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它哺育著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這里有身體晶瑩透明的水母、美麗無比的珊瑚、五彩繽紛的?汀绊斂骷住钡奈r蟹,有“噴云吐霧”的烏賊、倒立游泳的玻甲魚、會“釣”魚的鮟鱇魚、會飛的蝠鲼,更有憨態(tài)可掬的海豹、聰明靈巧的海豚和神秘美麗的獨角鯨……它們共同生活在這藍(lán)色的海洋大家庭里,組成豐富多彩的海洋動物世界。
看完這《神秘海洋》,希望人們與這些美麗的海洋生物相遇時,不再只想到“吃”,而會想起它們有趣的習(xí)性和神奇可愛的模樣。共同保護我們的海洋,共同關(guān)注這些奇異的物種。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重點推薦!這里有強悍的水中殺手,有神秘的深海游魚,還有古靈精怪的可愛魚類,然而,人類對海洋的污染正在威脅著它們的家園。讓我們一起更多地了解海洋動物,保護海洋環(huán)境!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園,關(guān)注海洋動物,保護海洋環(huán)境。讓我們共同擁有一片蔚藍(lán)的海洋!倡導(dǎo)綠色生活,共建生態(tài)文明。
第一章 珍惜的海洋動物
鯨
海洋中的金絲雀——白鯨
一角鯨
聰明友善的海豚
“長江女神”——白暨豚
海洋霸主——鯊魚
溫柔的海洋巨人——鯨鯊
遲鈍溫馴的姥鯊
丑陋的美人魚——海牛
世上最大的海龜——棱皮龜
玳瑁
長江瑰寶——中華鱘
第二章 五彩斑斕的海洋動物
海星
羽毛一樣輕盈的海百合
海參
海底的“刺猬”——海膽
貝類之冠——硨磲
不是魚的鮑魚
牡蠣
貝殼方形的嗌蟶
附著力超強的藤壺
多姿多彩的珊瑚
水母
海蜇
觸手有毒的海葵
結(jié)構(gòu)簡單的海鞘
多孔柔軟的海綿
低等脊索動物——文昌魚
第三章 多姿多彩的海洋動物
長有“長耳朵”的海兔
頂盔戴甲的龍蝦
橫行霸道的螃蟹
生物活化石——鱟
美麗珍稀的鸚鵡螺
烏賊
另類高手——章魚
以海為家的海蛇
尖嘴細(xì)腰的海龍
有育兒袋的海馬爸爸
有巨齒獠牙的海象
海豹
本領(lǐng)高超的“潛水家”——海獅
生活在海里的鬣蜥——海鬣蜥
第四章 千姿百態(tài)的海洋魚類
一副馬臉的炮彈魚
“愛情”忠貞的蝴蝶魚
會爬樹的魚——彈涂魚
杜父魚
產(chǎn)卯量驚人的翻車魚
帶“翅膀”的飛魚
頜骨如劍的劍魚
慷慨赴死的大麻哈魚
用鰭“走路”的蹙魚
天生旅行家——鯽魚
貌似石頭的石頭魚
帶刺的玫瑰——獅子魚
“種”在海底的圓鰻
長相兇悍的海鱔
倒立游泳的玻甲魚
煙管魚
恐龍時代的活化石——腔棘魚
鰣
隆頭魚
“領(lǐng)航魚”——黃鸝無齒鲹
鸚哥魚
鰻魚
會“釣”魚的魚——鮟鱇
鰧
蝦虎魚
奇怪的四眼魚
蝙蝠魚
石斑魚
眼睛長在一邊的比目魚
身體扁平的鰩
尾巴帶刺的虹
會飛的“斗篷”——蝠鲼
兇猛的巨型淡水魚——巨骨舌魚
食人鯧
肺魚
水中狙擊手——射水魚
最強烈放電的魚——電鰻
多鰭魚
七鰓鰻
溫柔殺手——盲鰻
鱷嘴怪魚——雀鱔
鯨目包括鯨和海豚,大約是6500萬年前從有蹄類動物進化來的。它們都有圓滑的流線型身體,并有推進作用的扁平尾巴。與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它們用乳汁哺育幼仔。它們在水里追逐獵物,捕捉食物。大部分鯨目動物都生活在遼闊無疆、波濤洶涌的海洋里。
現(xiàn)在海洋中生存著近80種鯨,我們可以把它們分成兩類:須鯨和齒鯨。須鯨包括座頭鯨、灰鯨、極地鯨、露脊鯨等11種,遍布于全世界的海洋中。須鯨的種類雖少,但個頭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種體長也大于6米。它們的腦袋頂上長有兩個呼吸孔。因為它們沒有牙齒,喉嚨又小,所以不能咀嚼,只能靠濾取水中生物為食。它們吃魚、蝦時只要把口一張,魚蝦隨著海水一起進入口中,然后把嘴一閉,海水從須縫間流出口外,就只剩下食物了。這也正是它們偏愛吃小蝦的原因。齒鯨包括抹香鯨、白鯨、逆戟鯨、喙鯨、巨頭鯨、獨角鯨以及深受人類喜愛的海豚等66種。顧名思義,齒鯨有尖尖的牙齒,但這些牙齒的功能與陸地哺乳類動物不同,它們不是用來咀嚼食物的,而主要是用來捕獲魚類和烏賊等食物的。齒鯨的呼吸孔合二為一。齒鯨遍布于全世界的海洋中,少數(shù)種類分布在南北美洲、亞洲和非洲的某些河流、湖泊中。
鯨體呈高度的流線型,適于游泳,同時也能夠減少水的阻力,因此無論是風(fēng)平浪靜,還是狂風(fēng)怒號、波濤洶涌,它們都能神態(tài)自若,猶如閑庭信步。鯨的身體沒有毛,光滑的皮膚形成滑溜的表面,前進時可以減少水的阻力;前肢退變?yōu)轹捵,后肢退化,尾部為水平尾鰭:這是這類海生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有的種類還有像背鰭一樣的組織,為一平衡器官,可以防止身體的左右搖晃!氨出挕睂嶋H上是隆起的皮膚,并不是真正的背鰭。
