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充分吸收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農村制度進行具體化、國別化和系統(tǒng)化的研究,而研究的角度是農民個體行為及在此基礎上的其他農村微觀經濟主體。本書在充分考慮中國農村的具體環(huán)境和特點的基礎上,對農村中參與交易的行為人的特征進行界定,借此全面系統(tǒng)分析中國農村中所特有的組織及組織之間的個人行為。
鄢軍,1978年生,華中科技大學西方經濟學博士,江蘇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江蘇大學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副教授。江蘇省外國經濟學研究會理事,鎮(zhèn)江市經濟學會理事,鎮(zhèn)江市供銷社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長期以來致力于農村經濟、制度變遷和經濟發(fā)展等方面的研究。參與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3項廳局級科研項目,主持5項廳局級科研項目。承擔數(shù)個關于園區(qū)規(guī)劃、企業(yè)融資和民營企業(yè)發(fā)展方面的課題。在《經濟學家》《改革》《中國農村經濟》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
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農村的市場遠遠不如城市的市場發(fā)展充分
1.1.2 發(fā)展中國家的市場不如發(fā)達國家的市場成熟
1.1.3 關于發(fā)展中大國的經濟研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1.4 中國農村的發(fā)展正處于創(chuàng)造新奇跡的關鍵階段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發(fā)展經濟學線索
1.2.2 新制度經濟學線索
1.2.3 農村組織經濟學線索
1.2.4 國內學者的有益探索
1.3 中國農村組織分析的理論基礎
1.3.1 產權和交易成本
1.3.2 制度與組織
1.3.3 制度變遷
1.4 本書的結構安排和主要觀點
1.4.1 本書的結構安排
1.4.2 本書的主要思想和觀點
2 經濟學行為范式與農民行為理論
2.1 經濟學的均衡范式與演化范式
2.1.1 經濟學的均衡范式與演化范式的含義
2.1.2 演化經濟學的行為范式研究
2.1.3 基于均衡與演化統(tǒng)一的綜合范式
2.2 行為人的決策空間與行為解集
2.2.1 行為影響因素的“完備空間”與行為概念
2.2.2 “完備空間”概念下的個人行為模型
2.2.3 “完備空間”概念下的個人行為與組織的性質
2.2.4 “完備空間”概念下的個人行為與制度演進
2.2.5 “完備空間”概念下的“完全信息”與“不完全信息”
2.3 農民行為理論與宏大模型
2.3.1 農民行為的影響因素
2.3.2 農民(農戶)行為模型的假定
2.3.3 農民(農戶)行為的最優(yōu)化
2.3.4 農民(農戶)行為的簡化模型
2.3.5 簡單結論
2.4 中國農民行為的典型影響因素
2.4.1 農民個人能力和技能等素質
2.4.2 農村的組織和制度相關狀況
2.4.3 農民的收入水平等經濟狀況
3 中國行政村的“三位一體”與村民福利分析
3.1 中國行政村的“三位一體”
3.1.1 作為基層行政組織的“村”,誰監(jiān)督誰?
3.1.2 作為村民自治組織的“村”,要增進誰的福利?
3.1.3 作為經濟合作組織的“村”,對提高農民的收入有多大幫助?
3.2 中國農村村民對村干部監(jiān)督機制的經濟分析
3.2.1 村干部和農民的零和博弈模型
3.2.2 模型的幾何圖解
3.2.3 模型擴展和說明
3.2.4 假說和經驗檢驗
3.2.5 結論性評述
3.3 中國農村直選制度的福利分析
3.3.1 中國農村直選制度與公共福利的理論分析
3.3.2 中國農村直選制度與公共福利的經驗分析
3.3.3 結論性評述
3.4 宅基地制度變革與村民社區(qū)化居住
3.4.1 宅基地轉讓與村民聚居的研究
3.4.2 村民聚居影響因素的調研數(shù)據(jù)
3.4.3 村民聚居影響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4.4 村民聚居影響因素的聚類分析
3.4.5 結論性評述
4 農地產權與中國農地經營模式的分析
4.1 中國農地產權的概況
4.1.1 我國農地流轉的研究現(xiàn)狀
4.1.2 我國農地產權的特點
4.1.3 中國目前幾種典型的農地產權制度
