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章帝建初四年(七九),詔諸儒會白虎觀,講論《五經(jīng)》同異,其后所纂之書,名目歧出。蓋就帝制所韙之說,纂為一編《白虎通德論》疑原作《白虎通》、《功德論》二書。《通義》著其說,《功德論》志其事,《通義》非一人所成,《功德論》乃孟堅之筆。是書《隋志》、《唐志》俱云六卷,宋《崇文總目》、《中興書目》作十卷,此本凡十卷為大德九年無錫州學所刻,首葉版心鐫平江何永言刊。中多缺字,已經(jīng)前人補寫。今據(jù)上海圖書館藏本掃描影印。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shè)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chǔ)上,做了適當調(diào)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jié)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guān)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訂,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白虎通》,或作《白虎通義》《白虎通德論》,舊稱東漢班固撰,其産生具有特定的學術(shù)與社會背景。
西漢武帝之後,經(jīng)今、古文的差異與經(jīng)學家法之分別,使得諸儒説經(jīng)紛然淆亂,使得經(jīng)學文本不僅在文字上出現(xiàn)差異,在對典章制度的解釋上,也衆(zhòng)説紛紜。因此,經(jīng)學上亟須統(tǒng)一衆(zhòng)説,爲社會提供一個統(tǒng)一的範本。在此背景下,西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五十一),在石渠詔諸儒講《五經(jīng)》同異;東漢章帝建初四年(七十九),又仿石渠故事,在白虎觀講議《五經(jīng)》同異。在這兩次講《五經(jīng)》同異之間,開始出現(xiàn)通人的説法;反映在經(jīng)學文本上,則開始有通義之需求。通之觀念的出現(xiàn),是《白虎通》《風俗通》一類著述産生的學術(shù)與社會背景,體現(xiàn)了通之認識在不同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情況。
《白虎通》主要針對《五經(jīng)》同異與典章制度而發(fā),對當時人治《五經(jīng)》有重要價值。然其作者、書名、卷數(shù)、部類,歷代著録各有不同。
關(guān)於書名問題,四庫館臣以爲李賢注《後漢書》已稱《白虎通義》,則班固撰集後即題名如此;其中之義字,乃《隋志》刪去,故唐劉知幾《史通序》引《白虎通》《風俗通》爲説,實則遞相祖襲,忘其本始。然梁沈約《宋書》、梁蕭子顯《南齊書》、晉袁宏《後漢紀》、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及隋唐類書《初學記》《藝文類聚》等引,皆作《白虎通》,則四庫館臣説當有可商榷之處。
《白虎通》書名爭議,源於《後漢書》之記載不同,其中可見書名凡三:
一、《白虎議奏》。《後漢書》卷三《章帝紀》稱: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jīng)》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yīng)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白虎議奏》,李賢注:今《白虎通》。元大德本《白虎通》,東平嚴度序認爲淳于恭作《白虎奏議》,又《班固傳》作《白虎通德論》,此將《白虎議奏》與《白虎通德論》視作二書。據(jù)此而言,此《議奏》,即淳于恭與其他諸生、諸儒所上奏議與章帝臨決之書。
二、《白虎通德論》!夺釢h書》卷四〇下《班固傳》曰:天子會諸儒講論《五經(jīng)》,作《白虎通德論》,令固撰集其事。李賢注:章帝建初四年,詔諸王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jīng)》同異。則此德論,當即天子會諸儒講論《五經(jīng)》之講論內(nèi)容。至於班固所撰集其事,似與《德論》非同書。四庫館臣以爲其議奏統(tǒng)名《白虎通德論》,是以《白虎議奏》《白虎通德論》爲同一書。據(jù)《後漢書·班固傳》所記,此説恐非。
三、《白虎通義》!夺釢h書》卷七九上《儒林傳上》:建初中,大會諸儒於白虎觀,考詳同異,連月乃罷。肅宗親臨稱制,如石渠故事,顧命史臣,著爲通義。通義,李賢注曰:即《白武通(議)〔義〕》是。此處所謂史臣,主要指的是班固。據(jù)李賢注,班固纂集該書之時,題名即《白虎通義》,其內(nèi)容當爲諸儒對《五經(jīng)》考詳同異之後,由漢章帝親臨稱制之後統(tǒng)一的內(nèi)容。
