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唐詩三百首詳析》是《唐詩三百首》的*注釋解析讀本。唐代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極盛時期,唐詩選本在唐代即已開始出現(xiàn),唐以后更有多種選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較為適中、選詩較為精當、在舊選本中傳播*廣的是清代孫洙(別號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因為這個選本入選的大多為膾炙人口的名篇,故有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的美譽!短圃娙偈住烦蓵院,一向有多種注釋本流行,這些注本各有特色,對讀者閱讀和欣賞唐詩均極有幫助。為使讀者掃除*基本的閱讀障礙,并啟發(fā)讀者欣賞和領略原作的魅力,我們編寫了這本《唐詩三百首詳析》,注釋簡明準確,解析詳細深入,是各領域讀者賞析研習《唐詩三百首》的上佳讀本。此次收入教育部統(tǒng)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特為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制作,書前配有導讀,書后有知識鏈接,以給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閱讀指引和知識積累。
導 讀
在中國古代文學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戲劇、小說等敘事類文學是在元、明、清各代才充分發(fā)展起來的;在此之前,以抒情為基本特征的詩歌,一直占據(jù)著文學的主流地位。所以,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唐代(618907)是詩歌的黃金時代,作為一代之文學的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頂峰。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是割不斷的,歷經(jīng)一千三百多年,直到今天,唐詩仍然是每個社會成員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一個人只要接受過初等教育,就能背誦幾首唐詩。并沒有任何形式的社會約定、也幾乎沒有任何其他選項,李白《靜夜思》這首小詩至今仍是牙牙學語的幼兒首選的語言文學教材,年輕母親都會用床前明月光的文化乳汁哺育孩子的心田?梢娞圃娫谖覀內粘I钪姓加卸嗝粗匾牡匚弧
唐詩數(shù)量巨大,清代康熙年間官方編成的《全唐詩》,收詩近五萬首。唐詩的選本,在唐代就出現(xiàn)了,歷經(jīng)宋、元、明、清,傳世的唐詩選本有六百種以上。然而,惟有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原名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一枝獨秀,時至今日,仍在社會上廣泛流布,承擔著普及唐詩的任務。這是有原因的。首先,蘅塘退士在《序》中說,此書是作為家塾(相當于今天的小學)課本,俾童而習之,它原本具有普及讀物的性質。其次,《序》中又說選詩的原則是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換句話說,這些詩篇在千年以上的傳播過程中經(jīng)歷了讀者大眾的鑒別篩選,所以,總體上可以視為五萬首唐詩的代表作。讀者嘗鼎一臠,便能領略唐詩的一般風貌。
唐詩的優(yōu)秀作品之所以能夠獲得后世讀者喜愛,就本質而言,是因為其內在生命中含有人性的基因!短圃娙偈住分谐艘皇住读遗佟肪哂蟹慈诵詢A向外,其余詩篇無論表現(xiàn)何種題材內容,均從某一角度反映了人性的一個側面。人性是一個廣義的話題。諸如愛情、親情、友情、鄉(xiāng)情等世俗人性,在《唐詩三百首》中都有生動反映。除此之外,人性還有更重要的內容,就其大端而言,有三個方面:
一是希望人生有所作為,人生價值得以實現(xiàn)。對于唐人來說,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途徑就是步入仕途,報效朝廷,在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同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唐代實行科舉制度,選官用人空前地公平公開,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讀書人的用世熱情,因而唐詩中多寫宏偉不凡的人生抱負,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ǘ鸥Α锻馈罚┑纳倌陦阎荆麧鸁o舟楫,端居恥圣明(孟浩然《洞庭湖上張丞相》)的入世渴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的強烈自信,以及許多邊塞詩所抒寫的立功疆場的豪情,都包含了張揚人性、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積極意義。當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時,詩人則會發(fā)出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的浩嘆,產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煩憂、甚至發(fā)出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的呼喊,這是人性與社會現(xiàn)實沖突時迸射的感情火花。
二是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獨立。向往自由是人的天性,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又不可能不受社會的約束,尤其在追求功業(yè)的過程中更難免要以犧牲自由為代價。面對現(xiàn)實,詩人們或者如李白那樣身在朝廷而堅守自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或者轉向世外尋找另一個擺脫了世俗的天地,來獲得精神補償,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的幽靜山林,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的溫馨田園,都令人精神解脫,心曠神怡。山水田園詩就是這樣產生的。
三是對生命、對弱者(包括蒼生黎庶)的關愛與同情。唐詩中許多批評時政的篇章,固然顯示了詩人關切政治的宏大襟抱,但出發(fā)點仍是對弱者的同情。比如杜甫《兵車行》、張籍《沒蕃故人》等反戰(zhàn)之作,王昌齡《長信怨》、朱慶余《宮中詞》等宮怨詩,無不展現(xiàn)了詩人滿含惻隱之心的悲憫情懷。詩人對生命的關愛還會超越人類而及于花鳥蟲魚等物類,如孟浩然《春曉》對落花的憐惜,崔涂《孤雁》對失群雁的系念,同樣能撥動人的心弦。
唐詩的豐富內容難以備述。一些詩句雖然并不顯示明確的思想意義,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有些詩句甚至意思朦朧而難得確解,如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但讀來卻能愉悅人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另一些詩句則富有哲理意味,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y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草》)、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等,啟人心智,耐人涵詠。
唐代詩人享有充分的創(chuàng)作自由,詩人們盡情揮灑各自的天分與才能,杰出詩人無不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調張籍》),李白號稱詩仙,詩風豪放飄逸;杜甫號稱詩圣,詩風沉郁頓挫。王維的山水詩被蘇軾譽為詩中有畫(《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孟浩然的田園詩則被聞一多評為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唐詩雜論·孟浩然》)。同是邊塞之作,岑參詩奇峭壯偉,高適詩感激浩蕩。白居易詩風平易曉暢,他的長篇歌行《長恨歌》、《琵琶行》一經(jīng)問世便廣為傳誦,以至唐宣宗在悼詩中寫道: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商隱詩風朦朧幽深,他的《無題》詩被王蒙比喻為混沌的心靈場(見《雙飛翼》)。捧讀《唐詩三百首》,確能領略到從山陰道上行(《世說新語·言語》)那種應接不暇的美。
《唐詩三百首》按詩體編排。五言古詩在漢代興起,讀來有滄桑古樸之感。七言古詩又稱歌行,句式雖以七言為主,但長短變化沒有任何限制,是一種最自由、最能發(fā)揮詩人才情的詩體,李白、杜甫都是寫作歌行的高手。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和五、七言絕句總稱格律詩(五絕中有非格律的古絕,如王維《鹿柴》),格律詩孕育于南朝,至唐初定型,成為唐代最常用的詩體。此外,第一、三、五、六諸卷目錄中有標出樂府者,是因為這些詩的題目出自漢魏晉南北朝古樂府或唐代新樂府,就詩體而言并特殊處。至于樂府為何物,是一個專門話題,則不能細說了。
薛天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