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家風(fēng)》通過詹天佑、王國維、竺可楨、陳寅恪、梁漱溟、 葉圣
陶、潘天壽、豐子愷、朱自清、老舍、傅抱石、南懷 瑾、常香玉、嚴(yán)鳳英14位名家的后人之口,彰顯了家風(fēng)的影 響力。在后輩們的眼里,老舍是個滿臉皺紋的小老頭, 陳寅恪是個靜靜地在白色小路上散步的老人,南懷瑾是 個有一碗飯也要分半碗給別人的鄰家老者,嚴(yán)鳳英是個 極 講 原 則 的 兇 媽 媽 …… 外 人 看 到 的 , 是 名 家 的 偉 大;兒孫們看到的,是名家的平凡和樸實。正是這些平凡和 樸實,如涓涓細(xì)流,如冬日暖陽,如和煦春風(fēng),滋養(yǎng)和引領(lǐng) 兒孫們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齊家、治業(yè)、興邦。名家雖 已去,風(fēng)范卻常存,他們留下的家規(guī)、家訓(xùn)、家勸、家約、 家儀、家誥,是屬于全中國人民的文化瑰寶,值得每一個家 庭習(xí)之踐之。
◎《名家家風(fēng)》家風(fēng),是一個孩子教育的起點,是一個家庭呈現(xiàn)的精神氣,書中諸位大師的家規(guī)、家訓(xùn)、家勸、家約、家儀、家誥,每讀每有策警,是屬于全中國人民的文化瑰寶,值得每一個家庭習(xí)之踐之。
◎十四篇傾談和珍貴照片帶你走近王國維、豐子愷、朱自清等諸位大師,從他們的家庭故事中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和諄諄教導(dǎo)
◎名家后輩的真實回憶,細(xì)節(jié)中蘊含淳樸情感
◎近距離感受大師風(fēng)采,珍貴照片公開出版
鄉(xiāng)下的媽媽告訴我
編寫這本書,多少與我的母親有些關(guān)聯(lián)。母親不識字,沒出過遠(yuǎn)門,自然也沒見過什么世面,一直在鄉(xiāng)下種田,但她教給我的一些道理,如今還被我拿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我后來的求學(xué)生涯中,教授我的有很多博學(xué)的師長,他們雖使我受益良多,卻不如母親的話在我心里扎得深、留得長。小時候家里窮,經(jīng)常吃不飽,偶爾有好吃的,父親總往我和弟弟的碗里扒,但母親每每都會繃著臉訓(xùn)斥父親:他們都還小,將來什么東西吃不到?你是勞動力,吃不飽就掙不到工分,萬一有個好歹,我們娘幾個靠誰。繛榱朔乐刮覀儞屖,母親立了個規(guī)矩:長輩們不上桌,孩子們不得先動筷子;有好吃的,要讓長輩們先嘗。盡管在營養(yǎng)方面,母親并沒有真的虧了我們,但這種讓食的傳統(tǒng),卻一直傳到了我的孩子輩。以至于有友人到我家做客,對我家孩子在餐桌上拘謹(jǐn)?shù)谋憩F(xiàn)大為驚訝,在贊了幾句懂事之后,便一個勁兒地批評我對孩子太過苛責(zé)。我知道母親訂下的老規(guī)矩已經(jīng)不合這個時代的道德要求,但我并不打算去改變它。這個時代,父母給孩子的太多,卻教不會孩子一個孝字。母親如今已垂垂老矣,不復(fù)當(dāng)年的精明強干,耳朵背,記憶力也差,前面說過的話后面就忘了,但我的骨子里卻殘留了母親的殷殷叮囑和嚴(yán)厲的目光,有的已經(jīng)和我的行為習(xí)慣和思維定式融為一體,想改也改不掉啦。我9 歲 那 年 第 一 次 去 上 學(xué) , 讀 一 年 級 , 雨 天 , 沒 有 膠 鞋 , 母 親 在 我 的 腳 下綁了木履,讓我趟著雨水去學(xué)校。我嫌硌腳,又怕見生人,央母親送我。母
親 說 : 娃 , 你9 歲 了 , 不 小 啦 , 路 要 靠 自 己 走 , 鳥 兒 大 了 , 也 要 自 己 飛 出窩!我出門沒走幾步就跌倒了,腳硌得生疼,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zhuǎn)。母親厲聲說:男娃子不許哭!路都不會走,將來還怎么指著你養(yǎng)家。后來上初中、高中,直到上大學(xué),都是我一個人去學(xué)校報到,雖然一路走得磕磕絆絆,但我始終記著母親的話:我是男娃,我要養(yǎng)家,我要頂天立地!我總 覺 得 , 家 庭 對 一 個 人 的 影 響 比 學(xué) 校 的 影 響 大 。 學(xué) 校 通 過 傳 授 書 本上的知識,來提高學(xué)生認(rèn)知世界的能力;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則更多體現(xiàn)在長 輩 的 言 談 舉 止 和 身 體 力 行 中 , 這 種 家 風(fēng) 的 影 響 是 潛 移 默 化 和根深蒂固的,從根上主導(dǎo)了一個人發(fā)展的方向。寫這本書前,名家于我而言,是高山仰止的存在,更別說,有的名家還是我早在小學(xué)課本里就見過的大人物。但在寫這本書時,那些名家恍如可親的長者,和我對坐促膝談心,使我有醍醐灌頂般的明悟。這樣的談心,對我和我的學(xué)生來說,就是一次精神奇旅?上б晕业墓P力難以盡述他們思想的光華,很是慚愧。家風(fēng)是什么?家風(fēng)是一個 家 族 代 代 相 傳 的 , 體 現(xiàn) 族 群 成 員 道 德 品 質(zhì) 、 審 美 格 調(diào) 和 整體氣質(zhì)的家族文化風(fēng)格,是一本本包羅華夏文化密碼的絢麗書卷,是根植于 中 華 上 下 五 千 年 文化之上的集體認(rèn)同,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滋養(yǎng)、豐富和傳承。很多年以后,我希望我的后人,能在一個溫暖的午后,捧著這本書追尋和體味他的先祖撰寫這本書的初衷,不奢望他們能如名家后人們那樣成長和成材,唯求他們能從這本書里汲取必要的營養(yǎng),安身立命,懂得真善美。謹(jǐn)以此書獻(xiàn)給天下的父母、孩子,還有我自己的子孫。強江海2018年3月22日
強江海,行走作家,現(xiàn)為《華夏女工》雜志社副總編。
12年前組建強江海訪談工作室,此后和工作室同仁一直行走在路上,足跡遍布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和鄉(xiāng)村,訪問過無數(shù)紅塵中人。
傾談一 詹天佑:嚴(yán)謹(jǐn)做事,清廉持家
傾談二 祖父王國維:無論將來做什么,先要安安靜靜讀書
傾談三 竺可楨:愛得剛剛好
傾談四 叔公陳寅恪:篤定務(wù)實,安心治學(xué)
傾談五 祖父梁漱溟:寬放信任,育人以德
傾談六 教育大師葉圣陶:身教永遠(yuǎn)重于言教
傾談七 我的公公潘天壽:做人就得老老實實
傾談八 一顆童心豐子愷,想讓孩子做個快樂的人
傾談九 朱自清:做人要正,做事要實
傾談十 慈父老舍:一個滿臉皺紋的小老頭
傾談十一 父親傅抱石:一朵花、一盤菜,都是教鞭
傾談十二 父親南懷瑾: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沒有方式
傾談十三 豫劇大師常香玉:讓孩子體會到吃苦的甜頭
傾談十四 母親嚴(yán)鳳英:極講原則的厲害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