,利用*瘋狂的生存策略存活下來。比如,飛魚如何上演海洋版的《速度與激情》,逃避極限追蹤;美麗的燈塔水母如何通過返老還童術實現(xiàn)長生不死;數(shù)億年前的活化石鱟為什么能憑借遠古的身體結構存活至今;彈涂魚為什么擁有一身能在地面行走、快跑的本領;深海黑暗中的掠食性魚類如何利用魔法燈尋到和攻擊食物……
l 《極端生存》是一部關于生存與進化的“新博物學”,一部海洋世界版的 “博弈論”,一個別開生面的“生物學思維大課堂”。它在展現(xiàn)大量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前沿性知識的同時,提供了一系列海洋生命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瘋狂生存策略和創(chuàng)新案例,這些案例讓我們稱贊叫絕的同時,也給身處不確定性和復雜度極高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的我們帶來靈感火花和深刻的洞察力。
l 海洋生命的成功生存策略也帶動了商業(yè)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比如,以座頭鯨鰭為原型,人們制造出了風扇葉片;從南極冰魚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抗凍蛋白,我們才吃到清爽可口不會融化的冰激凌。但作者同時指出,人類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可能會將這些令人驚嘆的海洋物種推向邊緣,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刻不容緩。
當最大的捕食者遇到最可怕的獵物
冰冷黑暗的深海里,一頭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巡航在漆黑的海水中,并下潛至底部。它在狩獵:利用強健的肌肉和體內(nèi)的熱血,來到極寒、缺氧的海洋深處,追捕著最為罕見的獵物。上上下下,潛入潛出,在每一次循環(huán)之間,它的呼吸孔便會露出水面,噴出令人窒息的惡臭味。漫長的壽命和巨大的體型給它帶來了足夠的耐心。它穿過海洋中微不足道的碎屑,尋找著更為重大的偶遇。寬大的尾鰭和強壯的肌肉為它提供了穩(wěn)定的巡航速度,比牛眼略大的眼睛對著下方而不是前方,透視著深處的蔚藍。它的耐心最終得到了回報:在1.5 公里深的水下,世界上最大的捕食者遇到了最可怕的獵物。
大王烏賊(Giant squid)看起來像一個銀色的龐然大物,體長在5~17 米之間。8 只短腕環(huán)繞著兩只細長的末端帶著槳片的長長的觸手。這兩只觸手像鞭子一樣,它們的用處是把獵物拽到兇殘鋒利的喙邊。水產(chǎn)品市場上常見的烏賊觸手上只長著溫柔的吸盤,而這些深海“泰坦”的裝備則更為精良。它們有的觸手上長著回旋的鉤子,有的吸盤上帶著鋸齒,能將皮肉鋸出花邊。深海中的獵物極其珍稀,大王烏賊不會給它們留下半點逃生的機會。
抹香鯨也同樣不會給獵物活著的機會。想象一下這個場景:40 噸重的血肉之軀和9 米長的烏賊以每秒3 米的速度相撞。雖然烏賊只有450 公斤重,但大部分身軀都是純肌肉。抹香鯨把自己的頭作為攻城槌,或許還會用頭顱中的回聲定位系統(tǒng)傳出一聲暴震。大王烏賊減慢速度,張開觸手,旋轉著身體,像一把深海中的遮陽傘。當它們相撞時,大王烏賊柔軟無骨的身體吸收了沖撞力,隨著這一擊旋轉身體,將觸手牢牢纏在了抹香鯨的頭部和頜部。觸手上的鉤子在抹香鯨的皮上留下了長長的傷口,劃在粉筆痕一般的舊傷疤上。這樣的戰(zhàn)斗,抹香鯨已經(jīng)習以為常。
抹香鯨感覺到大王烏賊的兩只觸手就在自己的齒間,于是一口咬了下去,將其徹底咬斷了。藍色和紅色的血分別來自大王烏賊和抹香鯨,在黑暗的海水中混作一團。這時,大王烏賊棍棒般的附肢揮舞過來,打落了抹香鯨的一顆牙齒,不過這并沒有減慢抹香鯨撕咬的速度。每一次頜骨的咬合都意味著大王烏賊又多了一處重傷,盡管斗志昂揚,但大王烏賊還是無法取勝。大王烏賊用帶著剃刀邊緣的吸盤從抹香鯨的身上扯下一塊又一塊肉,但對抹香鯨來說,這只是皮外傷而已。大王烏賊試圖脫身,然而它一半的觸手要么已經(jīng)被扯走,要么馬上就要被咬斷,它努力鼓動著身體想要游到安全的地方。不過這還不夠。抹香鯨體內(nèi)的熱血混合著從海面吸入的豐富的氧氣,讓它變得迅猛無比,大王烏賊根本不是對手。抹香鯨的最后一擊奪走了大王烏賊的生命,留下了一團黑色的液體和粉色的肉沫。抹香鯨調整了一下鰭緩緩游走,以完成下一次呼吸。而在它的嘴邊,還掛著獵物的殘余身軀。
這些史詩般的故事是用傷疤寫就的,“發(fā)表”在勝利的抹香鯨身上。這些傷疤也是巨型烏賊的“簽名”:大王酸漿魷(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會留下細長平行的傷口,而大王烏賊則會留下詭異的正圓形傷疤。沒有人親自觀察過抹香鯨捕獵大王烏賊的場景,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查看抹香鯨身上的傷痕和計算它胃里大王烏賊喙的數(shù)量,來了解海底深處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
