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唐景崧(代序)
還在青少年時期就覺得唐景崧是個人物,是晚清朝中一個有故事的人物,便總想為之做點什么。卻因世人對唐景崧的生平存在一些爭議和非難,而彼時可供查驗的史料奇缺且散亂雜蕪,有心無力,終未能遂愿,及至退休,依然耿耿于懷。
因緣際會,2016 年秋,灌陽縣決定將同胞三翰林研究與開發(fā)作為實施“文化興縣”戰(zhàn)略的重點內(nèi)容,登門商討,一拍即合,商定由我負責延請專家者,從最基礎(chǔ)的史料工作做起,做完整,做系統(tǒng),做扎實,力爭三年之內(nèi)出成果。而后,兵分三路:一路立足桂林,一路奔赴臺灣,一路深入北京,展開全方位、大規(guī)模史料搜集與整理工作。
論從史出,這是做歷史人物研究的基本常識。經(jīng)過近一年時間的艱苦努力,終將采集到的上千萬字資料按編年體形式整理編纂成28 本約800 萬字的資料長編。對于這套資料長編,廣西歷史學會會長唐凌教授撰文稱:“填補了晚清歷史的空白,打開了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新窗口!
史料搜集和整理過程中, 我等越細讀深研, 越發(fā)敬重其事跡, 感佩其精神, 一致認為,唐景崧一生中最為耀眼的個性特征,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從下面兩個維度去觀察分析,會更加凸顯:
一是從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維度看,唐景崧走的是由“士”而“仕”的正途。入“仕”之后,面對朝政腐敗、民生凋敝、國家慘遭西方列強蹂躪,唐景崧憂患焚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令其做出種種震驚朝野的“士子”之舉。
1882 年4 月,法軍占領(lǐng)河內(nèi),越南告急,中國南疆告急。清廷內(nèi)部陷入主戰(zhàn)與主和喋喋不休的爭吵之中,唯六品候補主事唐景崧挺身而出,上折請纓,單槍匹馬千里南征,赴越南招撫劉永?狗,且表示不用封官,不需撥款,如果不成功,就算客死異鄉(xiāng)也毫無怨言——此是何等書生意氣, 熱血激情!1894 年甲午戰(zhàn)爭,中國作為戰(zhàn)敗國被迫簽訂喪權(quán)辱國之《馬關(guān)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日本。作為署理臺灣巡撫,唐景崧理應無條件服從朝廷決定“回京陛見”,但唐景崧根本不顧自己的前程,于1895 年4 月1 日,一日五次致電朝廷,申言臺灣萬不可割讓,并“代遞血書”懇請廢約,如若廢約不成,愿與臺灣軍民一道誓以死守。拳拳愛國之心,天地日月可鑒!為排除唐景崧的阻礙并撇清關(guān)系,清政府5月20 日下達圣諭,革除唐景崧的頂戴并飭令其內(nèi)渡回京。這時候的唐景崧只要借梯下樓,一切皆順風順水,但唐景崧卻斷然選擇留在臺灣組織民眾抗倭保臺。及至后來,甚至采取成立“民主國”的特殊舉措,力圖為大清王朝守護臺灣。
好“以天下為己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這種稟性,在唐景崧身上表現(xiàn)得尤其鮮明。從這個維度上著眼,堪稱“熱血翰林”。
二是從晚清社會大背景的維度上觀察分析,看誰在為中國的尊嚴,為國家安危和領(lǐng)土主權(quán)而戰(zhàn)。
1840 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日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朝統(tǒng)治腐敗無能,在西方列強迫使下,清廷簽訂眾多不平等條約,民族危機日甚一日,有詩曰:“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中法、中日兩次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不少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而唐景崧從越南到臺灣,馬不停蹄,沖在最前線。