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藝術是我國特有的一個藝術品種。它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印章藝術具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雙重性,它的形成和發(fā)展與我們國家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均有密切的關系,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經驗,體現了民族素質和文化精神風貌,顯示了中國藝術的特有魅力。
從原始社會印章的萌芽與形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群芳爭艷與獨立學科的建樹,本書詳盡介紹了中國印章藝術發(fā)展史,包括印章的形成、歷代篆刻藝術的發(fā)展、印學的形成、各種形式的印式、篆刻工具的發(fā)展、印章的實用性、對外藝術交流、私印和閑章印的特點、歷代印譜的發(fā)展形式、歷代篆刻家的介紹、印學團體、印學流派、著名篆刻家、港澳臺印壇、印學的研究、篆刻組織、篆刻教育、篆刻展覽與競賽、與海外的印學交流、現代印章的特點與展望等等。附大量圖版,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劉江,原名佛奄,號湖岸、知非。1926年7月生。四川萬縣人。幼承家學,酷愛書畫。1945年中等師范畢業(yè)后,考入重慶國立藝術?茖W校預科習繪畫,1949年投筆從戎,1957年復學于浙江美院國畫系,得校長潘天壽教授書法、篆刻。1961年畢業(yè),留校任教書法、篆刻等課程。曾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協常務理事,創(chuàng)作評審委員,浙江書協副主席,中國書法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西泠印社副社長。出版有《劉江篆刻選》、《篆刻技法》、《篆刻藝術》、《中國印章藝術史》等十余種專著,其中 《篆刻技法》、《篆刻形式美》等已被譯為日、韓等國文字出版。
書法幼習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后學李北海,繼臨習秦篆漢隸。后專攻篆書,由秦漢碑版文字入手,上追鐘鼎款識銘文、龜甲獸骨文字,下涉吳昌碩,楊沂孫、鄧石如等。擅以石鼓文筆法寫卜文,筆墨雄渾、厚重、剛健,章法富有變化。篆刻師諸樂三、法吳昌碩,追探古璽、印之神韻,在渾穆中求靈動,樸拙中寓雄秀。
前言
第一章 原始社會與三代
——印章的萌芽與形式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原始社會印章的萌芽
一、陶器上壓印的紋飾
二、具有印章功能的陶拍
三、陶拍的質地與形制
第三節(jié) 夏代印章的濫觴
一、夏代陶紋
二、夏代印陶
第四節(jié) 殷代印章的形成與應用
一、灰陶印紋文與印紋章
二、白陶印紋與印章
三、青銅印范的紋飾與印章
四、殷代文字之印章
第五節(jié) 周代印章
一、青銅器文字,紋飾與印模
二、陶瓷上的印紋
三、周代璽印
第六節(jié) 三代的印材與印刀
一、印材
二、印刀
第七節(jié) 印章藝術萌芽階段的特征
一、陶拍的使用是印章藝術的萌芽
二、三代是陶拍——印模——印章的發(fā)展階段
第二章 春秋戰(zhàn)國
——百家爭鳴與古璽的百花齊放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官璽
一、春秋官璽
二、戰(zhàn)國官璽
第三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私璽
一、國別區(qū)分
二、姓名璽
三、吉語璽
四、箴言璽
第四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圖像璽
一、動物圖像璽
二、神化變形圖像璽
三、紋樣璽
四、圖形文字璽
五、巴蜀符號印章
第五節(jié) 古璽的應用
一、封泥
二、佩帶
三、殉葬
四、烙馬
五、印陶
六、瓦當
七、瓦量
八、烙漆
九、印子金
十、印銅
十一、烙木
十二、鈴印
第六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的鈕制、璽材和刻刀
一、古璽鈕式
二、璽印質地
三、璽印刻刀
第七節(jié) 古璽印的藝術特點
一、國別不同風貌各異
二、印面外形變化多樣
三、分朱布白疏密有致
……
第三章 秦代
第四章 漢代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
第六章 隋唐
第七章 五代、兩宋與遼金
第八章 元代
第九章 明代
第十章 清代
第十一章 民國時期
第十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