4.2 中國農地產權制度的經濟分析
4.2.1 農地產權市場的均衡分析:租佃理論和交易成本
4.2.2 各種產權模式的均衡分析
4.3 中國農村土地集中的方式和趨勢
4.3.1 我國農村土地集中的制度約束
4.3.2 我國農村土地集中的四種基本方式
4.3.3 我國農村土地集中的動因和趨勢分析
4.3.4 我國農村土地集中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4 基本結論和政策建議
4.4.1 基本結論
4.4.2 政策建議
5 農村人口流動與城市貧民的關系研究
5.1 城市“貧民區(qū)”的形成條件與機理
5.1.1 城市“貧民區(qū)”及其形成條件
5.1.2 城市“貧民區(qū)”的形成機理
5.1.3 我國城市“貧民區(qū)”形成條件的制度約束
5.1.4 我國城市“貧民區(qū)”形成條件的異化
5.2 我國城市貧民的來源與估算
5.2.1 流人城市的農村人口估算
5.2.2 城市低收入者的估算
5.2.3 城市居民的收入分層及其變動
5.3 我國城市低檔住宅的分布與估算
5.3.1 全國城市低檔住宅的面積與分布
5.3.2 北京、上海的低檔住宅面積與分布
5.3.3 全國及六大城市貧民的商品房購買力情況
5.4 城市“貧民區(qū)”指數(shù)的函數(shù)構建與核算
5.4.1 “城市貧民區(qū)指數(shù)”的初步構造
5.4.2 “城市貧民區(qū)指數(shù)”的修
5.4.3 城市貧民區(qū)壓力指數(shù)。
5.4.4 我國“城市貧民區(qū)指數(shù)”的量化與計算
5.5 我國城市“貧民區(qū)”的演進趨勢。
5.5.1 我國城市貧民群體將穩(wěn)定成型
5.5.2 我國“城市貧民區(qū)”將穩(wěn)定成型
5.5.3 我國“城市貧民區(qū)”的決定因素將發(fā)生顯著變化
5.6 基本結論與政策建議
5.6.1 基本結論:
5.6.2 政策建議
6 民間金融、關系借貸與農民借貸行為的研究
6.1 問題的提出:一個文獻綜述
6.1.1 三種基本的農村信貸市場理論
6.1.2 中國農村信貸制度的運行基礎:小農
6.1.3 中國農村信貸制度中的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6.1.4 有待深究的幾個問題
6.2 借貸行為模型
6.2.1 借貸行為的基本模型
6.2.2 模型的幾何圖解
6.2.3 模型的擴展和說明
6.3 基本結論和政策建議
6.3.1 基本結論
6.3.2 政策建議
7 生活保障與農村福利組織的關系研究
7.1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組織的制度變遷
7.1.1 中國農村保障制度變遷的階段劃分
7.1.2 農戶家庭或互助合作的保障組織
7.1.3 農村社會的村級保障組織
7.1.4 農村社會的官方保障組織
7.2 保障組織行為的基本模型
7.2.1 個人行為與對保障組織的需求
7.2.2 保障組織的性質和對其成員的意義
7.2.3 緊密互助保障組織的基本行為模型
7.2.4 不以獲取報酬收入為目的的他助保障組織的基本行為模型
7.2.5 以獲取報酬收入為目的的他助保障組織的基本行為模型
7.2.6 關于模型拓展的補充說明
7.3 保障組織行為與最低生活保障的經驗研究:一個推算
7.3.1 理論說明和基本數(shù)據(jù)
7.3.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推算
7.3.3 2003年以來農村社會福利機構的新變化
7.3.4 相關說明和基本結論
7.4 基本結論和政策建議
7.4.1 基本結論
7.4.2 政策建議
8 專業(yè)合作與經濟合作組織的演進研究
8.1 特定組織制度安排下的個體分化與行為模型
8.1.1 數(shù)學模型
8.1.2 三人博弈均衡圖解
8.1.3 模型的擴展和相關說明
8.2 農民個體行為與產業(yè)組織演進的實證:以“溫氏集團”為例
8.2.1 案例介紹
8.2.2 靜態(tài)博弈均衡與產業(yè)組織演進
8.2.3 動態(tài)博弈均衡與產業(yè)組織演進
8.2.4 結論與啟示
8.3 人力資本、技術進步與農村產業(yè)組織的發(fā)展
8.3.1 人力資本與農村產業(yè)組織的發(fā)展
8.3.2 技術進步與農村產業(yè)組織的發(fā)展
8.3.3 中國農業(yè)產業(yè)組織的類型和結構
8.4 基層供銷合作社與縣級聯(lián)社的關系探討
8.4.1 問題的提出
8.4.2 國外農民合作組織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
8.4.3 基層供銷合作社與縣級社關系的模式設計
8.4.4 政策設計
8.5 基本結論和政策建議
8.5.1 基本結論
8.5.2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