什么是愛國主義?當國家和民族遭受外敵威脅和侵犯時,敢于挺身而出,為捍衛(wèi)國家和民族利益無懼犧牲,英勇戰(zhàn)斗,這就是具有最高境界、最值得社會敬重的愛國主義,唐景崧正是其中的典范。1940 年,廣西省政府編譯委員會印行的《民族英雄唐景崧》一書,對唐景崧評價說:“在越南抗法和乙未臺灣抗日戰(zhàn)爭中,態(tài)度至決,策劃至多,主持指揮至力的首推唐景崧先生,其在這兩場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堪稱一代民族英雄!睂<覉F隊研究認定,這個評價是實事求是、客觀公允的,評價所稱的“民族英雄”與“愛國主義”的內(nèi)涵也是一致的。
我們的立場和觀點,肯定與舊有的一些觀點和說法存在不一致,甚至尖銳對立,也可能會引出一些新的非議和爭論。這不要緊, 也很正常, 只要撇開偏見, 摒棄臆斷, 堅守“論從史出”,一切都可以化解,坦露出來的自然就是真相。
對唐景崧有非議的觀點和說法主要集中于乙未臺灣抗日這個時段,大概在三個方面:一是說其“消極抗日”;二是說其“攜款潛逃”;三是將“臺灣民主國”與“臺獨”聯(lián)系,疑有“臺獨”之嫌。
先說“臺灣民主國”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無須多費口舌,只要稍懂中國近代史的人都不會將其與“臺獨”聯(lián)系掛鉤。且兩岸學界均無疑義,國家也早就定性——國家清史纂修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清史鏡鑒——部級領(lǐng)導干部清史讀本》將“臺灣民主國”定性為“這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御敵保臺的應急舉措,其目的不在于獨立建國,而是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lǐng)土完整”。
再說“消極抗日”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復雜,但分階段切塊來看,也是不難弄清的。一看唐景崧在什么情況下署理臺灣巡撫。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兩個多月后,第一階段中國慘敗,臺灣保衛(wèi)戰(zhàn)即將打響之際, 臺灣巡撫邵友濂調(diào)湖南巡撫!芭_灣防務極關(guān)緊要”,翻遍滿朝文武官員名錄,再也找不到比唐景崧更合適的人選。于是朝廷于10 月13 日,就地擢升其署理臺灣巡撫,授職諭旨千交代“責任綦重”,萬囑咐“妥為籌備”,可見朝廷那時候?qū)μ凭搬率嵌嗝吹男湃魏鸵兄。二看署理巡撫后至乙未?zhàn)爭爆發(fā)(1895 年3月底)5 個多月時間里,唐景崧在防務軍備上是如何做的,做得怎么樣。接任巡撫后,唐景崧即著手整頓軍防,從臺南、澎湖、臺中、臺北四個方面繼續(xù)補充完善臺灣防務,申請軍餉、購買槍械、廣招義勇、增補統(tǒng)領(lǐng)、組織團防,并密切與劉永福、楊岐珍等將領(lǐng)會商,協(xié)調(diào)指揮,全面提升了防倭保臺的戰(zhàn)力部署。朝廷曾秘密責令閩浙總督譚鐘麟去暗訪和督查過臺灣的布防,得出的結(jié)論是:唐景崧“布置防營,似尚周密”,“尚無不合之處”;直到乙未戰(zhàn)爭打響前幾天,譚鐘麟還在密呈皇帝的督查匯報中評價唐景崧說“器局開展,才識優(yōu)長,理財用人,輿論悉洽”?梢钥隙,唐景崧署理巡撫5 個多月的工作,特別是軍備防務工作是在朝廷監(jiān)控下進行并得到認可的。三看澎湖失守,唐景崧該擔什么責。乙未臺灣保衛(wèi)戰(zhàn)于1895 年3 月23 日在澎湖打響,盡管唐景崧密切籌劃指揮前線作戰(zhàn),血戰(zhàn)三天,守軍將領(lǐng)傷亡殆盡,但日軍仍攻入城內(nèi),澎湖失守。唐景崧自知罪過,兩次向朝廷請求嚴加處分,軍機處群議后向光緒皇帝報告,不僅沒有給予處分,反而“著加恩寬免”。