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9.9 元
叢書名: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
- 作者: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編著
- 出版時間:2015/8/1
- ISBN:9787510082078
- 出 版 社: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南方日報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P942.650.76
- 頁碼:191頁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書涵蓋蓮花山脈東段以北地區(qū),區(qū)域包括梅州全市,以及和平、龍川、陸河、揭西的全部。選題圍繞本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經(jīng)濟地理、歷史地理、人文地理諸內(nèi)容展開,以三山夾兩谷的地貌格局中心,述及其地質(zhì)及包括低山丘陵、河谷盆地、格子狀水系在內(nèi)的地貌特征及分布其間的生物。
·中國首套規(guī)模達到數(shù)百分冊的地理科普叢書,范圍無縫覆蓋中國全境。打破傳統(tǒng)認識上的行政區(qū)劃的界線,本分冊是依據(jù)粵東平行山谷地貌和客家文化特征進行區(qū)域范圍劃分的。
·介紹南帶與中帶過渡區(qū)對古老珍稀植被的保育狀況。
·展示當?shù)厝艘虻刂埔、靠山吃山的?jīng)典山地經(jīng)濟模式。
·多方面呈現(xiàn)客家歷史文化:圍龍屋、客家宗祠、僑鄉(xiāng)古鎮(zhèn)、半山客、釀豆腐及腌面等客家菜肴
·形式新穎,文字精簡而通俗,圖片真實而精彩,這兩者的交互使科普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是人—地關(guān)系的中國式表述;谶@一認知,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嘗試以地理學為基礎,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對中國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之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和諧共處的歷史和現(xiàn)狀以全方位視野實現(xiàn)一次全面系統(tǒng)、淺顯易懂的表述。學術(shù)界在相關(guān)學科領域的深厚積累,為實現(xiàn)這種嘗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本叢書力圖將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讀者所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借以充實地理科普讀物品種,實現(xiàn)知識的“常識化”這一目標。
為強化本叢書作為科普讀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區(qū)域的相對完整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本叢書根據(jù)中國的山川形勝,劃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諸島”“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單元拼合銜接,即覆蓋中國全境。以這些獨立地理單元為單位,將其內(nèi)容集結(jié)成冊,即是本叢書的構(gòu)成主體。除此之外,為了更全面、更立體地展示中國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單元分冊的基礎上,又衍生出另外兩種類型的分冊:其一以同類型地理事物為集結(jié)對象,如《綠洲》《巖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為敘述對象,如《長江》《長城》《北緯30度》等。以上三種類型的圖書共同構(gòu)成了本叢書的內(nèi)容,讀者可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視野幅寬,自由選讀其中部分分冊或者叢書。
本叢書的每一分冊,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單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質(zhì)、地貌、氣候、資源、多樣性物種等,以及在此間展開的人類活動——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多元內(nèi)容為敘述的核心。為方便不同年齡、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系統(tǒng)而有效地獲取信息,各分冊的內(nèi)容不做嚴格、細致的分類,而只依詞條間的相關(guān)程度大致集結(jié),簡單分編,使整體內(nèi)容得以保持有機聯(lián)系,直觀呈現(xiàn)。