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展開,系統(tǒng)呈現(xiàn)人臉超分辨率領域的研究成果,并列舉低分辨率人臉圖像應用領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深入介紹人臉超分辨率的理論基礎和算法,為廣大科研工作人員、刑偵技術(shù)人員提供詳細的超分辨率工具和低分辨率識別工具。在研究現(xiàn)有算法的基礎上,提出基于場景后驗降質(zhì)模型估計的方法擬合實際的復雜成像場景,以及深度協(xié)作表達方法,并將其應用到人臉超分辨率領域,為深度學習理論提供新的解釋方法。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4
1.2.1 圖像降質(zhì)模型研究現(xiàn)狀 6
1.2.2 人臉超分辨率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2
1.2.3 研究現(xiàn)狀小結(jié) 20
1.3 面臨的關鍵問題 21
1.3.1 實際降質(zhì)先驗信息提取與表達 21
1.3.2 高低分辨率圖像非負特征一致表達 22
1.3.3 圖像主成分稀疏表達 23
1.4 研究內(nèi)容 23
1.4.1 基于后驗信息的圖像降質(zhì)過程自適應估計 23
1.4.2 半耦合核非負表達全局臉超分辨率算法 24
1.4.3 主成分稀疏自適應局部臉超分辨率方法 25
1.4.4 低秩約束的極限學習機高效人臉識別算法 25
1.4.5 低秩約束的極限學習機高效人臉識別算法 25
1.4.6圖像超分辨率極限學習機的極低分辨率人臉識別算法 26
參考文獻 26
第2章 基于后驗信息的圖像降質(zhì)過程自適應估計 30
2.1 引言 30
2.2 方法比較 32
2.3 基于稀疏最近鄰約束的視頻多幀融合算法 34
2.3.1 視頻圖像的時域先驗模型 34
2.3.2 基于圖像時域先驗模型的視頻多幀融合算法 35
2.4 基于后驗圖像的降質(zhì)過程自適應估計 36
2.4.1 現(xiàn)場重建獲取后驗圖像的原則與方法 37
2.4.2 基于尺度不變特征的后驗圖像對齊 38
2.4.3 基于后驗信息的實際下采樣矩陣估計 39
2.4.4 基于后驗信息的實際模糊矩陣估計 40
2.4.5 基于后驗降質(zhì)模型的人臉超分辨率算法 41
2.5 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 43
2.5.1 實驗目的與原理 43
2.5.2 實驗條件及設備 44
2.5.3 測試標準及實驗方法 45
2.5.4 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46
2.5.5 實驗結(jié)論 54
參考文獻 55
第3章 基于半耦合核非負表達的全局臉超分辨率算法 57
3.1 引言 57
3.2 方法比較 59
3.3 基于人臉形狀特征度量的自適應先驗選擇算法 60
3.3.1 基于人臉形狀感知模型的特征定位方法 61
3.3.2 基于Hausdorff距離的人臉形狀相似性度量 63
3.4 基于半耦合核非負表達的自適應全局臉超分辨率算法 64
3.5 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 66
3.5.1 實驗目的與原理 66
3.5.2 實驗條件及設備 67
3.5.3 測試標準及實驗方法 67
3.5.4 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69
3.5.5 實驗結(jié)論 78
參考文獻 79
第4章 基于主成分稀疏表達的自適應局部臉超分辨率算法 82
4.1 引言 82
4.2 方法比較 84
4.3 基于線性表達的分塊聚類方法 85
4.4 基于主成分稀疏表達的自適應局部臉超分辨率算法流程 86
4.4.1 主成分稀疏表達模型 86
4.4.2 基于主成分稀疏表達的超分辨率算法 87
4.5 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 89
4.5.1 實驗目的與原理 89
4.5.2 實驗條件及設備 89
4.5.3 測試標準及實驗方法 90
4.5.4 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91
4.5.5 實驗結(jié)論 95
參考文獻 96
第5章 基于深度協(xié)作表達的人臉超分辨率算法 97
5.1 引言 97
5.2 方法比較 98
5.3 基于深度協(xié)作表達的人臉超分辨算法流程 100
5.3.1 單層協(xié)作表達 100
5.3.2 字典訓練 100
5.3.3 基于深度協(xié)作表達的人臉超分辨率算法步驟 101
5.4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102
5.4.1 實驗目的與原理 102
5.4.2 實驗條件及設備 103
5.4.3 測試標準及實驗方法 103
5.4.4 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104
5.4.5 實驗結(jié)論 112
參考文獻 112
第6章 基于低秩約束的極限學習機高效人臉識別算法 114
6.1 引言 114
6.2 方法比較 115
6.3 基于低秩約束的極限學習機高效人臉識別算法流程 116
6.3.1 基于低秩支持的極限學習機魯棒性人臉識別 116
6.3.2 特征臉學習 119
6.3.3 低秩結(jié)構(gòu)特征支持的極限學習機人臉識別算法 120
6.4 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 121
6.4.1 實驗目的與原理 121
6.4.2 實驗條件及設備 122
6.4.3 測試標準及實驗方法 122
6.4.4 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122
6.4.5 實驗結(jié)論 128
參考文獻 128
第7章 基于圖像超分辨率極限學習機的極低分辨率人臉識別算法 130
7.1 引言 130
7.2 方法比較 131
7.3 基于圖像超分辨率極限學習機的極低分辨率人臉識別算法流程 134
7.3.1 基于稀疏表達的極低分辨率人臉的超分辨率算法 135
7.3.2 基于極限學習機的人臉分類算法 137
7.4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139
7.4.1 實驗目的與原理 139
7.4.2 實驗條件及設備 140
7.4.3 測試標準及實驗方法 140
7.4.4 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141
7.4.5 實驗結(jié)論 145
參考文獻 146
第8章 基于云計算的刑偵圖像增強服務框架 148
8.1 引言 148
8.2 刑偵業(yè)務的核心需求與技術(shù)問題 149
8.3 基于云計算的刑偵圖像資源中心構(gòu)架 150
8.4 刑偵圖像增強服務平臺框架 152
8.5 實際演示 155
8.5.1 模糊圖像的實際演示1 155
8.5.2 模糊圖像的實際演示2 156
附錄 圖像質(zhì)量評估指標 158
后記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