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宋本臨川先生文集(全十冊) 書為國家圖書館藏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兩浙西路轉(zhuǎn)運司王玨刻元明遞修本。王安石文集曾在北宋朝廷列局所要編纂的書籍之內(nèi),后因靖康之禍,官書散失,私集竟無完善之本,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其重孫王玨重新刊刻,即為是書。此書 是王安石文集*早的刊本,凡一百卷,收王安石古詩、律詩、挽辭、集句、四言詩、奏狀、內(nèi)制、外制等諸多詩歌文章。 序言(部分) 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字介甫,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中國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因籍貫臨川,人稱王臨川。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又稱王金陵、王半山、半山老人。因封舒國公、荊國公、舒王,世稱王荊公、舒王。因去世后謚文,又稱王文公。 宋真宗天禧五年(一〇二一)十一月十三日辰時,王安石出生于臨江軍清江縣(今屬江西)。父親王益,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〇一五)登進士第,時任臨江軍判官,為官清廉剛直,勇于任事。母親吳氏,出自撫州金溪大族,好學強記,文化素養(yǎng)很高。王安石自幼隨父親轉(zhuǎn)徙于各地任所,至宋仁宗景祐四年(一〇三七),全家始定居江寧(今江蘇南京)。他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傳》)自百家諸子之書,至于《難經(jīng)》《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nóng)夫女工,無所不問。(《臨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答曾子固書》,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版,以下簡稱《文集》)十七、八歲時,便以歷史上的賢臣稷、契自命,樹立起遠大的政治理想: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文集》卷十三《憶昨詩示諸外弟》) 宋仁宗慶歷二年(一〇四二),王安石以第四名登進士高第,授校書郎。此后,歷任簽書淮南判官廳公事(治所在揚州),知鄞縣(今浙江寧波)、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仁宗至和元年(一〇五四)九月,入京任群牧司判官,提點開封府諸縣鎮(zhèn)公事。嘉祐二年(一〇五七)夏,外調(diào)出知常州、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嘉祐四年(一〇五九)入京,任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等,直至嘉祐八年(一〇六三)八月,因母喪歸江寧丁憂。 作為進士高第,王安石本可按北宋官場慣例,于揚州簽判任滿后獻文求試館職,獲取仕途晉升的捷徑。然而,他卻數(shù)次放棄了這樣的機會,寧愿輾轉(zhuǎn)地方任職,去施展治民的抱負。在知鄞期間,他讀書為文章,二日一治縣事。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貸谷與民,立息以償,俾新陳相易。興學校,嚴保伍,邑人便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十一,中華書局一九九七年版)在舒州通判任上,王安石躬行儉素,吏治嚴明。時逢大旱大饑,他襄助知州每天開常平倉賑濟災民,并巡行屬縣,發(fā)粟救災。在知常州的短暫任期內(nèi),他開鑿運河,疏導水勢,振興文教。隨后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巡視一路,訪問民生疾苦,獎勵提掖人才,糾治官場上的茍且因循之風,導致謗議紛然。 憑借出色的政績,王安石逐漸成為北宋政壇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被視為東南地方吏治的典范:是時,荊公王介甫宰明之鄞縣,知樞密院韓玉汝宰杭之錢塘,公弟師直宰越之會稽,環(huán)吳越之境,皆以此四邑為法。處士孫侔為文以紀之。(范純?nèi)省斗吨倚募肪硎吨x公墓志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更重要的,通過任職地方,王安石積累起豐富的行政經(jīng)驗,對民生疾苦、社會弊端、吏治腐敗有了深入了解。他以儒家經(jīng)典中的理想政治制度作為對比,從中汲取資源,來觀照、批判當前社會中的土地兼并、貧富分化等不公正現(xiàn)象。儒家兼濟天下的理想與情懷,驅(qū)使著他每任職一方,總是恪盡職守,奮發(fā)有為。 嘉祐四年春,王安石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在煌煌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他對當時的各項社會弊端作了全面分析,并將其根本原因歸之于: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臣以謂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謂當法其意而已。