鯨是一種溫血動物,其體溫總是保持在37℃左右,和人的體溫差不多。但是,海水卻是涼的,尤其是在北極,水溫常在0℃以下。并且,水吸收熱量的速度要比空氣快得多,所以鯨類都有一層海綿狀厚厚的皮層和皮層以下一層厚厚的脂肪成為絕熱層,以保證體內(nèi)熱量盡可能少散失。此外,由于水的阻力比空氣大得多,所以鯨運動起來則需要更多的能量和體力。由于海里的食物比較豐富而競爭者也少,所以比較容易吃飽肚子。也許更重要的是,海水雖然阻力很大,但是浮力也大,像鯨這樣的龐然大物,長達(dá)數(shù)十米,重達(dá)100多噸,在陸地上是無論如何也生存不下去的,不用說覓食,就是活動起來也很困難,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鯨目動物仍然保持著哺乳動物的典型特征,即胎生、哺乳與溫血。雌鯨通常一年僅懷一胎,春秋期間受孕,11~12個月后生產(chǎn),幼仔直接出生在水里。幼鯨出生后,雌鯨會立即將它們送到水面上,幼鯨就可以呼吸到第一口空氣了。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必須小心提防肉食性魚類的攻擊。
灰鯨
灰鯨體長在10~15米之間,頭長約為體長的1/5,體重可達(dá)30多噸。無背鰭,但在尾部沿脊上有10個左右的瘤狀隆起,第一個最大。鰭肢較小,略呈橢圓形。尾鰭寬大,外緣呈波狀。腹部平滑無褶溝,僅在喉部有1~2米長的縱溝2~5條。全身主要是灰色、暗灰色或藍(lán)灰色,因此得名灰鯨,有人也稱它為“灰色的巖岸游泳者”。灰鯨身體后部的皮膚凹凸不平,主要是被巖石或砂擦傷以及藤壺等寄生動物附著后留下的傷疤而形成的棘皮狀皮膚。它們的眼睛呈卵圓形,位于口角的后面;耳孔比較大,位于眼睛與鰭肢的基部之間。
鯨須呈淡黃色,每側(cè)大約有140~180枚,長度大約為40~50厘米。須板比較厚,須毛短粗,整個須板給人以沉重的感覺。它頭上的毛也比其它須鯨類多,排列不是很規(guī)則,上、下頜的前端最多,毛的基部沒有形成瘤狀隆起。舌狹而厚,前端呈灰色,其余部分呈粉紅色。
灰鯨分布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美洲沿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日本海和我國的黃海、東海、南海等溫帶海域附近。它是哺乳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長的種類,遷徙距離可長達(dá)10000~22000千米。
灰鯨有趨于近海水域或淺海灣棲游的特性,通常2~3頭一起棲游,游泳速度很慢,呼吸時噴起的霧柱短粗,高3~4米,潛水時尾鰭露出水面以上。每年進行有規(guī)律的南北洄游。但灰鯨在南下洄游時不攝食,胃中是空的,往北洄游時才攝取食物。
灰鯨攝取食物時會在海底的某一處,激起泥沙和水,在混沌迷亂之中吸取大量的蝦、蟹、小魚、甲殼類動物等。諸如此類,可以一并吸進口中。在渾濁泥沙、迷蒙一片的水中,灰鯨有著驚人的敏銳視力;姻L主要是以浮游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它群游魚類為食,有時也以海膽、海星、海螺、蟹、蝦、海參以及海藻等為食。
灰鯨的攝食方式很奇特。它們會向身體右側(cè)滾,從海床吸食含有甲殼動物的沉淀物,然后借著舌頭將水和淤泥從鯨須問濾出。這也就是為什么灰鯨右邊的鯨須比左邊的要短,而且磨損得比較厲害的原因。同樣,灰鯨頭部的右側(cè)也比較容易刮傷,因此而留下疤痕。
有些灰鯨特別喜歡發(fā)出一種“哼哼”的聲音。無論何時何地,每小時大約可以發(fā)出50次左右,每次歷時2秒鐘,頻率范圍在20~200赫茲之間,強度可達(dá)160分貝,似乎是在嘆息或者嘟囔。人們對它們發(fā)出這種聲音的原因并不清楚,有些人認(rèn)為這是回聲定位或者群體成員之間交流的信號,也有些人認(rèn)為這是對暴風(fēng)雨、地震等自然現(xiàn)象的反應(yīng)。經(jīng)過科學(xué)家研究表明,發(fā)出這種聲音的個體大多是沒有找到配偶的個體,于是有人推測:這種“哼哼”聲可能是它們對于“失戀”的嘆息,或者是一種憤懣和發(fā)泄。
灰鯨在1~2月間進行交配,雌鯨大約每隔一年繁殖一次,懷孕期大約為12個月,每胎產(chǎn)1仔,第二年1~2月在越冬區(qū)淺海岸生產(chǎn)。這是唯一在淺海繁殖和產(chǎn)仔的須鯨類。幼仔出生時為深灰色,體長大約為4~5米,體重為500千克,從出生時起的7個月后開始斷奶,一年后可長到9米。雌鯨在產(chǎn)仔后就拒絕與雄鯨接觸,雄鯨只好尋覓其它未產(chǎn)仔的雌鯨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