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軍迅速南侵,占領東南亞的大片領土,包括荷蘭女性和荷印混血女性在內(nèi)的很多白人女性淪為日軍慰安婦。
她們?nèi)缫欢涠漉r艷的花蕾,含苞欲放。她們渴望長大,努力將花蕊迎向明媚的陽光?墒悄敲利惖幕ǘ鋮s被血紅的太陽殘酷地摧殘、摧殘、再摧殘……
作者瑪格麗特·哈默爾毛努·德弗瓦德維勒經(jīng)過長期采訪,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將八位荷蘭女性在荷屬東印度日軍慰安所里的慘痛經(jīng)歷公之于眾。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埃盧娜、瑪露塔、莉婭、埃倫、貝齊、提奈卡、路易絲、諾露切回到了荷蘭。她們當中,有的在家人的幫助下走出了痛苦不堪的回憶,過上了較為幸福的生活;有的因為身體遭受了嚴重的損傷,終生未嫁或不孕,在孤獨、貧困中離世;有的因為心靈創(chuàng)傷而無法面對婚姻,遭受世人的歧視和非議。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慰安婦系列紀錄片《三十二》《二十二》,總之觀影結(jié)束后空前的無力感讓我這個觀影者難以想象備受摧殘的老人們是如何熬過那段難以回首的悲慘歲月。她們經(jīng)受的不僅僅是日軍的凌辱、折磨和殺戮,還有塵封的歷史真相被日本當局肆意歪曲和矢口否認!侗徽蹟嗟幕ǘ洌喊藗荷蘭慰安婦的傷痛回憶》中講述的這八位正值花樣年華的荷蘭少女僅僅是二戰(zhàn)期間淪為日本軍隊性奴高達20萬受害者的縮影。隨著時間的流逝,20萬這個數(shù)字正在急劇萎縮,正如中國的慰安婦數(shù)量由*初得知的32變?yōu)?2,到2017年變?yōu)?,2018年8月,這個數(shù)字戛然而止,變?yōu)榱?。這是生命的無常,也是*殘酷的倒數(shù),更是《被折斷的花朵:八個荷蘭慰安婦的傷痛回憶》這本書*想做的搶救式記錄。
所謂的慰安婦,就是二戰(zhàn)時期日本政府運用國家權力在占領 地、殖民地強征婦女充當日軍的性奴隸。近年來,中國、韓國受害者的故事已漸為人們知曉,其實在日軍所有的占領地,都有日軍慰安 婦。這當然包括東南亞各日軍占領地,如緬甸、新加坡、東帝汶、菲 律賓、太平洋各群島,以及荷蘭所屬的印度尼西亞。
1942 年 1 月,日軍對荷蘭所屬的東印度、婆羅洲島、蘇拉威西島 等地發(fā)動了第一次攻擊。3 月 8 日,荷屬東印度當局投降,到4月間,蘇門答臘島、圣誕島、新幾內(nèi)亞島幾乎全為日軍所占領。當時的荷屬東印度有36 萬歐洲人和大約 7000 萬印度尼西亞人,他們大多住在爪哇島。
日本占領軍認為建立慰安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駐爪哇島的日軍第16 軍的兵站,具體承辦慰安所、發(fā)放許可證。在荷屬東印度地 區(qū)有 3 萬名女性曾在日軍強奸中心受辱,有統(tǒng)計的數(shù)字是 19573 人。當然,許多人已失去生命,還有不少人不愿意再撕裂記憶的傷口,公開作證,所以我們所知的只是歷史的冰山之一角。
在荷屬東印度,日軍性奴隸制度的受害者,有被強征去的朝鮮女性,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女性,也有當?shù)赝林,還有一些是當?shù)匕兹伺。在日軍慰安所里,慰安婦也是有等級的,最上層的是日本人,其下是中國臺灣人、朝鮮人、中國大陸人、馬來人,最低等的是當?shù)嘏。?zhàn)時日本一直標榜自己從白人的統(tǒng)治下解放了黃種人 的東南亞,所以他們是不會放過白人女性的。1944年2月,日軍在印度尼西亞的三寶壟,逼迫多個集中營里的荷蘭女性為日軍慰安婦。根據(jù)瑪露塔的回憶,當時被抓的荷蘭女性有 100 多人,這就是著名的三 寶壟事件。當然,日軍不僅僅在集中營里抓人,還在一些女性回家路 上或在前往菜市場購物途中光天化日地抓捕人。本書的主人翁們就是 在這一背景之下進入暗無天日的慰安所的。
《被折斷的花朵》中荷蘭幸存者所敘述的受害事實,與在中國、韓 國受害者身上發(fā)生的事情幾乎沒有區(qū)別。荷蘭慰安婦也有一些是未成年人,如莉婭被抓時只有13 歲,還是個孩子。日軍威嚇她們說,如 果繼續(xù)抵抗的話,就殺掉她們關在集中營的家人,于是她們只能停止反抗。在慰安所,她們每天要遭受 20 名左右的日本兵強暴,過著奴 隸般的生活。有時這些女性還會被送到其他日軍駐地去,就像被擺在傳送帶上的商品一般,整整一天都要遭受日本士兵們的粗暴凌辱。雖 然日軍規(guī)定士兵有義務使用避用套,可沒有日本兵理睬。即便莉婭懷 孕,也沒有哪個日本兵顧及到她有孕在身,她依舊遭受著強暴。不幸的孩子剛一生出來,就被兩個日本兵殺害了,而且就在莉婭的眼前,莉婭只能整日以淚洗面。戰(zhàn)爭是如此的吊詭,困境中的莉婭后來竟與日本軍官吉田生下了兩個孩子。三寶壟事件的受害者揚·魯夫- 奧赫恩(Jannie Ruff-OHerne),1944年被日軍強行送入七海屋慰安所,在那里度過三個月地獄般的慰安婦生活。如今,《被折斷的花 朵》中的主角埃盧娜、瑪露塔、莉婭、提奈卡、貝齊、埃倫、葉妮、諾露切,都已經(jīng)相繼與世長辭。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者
蘇智良
瑪格麗特·哈默爾-毛努·德弗瓦德維勒(MargueriteHamer-Monod deFroideville),荷蘭二戰(zhàn)史研究專家,歐洲著名活動家。1941年生于印尼哈梅,1943年,年僅2歲的瑪格麗特和母親先后被拘禁在印尼蘇臘巴亞和安巴拉瓦的日軍集中營。與此同時,其父淪為日軍俘虜并被關押在設立于泰國的戰(zhàn)俘營。1945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瑪格麗特回到荷蘭,之后在萊頓大學完成了學業(yè)。1994年,53歲的瑪格麗特加入了日本賠款基金會,致力于通過日本的法律訴訟迫使日本政府承認罪責,并向荷蘭受害者道歉、賠償。1998年至2001年間,瑪格麗特擔任日本亞洲婦女基金會(AWF)在荷蘭啟動的荷蘭項目實施委員會(PICN)副主席、主席和荷蘭慰安婦受害者保密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