(《文集》卷三十九)由此,他明確提出變革更制的主張,認為應當效法古代儒家的理想政治,回歸三代,效法先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在隨后幾年里,他陸續(xù)撰寫了一系列文章,系統(tǒng)地闡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方案,核心是以法理財,以才行法: 夫合天下之衆(zhòng)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有財而莫理,則阡陌閭巷之賤人,皆能私取予之勢,擅萬物之利,以與人主爭黔首,而放其無窮之欲,非必貴強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猶為不失其民者,蓋特號而已耳。(《文集》卷八十二《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宋神宗熙寧元年(一〇六八)春,王安石以翰林學士召入京師,深獲神宗賞識。熙寧二年(一〇六九)二月,除參知政事,翌年拜相。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王安石于熙寧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開始了全方位的變革更制。先后出臺的重大新法有:均輸法、青苗法、農(nóng)田水利法、銷并軍營、措置宗室、募役法(免役)、市易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將兵法等等。同時,強化官僚系統(tǒng)的考核;整頓中書系統(tǒng)以提高行政效率;控制臺諫異議;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各級學校;設置經(jīng)義局訓釋經(jīng)義,以一道德同風俗,確保為新法的順利實施提供人才、制度、意識形態(tài)的保障。 以上新法,基本上達到了富國強兵的預期成效。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官僚系統(tǒng)的行政效率得以改善,皇室、外戚、士大夫的某些特權(quán)得到削減,豪強兼并與高利貨者受到抑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獲得較大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有所增強,取得了熙河大捷。 但變革也產(chǎn)生了諸多新問題。各項新法的出臺比較密集倉促,往往雷厲風行,超出了社會的承受能力。由于各地官吏的良莠不齊,新法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弊端叢生。而且新法的實施,或多或少觸犯了特權(quán)階層的某些利益。新法以富國強兵為核心目標,這與傳統(tǒng)儒學的側(cè)重禮儀、教化頗有不同。而神宗、王安石希望通過富國強兵,徹底改變北宋與西夏、遼國對峙中的妥協(xié)局面,從而取得王朝的長久治安,這種奮發(fā)有為的政治理念和戰(zhàn)略目標,也并未在官僚士大夫階層內(nèi)取得一致共識。以上等等,導致了變革從一開始便受到強烈反對,引起士大夫階層內(nèi)部的嚴重分裂,深刻影響了北宋后期政局。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反對者又以持續(xù)大旱為由,對新法展開攻擊,而新黨內(nèi)部也開始內(nèi)訌。四月,王安石罷相,出知江寧府。熙寧八年(一〇七五)二月,復相。熙寧九年(一〇七六)十月,因遭喪子之痛,且深感神宗的信任和支持已經(jīng)不如以前,王安石再次罷相,出判江寧府。 自神宗熙寧十年至哲宗元祐元年(一〇七七一〇八六),王安石退居江寧,僅食祠祿。雖然遠離政治中心,但仍然關(guān)注政局。他修訂《三經(jīng)新義》,注解佛經(jīng),刪定《字說》,試圖為新法尋求統(tǒng)一的理論基礎。更多時間,則悠游于山水之間,參禪問佛,詩歌唱酬,真率無心,灑脫自如。 哲宗元祐元年四月六日,王安石去世。其時,他所創(chuàng)立的各項新法,已被垂簾聽政的高太后以及司馬光等舊黨逐一廢除。等到哲宗親政后,新法又開始陸續(xù)恢復,但與王安石創(chuàng)法立制時的本意,已頗有不同。 在中國歷史上,王安石是極少數(shù)能夠廣涉四部、具有恢宏格局的文化巨人。(王水照主編《王安石全集》前言,復旦大學二〇一七年版)清代著名學者陸心源《儀顧堂集》卷十一《臨川集書后》: 三代而下有經(jīng)濟之學,有經(jīng)術(shù)之學,有文章之學,得其一皆可以為儒。意之所偏喜,力之所偏注,時之所偏重,甚者互相非笑,蓋學之不明也久矣。自漢至宋千有余年,能合經(jīng)濟、經(jīng)術(shù)、文章而一之者,代不數(shù)人,荊國王文公其一焉。 同時,王安石又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南宋心學家陸九淵《荊國王文公祠堂記》: 英特邁往,不屑于流俗,聲色利達之習,介然無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潔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質(zhì)也。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術(shù)必為孔、孟,勛績必為伊、周,公之志也。不蘄人知,而聲光燁奕,一時巨公名賢為之左次,公之得此,豈偶然哉?用逢其時,君不世出,學焉而后臣之,無愧成湯、高宗,君或致疑,謝病求去,君為責躬,始復視事,公之得君,可謂專矣。 新法之議,舉朝嚾嘩,行之未幾,天下恟恟。公方秉執(zhí)《周禮》,精白言之,自信所學,確乎不疑。君子力爭,繼之以去,小人投機,密贊其決,忠樸屏伏,憸狡得志,曾不為悟,公之蔽也。典禮爵刑,莫非天理,《洪范》九疇,帝實錫之。古所謂憲章法度典則者,皆此理也。公之所謂法度者,豈其然乎?(《陸九淵集》卷十九,中華書局一九八〇年版) 英特邁往,不屑于流俗,聲色利達之習,介然無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潔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質(zhì)也。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術(shù)必為孔、孟,勛績必為伊、周,公之志也。