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與手法:中國新聞獎國際新聞優(yōu)秀作品解析》總結近些年來中國在國際新聞報道過程中的實踐經驗,通過分析我國在國內報道、對外傳播報道以及全球新聞事件的各類型報道中的優(yōu)秀案例,從成功的新聞實踐當中提煉各類國際新聞報道的理論和學術內涵,尋找適合中國國際傳播形勢的新聞報道規(guī)律,從而進一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新聞報道話語體系。
隨著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發(fā)生歷史性的變化,中國在國際格局與秩序當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國新聞媒體的國際影響力及在國際輿論場當中的話語權卻仍較為薄弱。黨的十九大提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新時代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指明了方向。在當前的國際環(huán)境下,抓住歷史機遇期,補上“國際話語權”的短板,讓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與國際地位相匹配,是我國面臨的重要課題。
從2009年國家實施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工程以來,我國的國際傳播事業(yè)砥礪奮進,不斷在實踐與創(chuàng)新中探索中國特色的國際新聞,順應媒介環(huán)境發(fā)展趨勢,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步搭建起了立體化的傳播格局。新聞工作者為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銳意探索,肩負起“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涌現出一批撥動國際輿論場琴弦的國際新聞報道。
中國新聞獎是我國新聞領域的最高獎項,也是中國新聞事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它于2011年正式在其中增設“國際傳播”獎項,評選出一批優(yōu)秀的國際傳播報道作品。本書立足于中國當下國際新聞傳播實踐,將第25屆和第26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的國際新聞報道優(yōu)秀案例集結成冊,80個優(yōu)秀國際傳播案例涵蓋時政報道、文化報道、經濟報道、軍事報道、社會新聞、重大突發(fā)事件報道等多種主題、體裁和報道形式,兼顧國內傳播和國際傳播。這些作品積極回應世界關切,主動設置議題,引導國際輿論,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在進行案例解析的同時,本書通過探析當前主流媒體國際傳播的現狀、經驗、問題和挑戰(zhàn),從行業(yè)高水平獲獎作品中以點帶面地提煉優(yōu)秀國際新聞報道作品中的話語體系、編輯理念與實踐規(guī)律,并以理論延伸的形式強化國際新聞報道要素,樹立優(yōu)秀國際新聞報道標準,厘清當前媒介環(huán)境下,作為一個合格國際新聞報道者應具備的理論、思維、技能要求,以此反哺新聞傳播教育教學,觀照國際新聞.人才培養(yǎng)的路徑與方法。
《視角與手法:中國新聞獎國際新聞優(yōu)秀作品解析》:
點評分析
《“芷江受降”彩色照片首次公布》這則電視消息依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歷史大背景,發(fā)揮地方媒體優(yōu)勢,搶抓“芷江受降”彩色照片首次對外公布這一歷史事件,第一時間真實再現了日本投降過程、美國大兵展示刊登日本投降消息的外文報紙以及芷江全城歡慶勝利的歷史場景。作品以鐵的事實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顛倒歷史的惡行,警醒世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也充分說明了中美軍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團結一致、浴血奮戰(zhàn),共同取得抗戰(zhàn)勝利。該作品題材重大、主題突出、時效性強,具有極強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1.新聞價值突出,報道時效精準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場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2015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這一事件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這則電視消息依托這一歷史背景刊播,不僅能夠紀念抗戰(zhàn)勝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更能警醒世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向世界釋放中國的觀點立場,通過主動設置議題,營造良好的海外輿論氛圍.提高國際傳播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此外,這則電視消息用彩色照片系統地反映日本在芷江投降的場景,這在國內尚屬首次。這些照片也是對日本在芷江投降歷史資料的重要補充,因此這個選題視角獨特,能夠以小見大,具有極大的新聞價值。
這則消息把握住受降彩色照片首次對外公布的契機,極具時效性。當得知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將公布日本在芷江投降的彩色照片的消息后,懷化市廣播電視臺的記者憑借極強的新聞敏感性,借助地方媒體的資源優(yōu)勢,第一時間趕赴芷江,采訪到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的專家,并獲得了一系列珍貴的歷史照片資料。經過精良的編排制作后,《“芷江受降”彩色照片首次公布》這則電視消息應運而生。2.歷史照片敘事,增強新聞厚重感
隨著電視新聞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觀眾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對新聞事實本身的認知,還需要對相關背景情況進行全方位了解。而這些歷史背景多為過去發(fā)生的事實,相當一部分事實年代久遠、無法找到對應的電視畫面。適時采用一些“老照片”,對新聞事實進行概括性和形象性的回顧,既可以彌補畫面的缺失、豐富報道的內容、增加新聞的真實性,還能因為“老照片”本身所承載的歷史厚重感和“在場感”,使報道更具深度和可信度。
《“芷江受降”彩色照片首次公布》編排得十分巧妙。雖說“芷江受降”彩色照片是此次報道的主體和重點,但這則新聞卻另辟蹊徑,沒有將新聞單純地做成一個照片展映會,而是采用歷史照片敘事的方式,以精練的解說詞配上相符的背景圖片,輔以受降紀念館專家的權威解說,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芷江受降的背景、過程,芷江全城歡慶勝利的歷史場景。新聞最后點明這些歷史照片的來源(由美國原飛虎隊隊員約瑟夫·德拍攝并捐贈),升華了中美軍民共同抗戰(zhàn)的情誼,確保了整則消息的全面性和思想性。
理論延伸
1.消息類電視新聞報道
電視消息是迅速、簡要、廣泛、新穎地報道新近、正在或即將發(fā)生的事件和事態(tài)的新聞類電視節(jié)目形態(tài)。電視消息可進一步細分為電視短消息和電視長消息兩種子形態(tài)。電視短消息是指長度在1分30秒以內的電視消息節(jié)目形態(tài)。有學者將其特點歸納為“五個一”,即一個事件、一個時效、一個現場、一個動態(tài)、一個主題。以小見大、視角獨特、主題鮮明、視覺沖擊力強,是電視短消息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