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孤獨的“吶喊”
《孤獨的“吶喊”》系“剜爛蘋果�6�4銳批評文叢”之一,該書分為“評論家批判”“作家批判”“文壇亂象批判”三章,共30余篇文學批評文章。
長期以來,我國當代文學評論和研究,都是激情的贊美之聲有余而客觀的批評不足。針對某些作家創(chuàng)作中存在弊病,現(xiàn)有的文學批評家往往避而不談、視而不見。那種指名道姓,一針見血的學術批評,始終都猶如鳳毛麟角,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
鑒于此,本書作者唐小林作為一個文學批評的“圈外人”,以多年認真扎實的閱讀、思考為根基,劍走偏鋒,將批評的矛頭指向文學界、評論界的“大咖”和蔚然成風的亂象,只專注于擺事實,不熱衷于講道理。他借用批評對象自身的字、詞、句,羅列其前矛后盾、淺入深出、盜襲他人、重復自己、粗枝大葉、指鹿為馬之類軟肋與硬傷,從而不溫不火地、水落石出地、板上釘釘?shù)剡M行驗證與批評……
這是一本能讓“圈外人”也能看、愛看的文學批評。作者用文字向“quanwei”說“不”,用 “笨拙”的方法開掘“確鑿”的論據(jù),
用 “兒科”的比照闡發(fā)“鮮明”的觀點, 從而莊嚴地發(fā)表自己的宣言: “批評”不是“追捧”,謝絕一切“神壇”!
出版前言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影響文藝發(fā)展的各種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對文藝事業(yè)的大繁榮大發(fā)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是我黨繼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之后,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又一次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文獻。2016年12月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總書記又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指出“文脈同國脈相牽,文運同國運相連”,把文藝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體現(xiàn)了黨對文藝事業(yè)的充分重視和信任?倳浀膬纱沃匾v話,高屋建瓴,語重心長,既指明了文藝發(fā)展的方向,又對當前文藝發(fā)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剖,為文藝的發(fā)展把了脈、定了調、鼓了勁。尤其對于文藝評論工作,總書記給予了高度重視,既肯定了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意義,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文藝評論中存在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并對文藝評論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號召批評家要做“剜爛蘋果”的工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 為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當代文學批評的針對性、戰(zhàn)斗性和原則性,營造講真話、講道理的文學批評氛圍,作家出版社決定推出“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集中展示敢說真話、有力量、有風骨、敢于亮劍的文學批評著作。首批推出李建軍、洪治綱、陳沖、劉川鄂、楊光祖、牛學智、石華鵬、李美皆、何英、唐小林十位在文壇有影響有代表性的批評家,每人推出一本以對于中國當代文學不良現(xiàn)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為研究內容的評論集。