因此,通常情況下,每分冊由4部分內(nèi)容組成:部分為自然地理,涉及地質(zhì)、地貌、土壤、水文、氣候、物種、生態(tài)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二部分為經(jīng)濟地理,容納與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方式和物產(chǎn)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三部分為歷史地理,主要為與人類活動歷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四部分為文化地理,收錄民俗、宗教、文娛活動等與區(qū)域文化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本叢書不是學術(shù)著作,也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具書,但為了容納盡量多的知識,本叢書的編纂仍采用了類似工具書的體例,并力圖將其打造成為兼具通俗讀物之生動有趣與知識詞典之簡潔準確的科普讀本——各分冊所涉及的廣闊知識面被濃縮為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紛繁的信息被梳理為明晰的詞條,并配以大量的視覺元素(照片、示意圖、圖表等)。這樣一來,各分冊內(nèi)容合則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分則為一個個簡明、有趣的知識點(詞條),這種局部獨立、圖文交互的體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或跳躍式閱讀,給予讀者大程度的閱讀自由。
總而言之,本叢書希望通過對“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讓讀者對自身所棲居的區(qū)域地理和人類活動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讀者倘能因此而見微知著,提升對地理科學的興趣和認知,進而加深對人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理解,則更是編者所樂見的。
受限于圖書的篇幅與體量,也基于簡明、方便閱讀等考慮,以下諸項敬請讀者留意:
1.本著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則,本叢書以決定性、典型性、特殊性為詞條收錄標準,以概括分冊涉及的知識精華為主旨。
2.詞條(包括民族、風俗等在內(nèi))釋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觀態(tài)度。
3.本叢書以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萬矢量地形要素數(shù)據(jù)(DLG)為基礎繪制相關(guān)示意圖,并依據(jù)叢書內(nèi)容的需要進行標示、標注等處理,或因應實際需要進行縮放使用。相關(guān)示意圖均不作為權(quán)屬爭議依據(jù)。
4.本叢書所涉。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縣(區(qū)、市、自治縣、旗、自治旗)等行政區(qū)劃的標準名稱,均統(tǒng)一標注于各分冊的“區(qū)域地貌示意圖”中。此外,非特殊情況,正文中不再以具體行政區(qū)劃單位的全稱表述(如“北京市朝陽區(qū)”,正文中簡稱為“北京朝陽”)。
5.歷史文獻資料中的專有名詞及計量單位等,本叢書均直接引用。
這套陸續(xù)出版的科普叢書得到不同學科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叢書的編、撰、審諸環(huán)節(jié)中,大量攝影師及繪圖工作者承擔了叢書圖片的拍攝和繪制工作,眾多學術(shù)單位為叢書提供了資料及數(shù)據(jù)支持,共同為叢書的順利出版做出了切實的貢獻,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囿于水平之限,叢書中掛一漏萬的情況在所難免,亟待讀者的批評與指正,并歡迎讀者提供建議、線索或來稿。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
前言
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
嶺東山地 2
一 自然地理
南嶺山地亞區(qū) 9 / 粵東低山丘陵區(qū) 9 / 羅浮山—項山甑山地東北段 11 / 七目嶂山地 11 /
梅蕉平山地 12 / 鐵山嶂山地 12 / 梅江谷地 13 / 梅縣盆地 13 / 粵東變質(zhì)巖構(gòu)造帶 14 /
梅縣山字型構(gòu)造 15 / 蓮花山斷裂帶 16 / 粵東巖漿裂陷帶 16 / 蓮花山脈 17 / 鳳凰山脈 18 /
陰那山 18 / 梅江水系 19 / 松源河 19 / 程江 22 / 南亞熱帶—中亞熱帶氣候 22 /
多雨區(qū)·雨影區(qū) 22 / 紅壤·赤紅壤 23 / 黃沙嶂 24 / 明山嶂 25 / 笠麻頂 25 / 王壽山 25 /
九龍嶂 26 / 龍牙巖 27 / 松口盆地 27 / 隆文河 28 / 陽天嶂 28 / 獅子巖 29 / 和山巖 29 /
興寧盆地 30 / 寧江 30 / 渡田河 31 / 羅崗河 31 / 湯湖溫泉 32 / 西巖山 32 / 雞髻山 33 /
帽山 33 / 雙髻峰 34 / 湖寮盆地 34 / 汀江下游 35 / 梅潭河(大埔段) 36 / 銀溪 36 /
銅鼓嶂 37 / 釋迦崠 37 / 鴻圖嶂 38 / 韓山 38 / 龍鯨河峽谷 38 / 龍歸瀑布 39 / 揭?guī)X飛泉 40 /
北河 40 / 產(chǎn)溪河 40 / 大勝溪 41 / 湯坑溫泉 41 / 大北山區(qū) 42 / 河婆盆地 42 /
金和—棉湖平原區(qū) 42 / 黃滿磜瀑布群 43 / 上龍?zhí)镀俨?44 / 榕江南河中上游 44 / 橫江河 44 /
