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吳忠豪
20世紀90年代初,賈志敏老師的作文教學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拍成的教學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在中央及全國多家地方電視臺相繼播放,賈老師獨特、有趣的作文教學,風靡神州大地,受到學生和家長的熱捧。通過電視熒屏,“賈老師”走進千家萬戶,一時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傳奇式人物。從此,人們熟悉了這位教作文的賈志敏老師。
其實,賈老師不僅作文教學異常出色,他閱讀教學同樣精彩紛呈。
賈老師的閱讀教學簡單而實用。他的課堂里沒有絢麗的視頻,沒有動人的樂曲,更沒有煽情的話語,就憑一支粉筆、一冊教材,通過循循善誘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靜靜地讀書,深入地思考,熱烈地討論,有效地練習,帶給學生最樸素、最精彩、最有效的語文課,賈老師上出了語文課的精致和高貴,展現(xiàn)了精湛的教學藝術,創(chuàng)造出語文課堂的真正精彩和恒久魅力。
上海師范大學李重副教授、博士編寫的《賈志敏閱讀教學經典課例品讀》,從賈老師歷年來諸多閱讀教學課例中精選出15個經典課例,供老師們研究、探討,這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情。讀了這些經典課例,我不得不為賈老師厚實的語文功底,精湛的教育教學藝術,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對語文教育的深刻理解而折服。
賈老師說過一句大實話:“我們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哪些事情是我們語文教師該做的呢?簡言之,就是四個字——“教書育人”!敖虝笔鞘侄危坝恕辈攀悄康。具體來說,是指四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有用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不可或缺的語文素養(yǎng)。
長期以來,中小學語文教學一直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tài)。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著“兩多”、“兩少”的現(xiàn)象:教師講得多,問得多;學生讀得少,背得更少。大部分教師熱衷于講解、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挖掘課文的微言大義,教得異常辛苦;學生疲于應對,暈頭轉向,學得乏味。而恰恰在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上鮮有長進。
賈老師不主張這種“碎片化教學”。他大聲疾呼:“語文,用不著教得那么復雜,不適宜外加種種抽象的概念與術語。教師的主要精力應該花在指導學生讀書、寫字、背誦、默寫等上面,指導學生在熟讀課文上下工夫,幫助學生在記憶常用詞語、名言警句上下工夫。這樣的語文課,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才能學得有效!
賈老師始終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和中學、大學的語文教學不同,主要是為學生打好基礎。我們教學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學生五年,要想到他五十年,或者說終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往往比語文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
那么,賈老師在課堂上干了哪些“語文教師應該做的事情”呢?
首先,賈老師非常重視生字、詞語的教學。他在鉆研教材的時候,先考慮的是如何將課文中的字詞教好。詞語教學不僅在于教學生讀準字音,理解詞義,更要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
我們欣賞一下賈老師教學《母親的鼓勵》一課的詞語教學片段:
師:“好動”的“好”怎么讀?怎么講?
生:讀第四聲!昂谩笔恰跋矚g”的意思!昂脛印,就是收不住心,喜歡動。
師:我喜歡看書——
生:我好看書。
師:這孩子喜歡逞能——
生:這孩子好逞能。
師:爸爸好運動——
生:爸爸喜歡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