這些評論家關注文學現(xiàn)場,敢于說真話,敢于亮劍發(fā)聲。他們針對某一個具體作家作品的批評也許有偏頗、有爭議,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也不代表出版社的觀點,但他們的批評姿態(tài)、批評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們代表了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維度。作家出版社希望通過這套叢書,集中展示這些批評家的形象,讓他們的批評方式、文學觀點為更多的讀者所了解和熟悉,并以此積極營造“好處說好,壞處說壞”的健康批評生態(tài)。 本叢書將采取開放式的結構,今后有符合叢書宗旨的新的批評家的作品,我們將陸續(xù)推出。 作家出版社 2017年5月 讓人無計可施的人(代序) 任芙康 標題里,兩個“人”中的后一位,指廣東深圳的唐小林。 兩個多月前,唐小林來天津,領取《文學自由談》30年“重要作者獎”。因難得北上一回,他放棄乘坐飛機,往返都選擇了耗時漫長的火車,以便沿途觀賞。這與分秒必爭的多數(shù)與會者形成明顯對照。數(shù)日朝夕相處,平和的臉、平和的話,更加出人意料。大家讀過他鋒利的文字,深諳里邊的內容,通常都會調動寫作者的全身關節(jié),尤其需要繃緊面部肌肉。但看眼前此君從里到外的松弛,于是大家明白,老話“文如其人”,也有不靈的時候。一身傲骨寫文章,滿面平和過日子,這般狀態(tài)的文學批評者,如今打著燈籠都難找了。 拋開那些躲在屋子里,只愿做或者只會做“課題”的評論者不說,場面上兜得轉、吃得開的批評家,愈是大牌角色,愈是表現(xiàn)欠佳。無論其話題多么撩人興致,無論其表達多么遮人耳目,無論其結論多么聳人聽聞,都很難掩飾他們賤賣常識、混淆價值、輕慢良知的本性。文學評論花枝招展的熱鬧,已很難脫離這些人的搖唇鼓舌,盡管他們對批評大廈的建構,實質上起不到絲毫添磚加瓦的作用,但憑借金玉其外的參照,我們才有幸見識到另一類批評家。比如,有了張頤武的概念轟炸,我們能擴充視野;有了李國文的借古喻今,我們能廣博學問;有了陳沖的迂回穿插,我們能見識邏輯;有了韓石山的機鋒抖擻,我們能領略智慧;有了李美皆的筆墨搖曳,我們能飛揚想象;有了李建軍的義正詞嚴,我們能明辨黑白;有了李更的孤傲清醒,我們能遏制欲望;有了冉隆中的悲天憫人,我們能追逐良善。 唐小林顯然特別,他完全入不了第一撥的隊列,也大體不同于第二類的路數(shù)。文學批評,無疑應歸屬擺事實、講道理的操作。而唐小林劍走偏鋒,只專注于擺事實,不熱衷于講道理。因為事實一經躍然紙面,便基本上無須啰唆道理了。他的手法是,借用批評對象自身的字、詞、句,羅列其前矛后盾、淺入深出、盜襲他人、重復自己、粗枝大葉、指鹿為馬之類的軟肋與硬傷,從而不溫不火地、水落石出地、板上釘釘?shù)仳炞C出飽學之士的滿腹經綸不過一肚草料,完備的體系不過一鍋雜碎,離奇的敘事不過一堆囈語。這一招頗有巧勁兒,致命到當事人往往被一劍封喉,難堪到幫閑者雖疾首痛心卻無從援手。于是在某些人眼中,唐小林討嫌到家,卻又讓人無計可施。他的方式其實笨且累,為精明人所不屑。要眼里看得出對方的錯,須胸中先得有自己的對,不博覽群書、不獨具慧眼、不做足功課、不無私無畏,根本無能為力。每每收到唐小林的文章,一讀便知,他手起刀落,已將批評對象的貨色大卸八塊,掰開揉碎,橫著豎著地、里子面子地解剖一個夠。故而,他的文章是精雕細磨出來的,絕非那種一泄萬言、倚馬可待的浮語虛辭。 從唐小林舞文弄墨的姿態(tài),可以辨識出他肯定不是目前文壇最優(yōu)秀的批評家,但肯定是文壇目前最果敢的批評家。他的果敢,體現(xiàn)在擊打目標的專一。專一的對象,乃文壇名家群體。唐小林經年累月的激情,似乎專同名流作對,專與名著為難,自然免不了招惹是非,引來“借名人出名”之類的閑話。唐小林固守的理念在于,名人有錯,名著有錯,如得不到指謬,比非名人、非名著出錯更會有傳染的惡果。至于個人受到種種貶損,完全可以一笑了之?偙还д埼膲献拇篦{,素來醉心于仰慕的目光,任何質疑均為冒犯,總以為自己筆下鬼斧神工,并從來不會失誤。他們哪里明白,真老虎尚有打盹兒的時候,何況自身僅為紙老虎者流。這便是唐小林這種較真的人,批評寫了許多年,還要繼續(xù)寫下去的原因;這同樣也是《文學自由談》這種較真的刊物,批評登了30年,還要繼續(xù)登下去的原因。 唐小林的批評,已成為不可預測的未知。誰也不曉得,他的下一支利箭將要洞穿哪位大師、巨匠的桂冠。