五經(jīng)富溫泉 45 / 烏凸山 45 / 火山嶂 46 / 觀天嶂 46 / 黃布寨瀑布 47 / 旱崆地下河 47 /
螺河中上游 47 / 上護溫泉 49 / 玳瑁山 49 / 石馬髻 49 / 天堂崠 50 / 洋塘山 50 /
長布盆地 51 / 水寨平原 51 / 五華河谷 52 / 琴江(五華段) 52 / 五華河 53 / 蕉州河 53 /
湯湖熱礦泥 54 / 益塘水庫 54 / 野豬嶂 55 / 金石嶂 55 / 大帽山 55 / 霍山 59 /
東江(龍川段) 59 / 青山湖 60 / 九龍灣 61 / 梅子坑泉水 61 / 鐵場河·鶴市河 61 /風吹蝴蝶 62 / 五花嶂 62 / 合水—大壩低山區(qū) 63 / 李田巖 64 / 浰江 64 / 魚潭江 65 /
熱水溫泉 65 / 鐵山嶂 65 / 五指石 66 / 南臺山 67 / 鳳石谷 67 / 仁差盆地 68 / 長田盆地 68 /
差干河 69 / 柚樹河 69 / 熱柘溫泉 72 / 金山筆 72 / 大峰嶂 73 / 天馬屻 73 / 齋巖 74 /
旱坑峽谷 74 / 廣福河谷地 75 / 蕉嶺谷地 75 / 高思河谷地 76 / 石窟河蕉嶺段 77 /
南磜河 77 / 七目嶂自然保護區(qū) 81 / 黃石坳自然保護區(qū) 81 / 楓樹壩自然保護區(qū) 82 /
龍文—黃田自然保護區(qū) 82 / 皇佑筆自然保護區(qū) 83 / 鐵山渡田河自然保護區(qū) 84 /
長潭自然保護區(qū) 84 / 豐溪自然保護區(qū) 85 / 陰那山自然保護區(qū) 86 / 大北山森林公園 87 /
翠山竹海 87 / 南萬紅錐林 87 / 雞公山桫欏群落 90 / 藍果樹 90 / 秀麗錐 91 / 任豆 91 /
傘花木 91 / 白桂木 92 / 伯樂樹 92 / 三尖杉 93 / 山烏桕 93 / 半楓荷 93 / 野茶樹 94 /
大頭茶 94 / 蘇鐵蕨 95 / 星毛冠蓋藤 96 / 廣金錢草 96 / 溪黃草 97 / 陸河花鰻鱺保護區(qū) 97 /
云豹 98 / 熊猴 98 / 蘇門羚 99 / 大靈貓 99 / 水鹿 100 / 黃腹角雉 100 / 白頸長尾雉 101 /
白鷴 101 / 鴛鴦 102 / 虎紋蛙 103 / 唐魚種群 103
二 經(jīng)濟地理
原始農(nóng)業(yè) 107 / 陶瓷業(yè) 107 / 興寧土布業(yè) 108 / “食山自足” 109 / 公堂田 109 / 山坑田 109 /
坪山千畝梯田 112 / 棉湖打鐵街 113 / 水車窯 113 / “石匠之鄉(xiāng)” 114 / “水客” 114 /
竹木貿(mào)易 115 / 長布清明圩 116 / “無興不成市” 116 / 梅縣機場 117 / 松源明清古橋群 117 /
霞嵐釩鈦磁鐵礦 118 / 白石嶂鉬礦 118 / 玉水硫銅礦 119 / 興梅煤田 119 / 揭西稀土礦 119 /
合水水庫 120 / 竹編 120 / 高陂陶瓷 120 / 黃蜂窩茶山 121 / 清涼山茶 122 / 大埔苦丁茶 122 /
油茶 122 / 雙華板栗 123 / 梅州金柚 123 / 平遠臍橙 124 / 五華禾梨 124 / 龍?zhí)稞堁?125 /
華城細核荔枝 125 / 陸河青梅 125 / 上護菠蘿 126 / 上坪金柑 126 / 和平獼猴桃 126 /
和平白果 127 / 四都柿餅 127 / 梅菜干 127 / 白渡牛肉干 128 / 興寧蓼花 128 /
松源麥芽糖 128 / 長樂燒酒 129
三 歷史地理
越人 133 / 畬民 133 / “和輯百越” 134 / 客民北徙而來 134 / 聚族而居 135 / 龍川置縣 136 /
“流人營” 136 / “八千子弟走勤王” 137 / “起于嘉應,滅于嘉應” 137 / 三河壩戰(zhàn)役 138 /梅絹食邑 138 / 梅州 139 / 興寧 139 / 坑子里遺址 140 / 子頂山商周遺址 141 /
屋背嶺遺址 141 / 長樂臺遺址 141 / 三河壩古城遺址 142 / 新圩編鐘 142 / 興寧潮州會館 144 /丘逢甲故居 144 / 建橋圍 145 / 松口古鎮(zhèn) 146 / 茶陽古鎮(zhèn) 147 / 仁居古鎮(zhèn) 147 / 僑鄉(xiāng)村 148 /茶山古村落 148 / 興井古村落 149
四 文化地理
半山客 153 / 客家婦女 153 / 鳳坪畬村 154 / 客家宗祠 155 / 客家圍龍屋 156 / 南華又廬 156 /花萼樓 157 / 善述圍 158 / 棉湖郭氏大樓 158 / 草鞋·木屐 159 / 客家頭帕 162 /粵東客家菜 162 / 客家釀豆腐 163 / 梅州腌面 163 / 田心魚生 163 / 陸河坑螺 164 /客家擂茶 164 / 客家粄 165 / 仙人粄 165 / 圓墳 166 / “轉(zhuǎn)外家” 166 / 崇文尚武 167 /保密“胞衣” 168 / 祖先崇拜 168 / 敬祀“伯公” 169 / 靈光寺 169 / 千佛塔 170 /佗城正相塔 170 / 英烈廟 171 / 三山祖廟 171 / 梅州學宮 172 / 長樂學宮 173 / 石旗桿 173 /
風水林 175 / 上燈 176 / 廣東漢劇 177 / 漢調(diào)音樂 177 / 梅州客家山歌 178 / 蕉嶺竹板歌 179 /
天穿節(jié) 179 / 山村姐妹節(jié) 180 / 太陽生日 180 / 埔寨燒火龍 180 / 埔寨紙花 181 /
五華竹馬 181 / 花環(huán)龍舞 184 / 平遠船燈舞 184 / 程旼 185 / 祝枝山 185 / 羅芳伯 186 /
丁日昌 186 / 黃遵憲 187 / 張弼士 188 / 鄒魯 188 / 葉劍英 189 / 李金發(fā) 190 / 李惠堂 190 /
林風眠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