綜合以上文獻,《白虎通議奏》《白虎通德論》《白虎通義》,或爲不同之三書,其內(nèi)容分別爲奏議講論考詳同異之後的通義。班固受詔纂集之《白虎通義》,即後世之《白虎通》。由於唐前著述所引皆作《白虎通》,故知當時人著述,爲稱引方便,多以此爲省稱。
至此,將班固確定爲《白虎通義》的纂集者,當無問題。該書卷數(shù),有六卷、十卷之説,國家圖書館藏另有元、明二卷本。
該書分類,元以前皆在經(jīng)部經(jīng)解類,如《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録《白虎通》六卷,與《五經(jīng)》、小學並在經(jīng)部《論語》類,不題撰人!杜f唐書》卷四六《經(jīng)籍志一》經(jīng)部七經(jīng)雜解類,録《白虎通》六卷,題漢章帝撰!缎绿茣肪砦迤摺端囄闹疽弧方(jīng)部經(jīng)解類,録班固等《白虎通義》六卷,題名班固等撰!缎绿茣烦鏊稳耸郑瑫芰x字或在此時;而作者題名爲班固等,作者題名變化亦始於此時!端问贰肪矶柖端囄闹疽弧方(jīng)部經(jīng)解類,録班固《白虎通》十卷,是將作者落實爲班固,書名卻沿襲唐前用法,卷數(shù)則變爲十卷!端膸烊珪偰俊纷硬侩s家類,録《白虎通義》四卷,稱今本爲元大德中劉世常所藏,凡四十四篇,篇數(shù)同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所録之十卷《白虎通》!冻缥目偰俊酚小栋谆⑼ǖ抡摗肥硎钠,四庫館臣以爲十前脫四字。由此可知,有宋著録該書,已將《白虎通》《白虎通義》《白虎通德論》視作同書。今人遂相沿成習,不辨書名、作者之流變。
今影印此書,所據(jù)版本即元大德中劉世常所藏舊本。前有大德九年四月中奉大夫、雲(yún)南諸路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東平嚴度(字恪齋)題識及東平張楷(字克齋)《白虎通序》。嚴序首葉版心鐫平江何永言刊,序後有度恪齋魯臺三方。粡埿蜥,有東平張楷道寧克齋三方印。
據(jù)張序,此本乃耆儒李顯(字晦翁)所藏劉世常(字平父)家藏舊本。全書目録之後,又有識語,其中言敬以家藏監(jiān)本刊行,知當爲無錫州守劉世常所題。每半葉九行(繆荃孫《藝風堂藏書記》録此本半葉八行,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以爲八爲九之訛),行十七字。
目前較爲流行的《白虎通》版本,是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的《白虎通疏證》,不僅對《白虎通》作了全面疏證,而且對莊述祖所輯七篇闕文作了通釋,其後又附録盧文弨《四十四篇闕文》、莊述祖《白虎通義考》、劉師培《白虎通義斠補》等文獻。
此元大德無錫州學刊本,版本較古,原貌猶存。如卷一《爵》引《書逸篇》(第二葉),《白虎通疏證》本作《書亡逸篇》,注曰:小字本、元本俱無亡字,亡字當是衍文。元本是。
又卷二《謚》強理直之理下,有手添配補勁字,作強理勁直(第十六葉)。陳立所見元本亦如此,然其據(jù)《史記正義》改作剛強理直,並稱小本、元本俱脫剛字,後人不考,乃添一勁字於直字之上,非也。陳説未必是。此勁字,未必是後人不考妄添所致,因《四庫全書》所收元大德劉世常家藏本即作強理勁直,則李顯藏本之勁字,當是據(jù)劉世常本添補。陳立《白虎通疏證》據(jù)他書改作剛強理直,文意雖通,然已非大德本原貌。他如卷二《謚》無所能務(wù)之務(wù)(第十七葉),陳立據(jù)《太平御覽》改作豫,亦改元本舊貌。此類做法,便於讀者理解,而不利於保持元大德本原貌,是其憾事。
然此本亦有據(jù)俗本配補致訛者,如卷二《謚》公妾所以無謚何之公(第十七葉),陳立所見元本作八,王重民以爲此乃舊填據(jù)俗本致訛。李顯所持此本,號稱劉世常家藏舊本,然文字與劉世常本多有差異。
研究漢代歷史文化者,離不開對該時期典章制度、社會風俗、學術(shù)思想的深入瞭解!栋谆⑼ā芬粫,是漢代經(jīng)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更是研究漢代經(jīng)學、史學者必備之書。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重印此元大德九年本《白虎通》,可爲漢代文化研究者提供很大的學術(shù)便利。
孫少華
二〇一八年九月
第一冊
嚴度序一
張楷序七
目録一三
卷一
爵二一
號三七
謚四九
卷二
五祀五五
社稷五八
禮樂六四
卷三
封公侯八七
京師一〇〇
五行一〇三
卷四
三軍一二五
誅伐一三二
諫諍一三九
鄉(xiāng)射一四九
致仕一五四
辟雍一五六
災(zāi)變一六二
耕桑一六五
第二冊
卷五
封禪一
巡狩七
考黜一三
卷六
王者不臣二七
蓍龜三二
聖人三六
八風四〇
商賈四二
卷七
文質(zhì)四五
三正五四
三教六一
三綱六紀六五
卷八
情性七一
壽命七八
宗族八〇
姓名八四
天地九五
日月九七
四時一〇〇
衣裳一〇二
五刑一〇四
五經(jīng)一〇六
卷九
嫁娶一一一
卷十
紼冕一三三
喪服一三九
崩薨一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