如此懸念,利莫大焉。對一些作家來說,會成為創(chuàng)作時的警醒;對一些看客來說,會產生閱讀后的教益!段膶W自由談》大量讀者來信所表明的文壇民意往往具體到,期望唐小林這樣的清道夫多上幾個,隨心所欲的垃圾制造者可能就會少上一堆。 此番天津獲獎,唐小林得到的不是評委的全票,只是多數(shù)票,這自然可視為他仍需進步的依據(jù)之一。我已讀過他若干文章,體會其文以載道的基調。然上乘文章的品質,終究不可或缺文以載趣,不可或缺舉重若輕。如果再懷揣一份商榷的誠意,那就定然錦上添花了。文章之道,有的涇渭分明,有的則似是而非,留下討論的余地,會有助于引申眾人的推敲。 行文至此,仿擬一段唐小林的簡歷,但愿不會觸碰他的隱私。唐小林,四川宜賓人,高中學歷,37歲到深圳打工,曾做過企業(yè)管理、日語翻譯。由于后來多年專事文學批評,所有頌揚型文壇聚會均與他無緣,意味著從無“紅包”進賬。他在深圳謀生19年,因為經濟上拮據(jù),每年購買老家宜賓的社會保險。談起這種對人生后路的安排,唐小林沒有無奈、沒有沮喪,反倒比傾聽者平靜、坦然。不同于許多異地漂泊的人,他心中的精神歸宿,就在能為自己托底的故鄉(xiāng)。他以自身經歷,證明輾轉多年的深圳,不是傳言的文化沙漠,而是真切的人文沃土。一幫從道義上、經濟上給予扶助的同鄉(xiāng)和朋友,是唐小林應對貧寒、堅守信念的知音。所以,盡管幾乎每發(fā)表一篇批評,便實際上為自己增添一個“敵人”,他并無膽怯,亦問心無愧。這個遠離低級趣味的寫作者,為清潔文壇而昂頭前行的情懷,非同凡響,閃爍出高貴的光澤,讓人生出莫名的欣慰和感動。 后�6�8記 在文學批評這個行當里,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圈外人,并且長期是一個“吃瓜群眾”。據(jù)我所知,在這樣一個“高端”的領域里,即便碩士畢業(yè),或許都只能算是低學歷,況且我只是一個僅僅在“文革”時期讀過高中、在深圳漂泊多年、成天與流水線上的打工妹和庫房搬運工打交道的外來務工人員。每天早出晚歸,工作的勞累、生活的艱辛、遠離親人的孤獨和思鄉(xiāng)的痛苦,使我選擇了用閱讀來對抗寂寞枯燥的打工歲月。隨著閱讀的作品越來越多,我便漸漸開始對一些當紅作家,甚至我曾經非常喜歡的作家的作品產生了懷疑和不滿。我把這種懷疑寫成文章,投給各種報刊,但幾乎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就在我對自己的這些文章開始遺忘的時候,一天下班回家,我出乎意料地收到了一本《山西文學》雜志。我想,這恐怕又是該刊為招收函授學員,或者吸引讀者訂刊在進行“釣魚”、投放誘餌吧。但打開雜志,我卻驚喜地在“文壇劍戟”欄目里,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名字。而這篇文章,我少說也投了數(shù)十家報紙雜志,是韓石山先生從眾多投稿的“灰堆”中發(fā)現(xiàn)了我,使我在多年以后想起那個美好的下午,仍然激動不已。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一個日后讓許多當紅作家和文學批評家大為煩惱、卻又難以對付的人,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一條充滿荊棘的文學批評之路。 與某些學院批評家一貫致力于贊美和謳歌不同,我將自己的寫作當作一種對中國文壇的民間觀察,目的就是要為中國文壇剜“爛蘋果”。我發(fā)現(xiàn),中國的文學批評和“研究”,長期以來都存在著一種“一邊倒”的傾向,日益淪為只有贊美,甚至唯恐聲音分貝不夠高、歌聲不夠美的“集體大合唱”。而對某些作家作品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的文學批評家們卻往往是避而不談、視而不見。那種指名道姓、一針見血的學術批評,始終如鳳毛麟角,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難怪有的學者居然公開宣稱,批評家對作家作品的評論,最終都得經過作家本人的認可,才算是真正的文學批評。照這樣的思維,文學批評家就只能是作家的親友團和義務宣傳隊。 當下的文學批評,之所以廣遭詬病、沒有尊嚴,正是因為某些文學批評家心甘情愿地跪在地上,把自己當成了為當紅作家端茶倒水、洗腳做飯的家政工作人員。如此萬千寵愛,最終只能慣壞作家,使他們看不起批評家,對文學失去敬畏之心。