這不是離奇的幻想,而是超過上百年的細致編目和幸運偶遇繪制而成的一幅畫面。除了史詩般的戰(zhàn)斗場景,海洋中還有其他浩如煙海的戰(zhàn)斗故事,從慣偷成性的寄居蟹(Paguridae),到海鞘(Sea squire)的生殖腺戰(zhàn)爭。這就是海洋中每天都在上演的極限劇情。
史蒂芬·帕魯比
l 斯坦福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霍布金斯海洋研究站主管。
l 曾參與制作BBC系列紀錄片《未來狂想》(The Future is Wild)和《人類消失后的世界》(Life after People)。
安東尼·帕魯比
l 史蒂芬·帕魯比之子,美國知名科學作家、小說家。
前 言 海洋史詩,一場極端生命的生存大戰(zhàn)
01 早期之最:環(huán)境紅利,多細胞生物如何戰(zhàn)勝微生物
充滿毒害的早期環(huán)境孕育的首個生命
大氧化事件,讓生命不得不找到新出路
古菌,生命史上最堅強的極端生物
寒武紀大爆發(fā),微生物一躍成為多細胞物種
空桶理論:多樣且荒誕的“暴走”生物
自然的歷史:從開始并不能預測結束
競爭,讓生命的多樣性極速衰減
02 古老之最:億萬年的活化石,核心結構戰(zhàn)勝演化競賽
三葉蟲時代,統(tǒng)治長達2 億年
珍珠鸚鵡螺,“封閉在潛水艇中”的捕食之王
鱟,存活至今的“外星生物”
由盛轉衰,最后的三葉蟲
腔棘魚,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頜的出現(xiàn),使鯊魚逆襲至霸主之位
演化只會獎勵短期成功
03 微小之最:細菌,一夜間改變海洋生物的大局
多勝繁星,地球仍是微生物的世界
小包裝:生物不過是一個個肉質冰山
小而多:一億億億個原綠球藻組成的氧氣引擎
不挑食:只要大小合適,什么都能吃
微生物的食物鏈
只能被病毒基因殺死
殺死贏家,地球上賭注最高的競賽
04 深水之最:要么是殺手,要么是拾荒者
深海熱泉,深海里的“房東”
巨型管蟲,細菌最顯眼的獲益者
落鯨的綠洲
食骨蠕蟲,活在骨頭上的僵尸生物
反其道而行之,解決深海的氣壓難題
潛水的古怪傳統(tǒng):深海泡沫塑料的樂趣
深海人造黃油
大王巨足蟲,深海巨人
大王烏賊與大王酸漿魷,龐大的頭足動物
發(fā)光,生物的“魔法燈”
群星閃耀
05 淺水之最:腹背受敵,生存的關鍵來自平衡上下兩方的危險
流線型海膽,活過脫水與競爭的贏家
住在離海最遠的地方
合作共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紅樹林,唯一在海水中存活的植物
彈涂魚,離開水的魚
中潮帶,致命的中土
海岸上的怪物
貽貝海灘
海岸低處的生命地毯
海葵的“刺客”之歌
沒有外殼的海蛞蝓,全靠毒素護身
生命在海洋邊緣,生物壓力與環(huán)境壓力并存
06 長壽之最:占盡體型優(yōu)勢,甚至可以逆轉新陳代謝
碳齡測試,探秘海洋生命的繁衍規(guī)律
弓頭鯨,體型巨大的長壽紅利
海龜,只要跨過幼年死亡的坎
黑珊瑚,將新陳代謝減緩至蠕動般的節(jié)奏
燈塔水母,不斷返老還童
長者之村,離不開珊瑚礁和潟湖的成就
07 度和旅程之最:快可逃生,遠為覓食
鯡魚,海中最快的游泳運動員
旗魚,每小時130 公里的“風帆”
飛快進食,絕不放過一閃而過的獵物
飛魚,一次性逃生性質的短暫飛行
跳躍的海豚和帶疙瘩的鰭,最經(jīng)濟的進化
飛行的魷魚,擁有最棒的噴射推進器
龍蝦跳,甲殼動物的條件反射
槍蝦,最快的反應速度
長跑高手:鯨魚8 000 公里的偉大遷徙
信天翁,滑翔多于飛翔
08 速高溫之最:基因、體型、新陳代謝速率,重塑自我的3 個核心
每天都是水深火熱
龐貝蟲,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嗜熱生物
中脊盲蝦,沒有眼睛卻可以“看到”熱浪
棄車保帥,珊瑚的高溫之劫
預測珊瑚會遇到的麻煩
奧弗島耐熱珊瑚,從60 種基因到250 種
紅海里的耐熱共生藻
小頭鼠海豚,從冰河物種跨越至熱水生存專家
溫度再升高一度,也是致命威脅
09 低溫之最:兩大利器,巨大體量與堅實的防御機制
獨角鯨,生長在極寒之地的神秘獨角巨獸
海獺存活的兩大黃金標準
南極冰魚,演化出抗凍蛋白
南極磷蝦,眾多南極食物鏈的基礎
被錯殺的小鯨
來自冷水的能量
玻璃海綿,用骨架傳遞光線
海上通道,通往外來之路
10 古怪家庭之最:自然只關心繁殖結果,不關心繁殖工具
小丑魚,尾巴一扭改變性別
鮟鱇魚,每一只都是雌性
磯沙蠶,斷身產(chǎn)卵
海洋爸爸們的育兒故事
孕育子女的海馬爸爸
雀鯛,嚴格的軍官爸爸
象海豹,只有排名前五才有資格做爸爸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犧牲生命換取孩子未來的母親
海鞘的裂土而治
幸福的家庭也沒什么共同之處
結 語 海洋生命的窘境
后記 讓我們的未來與海洋生命共存
致 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