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木雕圖案
《木雕圖案》主要內容是1997年我為香港回歸設計并趕制人民大會堂香港廳的大型座屏時,經老友洪君陶先生的介紹,認識了北京木刻廠的馬慕良先生,并有了一段十分緊張而又愉快的合作和交流。那時候就聽馬幕良說,他正在準備搜集、整理一本為木雕工藝作參考使用的紋飾圖案集,他還提出待整理好之后,希望我為此集寫幾句話,也許它能成為這次木雕工藝合作的一點啟示與紀念。
記得小時候,在南通老家,紅木小件的作坊工場,十分普遍。我們似乎是生活在到處都能見到木雕藝術和木活細作的環(huán)境之中,從木作門窗、硬木家具、架子床、十景櫥柜到鑲嵌掛屏、杌凳、幾案、托架……都離不開精美的造型、雕花設計與款式布局的處理,以及榫卯斗拼的結構制作施工。特別在明式家具中所深蘊著的典雅的審美精神,更是大家注目議論、賞鑒、比較、研學的許多“生活的藝術”中間少不了的一個重要專題,何況“生活的藝術”這是十分廣泛的題目,而且它又和琴棋書畫民居路橋以及園林小筑等等相互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嚴格地說,它是東方文化傳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如我國已故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專家楊耀先生所出指出的:“我國明式家具造型簡炬輕巧,而不笨重沉悶。線條流暢活潑,而不呆板粗劣。雕刻恰當有趣,而不是繁瑣無目的的。我們從明式家具上見到簡美的雕刻圖案中,發(fā)現它引用了銅器、玉器、陶器以及建筑上多種花紋。這些花紋一旦被采用到家具上,都具有較精煉的發(fā)揮,足以表明我國木雕技術到了明代已經有了進一步發(fā)展! 我們認認真真地總結自己工作的目的,也正是為繼承和發(fā)展民族藝術事業(yè)添磚加瓦。當然,這里也存在一個視覺水平和如何取舍選擇的問題。我們總是充滿著美好的愿望,以求獲得更高的水平,并滿足同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但是要堅信一個真理,做比不做強,多一次實踐也多一次比較。我們的成績正是像歷史的進程一樣,總是在不斷地積淀中不斷取得進步的。 我祝賀馬幕良同志這本《木雕圖案》的出版并預祝他在實踐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