在浮躁心態(tài)的驅使之下,有的作家?guī)缀趺扛粢粌赡昃蜁s制出一部長篇小說;有的作家僅僅三四十天就能寫出一部數(shù)十萬字的長篇小說。這些當紅作家的小說剛一出版,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出版,文壇上就早已傳來了一片沸騰的歡呼聲。這種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集體起哄,讓人覺得中國文學仿佛已經進入了一個最好的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不誠實的恭維和吹捧,無疑是在為中國文學幫倒忙,最終只能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造成極大的傷害。 迄今為止,我已批評過王蒙、莫言、賈平凹、王安憶、格非、馬原、閻連科、李佩甫、雷達、劉再復、謝冕、陳曉明、孟繁華、程光煒等諸多著名作家和文學批評家。我之所以放言無忌地對他們進行批評,并不是因為我狂妄自大,不尊重“名人”,而是因為我對名人有著更加美好的期待,希望中國文學能夠真正越來越好。我沒法想象,我們這個時代的著名作家,為什么會將看上去很美的“爛蘋果”推銷給讀者;更無法想象,這樣的“爛蘋果”居然會受到如此眾多文學批評家毫無節(jié)制的熱捧。我的這種憂思,并非杞人憂天。有學者就痛心疾首地慨嘆:“閉上眼睛或泯滅良心說話,這樣的批評家越來越多!庇械膶W者痛斥:一些從事文學批評的人,完全把文學批評當成獲取個人名利、建構個人文壇地位的一種手段。中國文學的現(xiàn)狀和文學批評的墮落,的確令人擔憂。一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著名作家告訴我,我的那些文章,說出了文壇許多人想說而又不方便說的心里話。他說,我們非常清楚,某些作家的作品根本就不像批評家們說的那么好。 當我的文章一篇篇發(fā)表出來的時候,許多習慣了被表揚的人立即感到了嚴重的身體不適,轉眼之間,一盆又一盆的臟水也迎面向我潑來。有的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公開“揭露”我的批評不講道理,妖化我不懂文學;有的甚至在書中無中生有,說我在文章中誣陷某著名作家喜新厭舊,是陳世美;有的質疑我的寫作動機是幻想出名。更多的不滿和誤會,則來自于我的打工者身份。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正因為這樣的“特殊”身份,我能夠站在文壇之外清醒地看文壇,毫不涉及與被批評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我從來就沒有像某些“圈內人士”那樣,在進行文學批評時總是投鼠忌器,批評了張三,不僅擔心張三不高興,而且還要考慮與張三關系密切的李四是否高興。我始終不明白,在當今的中國文壇,說一點真話為什么如此之難? 在寫作時我追求的是:語言活潑,靶標精準,絕不使我的文學批評看起來就像是那種大而無當?shù)摹皩W院體”。我雖然沒有接受過大學里嚴格的學術訓練,自己卻對自己進行過嚴格的訓練。盡管這種“訓練”是野狐禪,但我想,在中國文學批評這支龐大的部隊里,應該容得下一兩個像我這樣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但無須耗費學術經費的編外“民兵”吧。我喜歡那種“老吏斷案”式的批評方法,常常直指被批評者的創(chuàng)作病象,或學術硬傷。我相信,醫(yī)生如實地指出病人的病情,是絕不會遭到病人及其家人反對的。而在當今的文壇,即便是某些作家的創(chuàng)作明顯出了問題,甚至是沉疴在身,一旦有批評家對其進行良藥苦口的批評,則會遭到來自被批評作家的不滿回應、毫不客氣的“回敬”,乃至強烈的反彈。有的作家不惜公開挑戰(zhàn)批評家:你說我寫得不好,那你自己寫一部試試?有的作家甚至情緒激動地對批評家進行人身攻擊,惡語相向。 偉大的作家,一定要具有開闊的胸襟,只有那些雞腸鼠肚、沒有出息的作家才會聽不得批評。果戈里在給作家朋友的信中,就主動要求他們對自己提出最嚴峻、最坦率的批評。而對于批評家們的熱烈贊揚,果戈里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和必要的警惕,他甚至總是不耐煩地阻止那些對自己言過其實的贊美說:“行了,行了!缺點呢,您怎么不指出來呀?”