這個評價充分凸顯出王安石高尚的道德、人品和偉大的理想抱負,是相當中肯的,堪稱不刊之論。 但對王安石的政事、學術(shù),陸九淵則不無保留。事實上,歷代對王安石評價的巨大分歧,主要即來自于對王安石變法的不同認識,至于他文學方面的巨大成就,則很少有異議。自南宋以后直至清代,對于王安石變法,批評、否定是主流;自近代梁啟超以來,褒揚、肯定是主流。但無論是批評還是褒揚,主流評價之外,始終有強烈的異議之聲存在。對于王安石變法的研究、認識,一直處在進行時中。 王安石生前未曾編纂個人文集;兆谥睾驮辏ㄒ灰灰话耍,薛昂奉詔編集王安石遺文。宣和年間(一一一九-一一二五),王棣也曾奉旨編纂。薛昂是王安石高足,王棣是王安石長孫?上б蛟鈶(zhàn)亂,宋室南渡后,此二人所編之集均已散佚不傳。兩宋之交,閩、浙間有王安石文集刊本流行,不詳所自。南宋高宗紹興十年(一一四〇),撫州知州詹大和在閩、浙舊本基礎上,于臨川刊刻王安石文集一百卷,題作《臨川先生文集》,世稱臨川本。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王安石曾孫王玨,時任右朝散大夫、提舉兩浙路常平鹽茶公事,以詹大和刻本為基礎,校以自薛昂家所得王安石遺文,參以龍舒本等,于杭州刊刻《臨川先生文集》一百卷,世稱杭本。 臨川本與杭本編次、錄文相同。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慶歷二年(1042)進士。熙寧(10681077)中主持變法,先后三度為相,受封舒國公、荊國公。卒謚文,追封為舒王。王安石早年出歐陽修之門,為文主張適用為本,結(jié)構(gòu)謹嚴,析理精微,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第一冊目錄(部分)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一………………………… 三 古詩………………………… 五 元豐行示德逢………………………… 五 后元豐行………………………… 六 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寄純甫………………………… 六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七 徐熙花………………………… 八 燕侍郎山水………………………… 八 陶縝菜………………………… 九 己未耿天騭著作自烏江來予逆沈氏妹于白鷺洲遇雪作此詩寄天騭………………………… 九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九 同王濬賢良賦龜?shù)蒙?hellip;……………………… 一一 示元度…………………………一二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一三 杏花………………………… 一三 奉酬約之見招………………………… 一四 寄吳氏女子………………………… 一四 贈約之………………………… 一五 寄楊德逢………………………… 一五 再次前韻寄楊德逢………………………… 一六 仲明父不至………………………… 一六 與呂望之上東嶺………………………… 一六 與望之至八功德水………………………… 一七 要望之過我廬………………………… 一七 聞望之解舟………………………… 一八 法云………………………… 一八 彎碕………………………… 一八 月夜二首………………………… 一八 兩山間………………………… 一九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二………………………… 二一 古詩………………………… 二三 題南康晏史君望云亭………………………… 二三 洊亭………………………… 二三 光宅寺………………………… 二三 春日晚行………………………… 二四 新花………………………… 二四 四皓二首………………………… 二五 真人………………………… 二五 寄蔡氏女子二首………………………… 二六 夢黃吉甫………………………… 二七 游土山示蔡天啓………………………… 二七 再用前韻寄蔡天啓………………………… 二九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三一 白鶴吟示覺海元公………………………… 三四 示安大師………………………… 三四 示寳覺………………………… 三五 定林示道原………………………… 三五 我所思寄黃吉甫………………………… 三五 寄朱昌叔………………………… 三六 與僧道升二首………………………… 三七 贈彭器資………………………… 三七 贈王居士………………………… 三八 贈李士云………………………… 三八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三………………………… 三九 古詩………………………… 四一 題半山寺壁二首………………………… 四一 定林寺………………………… 四一 題定林壁………………………… 四一 移桃花示俞秀老………………………… 四二 對棋與道源至草堂寺………………………… 四二 書八功德水庵………………………… 四三 放魚………………………… 四三 霾風………………………… 四三 偶書………………………… 四三 即事二首………………………… 四三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四四 自遣………………………… 四九 自喻………………………… 四九 古意………………………… 五〇 吾心………………………… 五〇 無營………………………… 五〇 病起………………………… 五一 獨歸………………………… 五一 獨臥有懐………………………… 五一 無動………………………… 五二 夢………………………… 五二 車載板二首………………………… 五二 跋黃魯直畫………………………… 五三 過楊德逢莊………………………… 五三 秋熱………………………… 五四 秋早………………………… 五四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四………………………… 五七 古詩………………………… 