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先生是當代著名的中醫(yī)學家,又是當代屈指可數(shù)的傷寒大家。作為當代著名的傷寒學家,先生不但擅長治療外感熱性疾病,而且對中醫(yī)傷寒論的理論有所發(fā)展。先生根據(jù)長期大量的臨床體會和對傷寒論經(jīng)典理論的深刻理解,針對臨床診治病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導意義的獨到見解。這部《胡希恕傷寒論講座》是根據(jù)先生生平最后一次系統(tǒng)講授傷寒雜病論的錄音資料整理而成。配錄音光盤
《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中日錄音完整版)》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胡希。1898年—1984年),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經(jīng)方家、中醫(yī)臨床家、師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傷寒論》的六經(jīng)來自八綱,明確了經(jīng)方治病是根據(jù)癥狀反應,先辨六經(jīng),繼辨方證,求得方證對應治愈疾。唤(jīng)方醫(yī)學是不同于《內經(jīng)》的醫(yī)學理論體系。胡希恕先生作為臨床效果卓著的經(jīng)方大家,被中醫(yī)名家劉渡舟高度評價:“每當在病房會診,群賢齊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獨排眾議,不但辨證準確無誤,而且立方遣藥,雖寥寥幾味,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學也!焙K∠壬(jīng)擔任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教授,其“六經(jīng)、八綱、方證”的辨證體系療效卓著。作為“謹守病機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與“臟腑經(jīng)絡派”代表的劉渡舟先生、“方證藥證派”代表的葉橘泉先生,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傷寒學術史上的三座高峰。
引言
臟腑經(jīng)絡先后病脈證第一
痙濕喝病脈證治第二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并治第四
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第五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婦人產(chǎn)后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附錄方劑索引
就說有的時候風強,有的時候氣強,有兩種病,這都是前面講過的。這是古人的看法,要拿現(xiàn)在的病理、生理來研究,這成問題的。
前面這個癮疹,它說“風強”,那里頭也有濕,也有水,但是水輕,它不腫,只是邪風而已,咱們就說是癮疹。外邊有風氣,但是其間也有水氣,水比較輕,才發(fā)生癮疹。水氣要是重呢,它就得“外邪內飲”這種支飲病。你看咱們講的小青龍湯的支飲,它也有表證,但飲是存在的,那么在這一段就屬于“氣強”,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就指這個(小青龍湯證之類)說的。
“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薄帮L氣相擊”,這兩個實力相當;“身體洪腫”,就是外邊要發(fā)生水腫,這就所謂風水了;“汗出乃愈”,發(fā)生風水了當然得出汗才能好;“惡風則虛”,人特別惡風了,那是表虛,這就叫做風水;“此為風水”,風水大概都表虛。
“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不惡風,小便也不少,那么這種水腫是由于“上焦有寒”。上焦有寒也指著有水說的,水在上焦,所以“其口多涎”。上焦指胃的上方而言了,上邊也有停水,所以其口多涎,這一類就叫黃汗。
這個解釋不清楚啊,后邊有(解釋),到后邊回頭看就清楚了。以“惡風不惡風”來辨別黃汗與風水的一個主要的不同點?牲S汗并不是這個簡單,不是說口吐涎就是黃汗啊,后邊還有詳細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