四看澎湖失守至撤職開缺(1895年5月20日), 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唐景崧說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這期間,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商簽《馬關(guān)條約》,涉及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問題,直接導致臺灣局勢由防御日軍進犯向反割讓、爭主權(quán)轉(zhuǎn)變。作為臺灣巡撫的唐景崧不僅沒有放棄防御之事,而且在澎湖失守后,為阻止日軍繼而進犯臺灣,加強了全境布防。4 月1 日,在回復軍機處問詢時,唐景崧就南、中、北三路如何調(diào)整軍事部署作了全面匯報, 得到朝廷認可后表示:誓以死守護。但是,隨著中日談判有關(guān)割臺的消息不斷傳入,引起臺灣軍民極度不滿,義勇尤其強烈,唐景崧憂心如焚。到了4月17 日《馬關(guān)條約》正式簽訂,臺灣及澎湖列島割讓日本,全臺震怒,憂亂四起,自此反割讓、爭主權(quán)成為唐景崧的主要任務:不斷向朝廷申明臺灣不能割讓的萬千理由并強烈表示臨處危地,誓以死守的決心;不斷提出拖延交割,爭取西方列強押臺保臺的種種方案,以至成為落實割讓條款的最大阻礙,迫使清廷于5月20 日諭令將其撤職開缺。
上述四個階段,合起來是唐景崧署理臺灣巡撫的全過程,實在看不出“消極抗日”的問題。那么,后來呢?后來唐景崧在臺灣包括“民主國總統(tǒng)”任內(nèi)總共待了14 天, 這14 天也得從三個方面看:首先,如果唐景崧稍微圓通一點,按開缺諭令要求立即“回京陛見”,不就平安無事了?起碼不會“休致回籍”,更不會遭人非議了,但唐景崧偏沒有這樣做。雖有被臺民強留的因素,但終究是主觀決定, 斷然選擇留下來與臺灣人民一道抗擊日寇。這不正體現(xiàn)了其愛國血性和生死與共的擔當精神嗎?其次,唐景崧組織領(lǐng)導抗日斗爭,雖然只堅持了14 天,過程中也的確存在一些文官用事和處置不當?shù)牡胤剑y道因此就可以指責其“消極抗日”嗎?須知此時的臺灣已割讓日本,主權(quán)不存,為誰而戰(zhàn)?況且清政府將軍政骨干大部分內(nèi)調(diào),并下令切斷了一切外援。聯(lián)想一下,甲午戰(zhàn)爭中北洋精銳敗得一塌糊涂,在這種情況下唐景崧堅守14 天,還苛求他什么?最后,失敗后的臺灣社會局勢已經(jīng)完全失控,在極度混亂之中唐景崧倉皇內(nèi)渡。假如不走呢?兵匪涌入城內(nèi)燒殺搶掠,“總統(tǒng)府”起火,火藥局爆炸……唐景崧已無藏身之地。而日寇疊加懸賞四處布網(wǎng)緝拿,叛亂分子全城搜尋瘋狂追殺,如果不走,留給唐景崧的只有死路一條,難道非得要死于亂槍之下才稱得上英雄?
三說“攜款潛逃”的問題。這原本就是個偽命題,是日本間諜為了抹黑唐景崧、擾亂臺灣局勢編造的,被不明真相或別有用心的人引用炒作出來的假消息,書中已有詳細考證,此處不做多的闡述。
對歷史人物,特別是像唐景崧這樣處于晚清風口浪尖上的歷史人物,有看法有爭議很正常,但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堅守“論從史出”的原則——史之不存, 論何而來?史之不確,論何而立?史之有誤,論何以立?一百多年前唐景崧與弟子丘逢甲同謁延平郡王祠, 宣誓抗日,合成一聯(lián):“由秀才封王,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驅(qū)異族出境,語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對聯(lián)雖然是為鄭成功而題,又何嘗不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德意志思想家歌德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歷史給我們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借此,希望如歌德所言,能激起讀者諸君對唐景崧這一特定歷史人物的歷史熱情。
文崇禮
2018年8月20日
于上海七一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