五九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 五九 望鍾山………………………… 五九 思北山………………………… 五九 上南崗………………………… 六〇 謝公墩………………………… 六〇 秋夜泛舟………………………… 六〇 和耿天騭同游定林………………………… 六一 次韻約之謝惠詩………………………… 六一 次韻舍弟江上………………………… 六二 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 六二 松………………………… 六二 泉………………………… 六三 答俞秀老………………………… 六四 清涼寺送王彥魯………………………… 六五 送惠思上人………………………… 六五 老景………………………… 六五 雜詠八首………………………… 六五 張良………………………… 六七 司馬遷………………………… 六八 諸葛………………………… 六八 讀墨………………………… 六九 讀秦漢間事………………………… 六九 幽谷引………………………… 七〇 明妃曲二首………………………… 七〇 桃源行………………………… 七一 食黍行………………………… 七二 嘆息行………………………… 七二 送春………………………… 七三 兼并………………………… 七四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五………………………… 七五 古詩………………………… 七六 和吳御史汴渠………………………… 七六 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訪茶利害………………………… 七七 酬王伯虎………………………… 七九 答虞醇翁………………………… 八〇 送潮州呂使君………………………… 八〇 寄曾子固二首………………………… 八〇 虎圖………………………… 八一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八二 和吳沖卿雪………………………… 八三 和沖卿雪詩并示持國………………………… 八四 送石賡歸寧………………………… 八四 送張拱微出都………………………… 八五 寄題睡軒………………………… 八五 沖卿席上得作字………………………… 八六 塞翁行………………………… 八七 白溝行………………………… 八七 河間………………………… 八七 陳橋………………………… 八八 澶州………………………… 八八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六………………………… 九一 古詩………………………… 九三 北客置酒………………………… 九三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長老常坦………………………… 九三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九四 送吳仲庶出守潭州………………………… 九五 雜詠三首………………………… 九六 即事三首………………………… 九六 送鄭叔熊歸閩………………………… 九七 寄二弟時往臨川………………………… 九八 李氏沅江書堂………………………… 九八 休假大佛寺………………………… 九八 別謝師宰………………………… 九九 解使事泊棠陰時三弟皆在京師二首………………………… 九九 驊騮………………………… 一〇〇 寄朱氏妹………………………… 一〇〇 贈陳君景初………………………… 一〇一 贈張康………………………… 一〇二 送程公辟守洪州………………………… 一〇二 鳳凰山………………………… 一〇四 夢中作………………………… 一〇四 彭蠡………………………… 一〇四 牛渚………………………… 一〇五 東門………………………… 一〇五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一〇六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七………………………… 一一一 古詩………………………… 一一三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一一三 用王微之韻和酬即事書懐………………………… 一一五 和仲求即席分題得庶字………………………… 一一五 出鞏縣………………………… 一一六 書任村馬鋪………………………… 一一六 葛藴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一一七 西風………………………… 一一八 久雨………………………… 一一八 和王勝之雪霽借馬入省………………………… 一一九 和吳沖卿鵶鳴樹石屏………………………… 一二〇 送李宣叔倅漳州………………………… 一二一 送裴如晦宰吳江………………………… 一二二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 一二三 寄吳沖卿………………………… 一二四 韓持國見訪………………………… 一二五 思王逢原………………………… 一二五 登景德塔………………………… 一二六 和劉貢甫燕集之作………………………… 一二七 寄王逢原………………………… 一二八 寄正之………………………… 一二八 思古………………………… 一二九 惜日………………………… 一二九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一三〇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八………………………… 一三三 古詩………………………… 一三五 兩馬齒俱壯………………………… 一三五 春從沙磧底………………………… 一三五 晨興望南山………………………… 一三六 結(jié)屋山澗曲………………………… 一三六 朝日一曝背………………………… 一三六 黃菊有至性………………………… 一三七 少狂喜文章………………………… 一三七 三戰(zhàn)敗不羞………………………… 一三七 少年見青春………………………… 一三八 ………………(略)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