在當代文壇,我們尤其需要果戈里這樣偉大的胸懷。自踏上文學批評這條道路以來,盡管遭受過種種的誤解、攻訐、痛罵和蓄意的詆毀,但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僅僅是過眼煙云,從來就不會停留在我的心里。而那些美好的記憶,卻永遠長留在我的心中,讓我總是感到一種純棉般的溫暖。 有位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曾遭到過我的多次批評,有些批評甚至堪稱過激。一次偶然相見,這位批評家主動迎上前來和我握手,并且熱情交談。他說:“學術之爭我們暫且不論,但你在文章中指出我的‘硬傷’,這是不能回避的,我的書在今后再版的時候,一定會將你所指出的那些錯誤改正過來!敝,他便主動與我聯(lián)系,并對我說:“你可以直言不諱地寫文章批評我!庇辛诉@樣的坦誠,我才真正體會到,當今許多文學期刊不愿意發(fā)表指名道姓的批評文章,總是擔心會引起被批評者的不滿,實在是有些多慮了。許多被批評者,根本就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脆弱。還有一位著名作家,也曾被我猛批過多次,但他的兒子,并且也是一位文化名人,在與我相見時卻絲毫不以為意。他真誠地對我說:“我知道你這種批評性的文章不一定好發(fā),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想辦法幫你發(fā)表!边@樣的胸襟,在當今這樣一種文學生態(tài)中實在是非常難得。更讓我感動的是,一位著名文學批評家曾經毫不客氣地撰文批評過我,而我也“針鋒相對”地對他進行過過激的“還擊”。想不到,忽然有一天,我卻接到了這位批評家主動打來的電話。他先是熱情地肯定我的文章寫得好,然后告訴我說,他是輾轉找到我的電話號碼的。我們的爭論,不是利益之爭,而僅僅是為了文學。此后,他便經常打來電話和我談論文學批評,有時甚至一談就是一個多小時。一次來深圳出差,他還特意帶來了他的學術專著贈送給我。此后我們便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在我的寫作生涯中,《文學自由談》的任芙康先生和《文學報》的陳歆耕先生,是值得我永遠感激的兩位中國文學批評界勇敢的開拓者。正是任芙康先生提倡的自由開放的文學精神使我在《文學自由談》這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名刊上有了“說三道四、顯才露智”的機會。也正是陳歆耕先生熱情的扶持和悉心的指導,使我的寫作得以邁著堅實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陳歆耕先生在《文學報》逆勢創(chuàng)建的“新批評”,為中國當代文學批評開啟了一段嶄新的征程。為“新批評”寫稿,這是我人生中永遠難忘的一段無比美好的歲月。盡管它為時短暫,卻像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中國的文學批評要真正好起來,不僅需要文學批評家們激情澎湃的贊美和謳歌,更需要像陳沖、李建軍、李美皆、楊光祖、何英、石華鵬、狄青這樣一批敢于直擊文學創(chuàng)作病象的優(yōu)秀文學批評家。他們不畏艱險的寫作,讓我看到了中國文學批評家的良心、美好和希望。
唐小林,男,生于1959年,四川省宜賓市人。2006年開始文學評論寫作,出版有文學評論集《天花是如何亂墜的》。在《山西文學》《文學自由談》《作品與爭鳴》《當代文壇》《南方文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雨花》《天津文學》《邊疆文學·文藝評論》《福建文學》《上海采風》《粵海風》《長江文藝評論》《文學報》《文藝報》《中華讀書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發(fā)表文學評論數(shù)十萬字,并入選《2014中國雜文年選》《2014中國隨筆排行榜》《賈平凹創(chuàng)作問題批判》《文學報·新批評》文叢等多種選本。2012年6月,獲《文學報·新批評》首屆“新人獎”。 2015年10月,獲《文學自由談》創(chuàng)刊三十周年“重要作者獎”。
讓人無計可施的人(代序)/1
第一輯�6�9評論家批判 可惜了,雷達/3 劉氏的“豆腐渣”/13 謝冕的名氣還能透支多久?/25 陳思和的“學術八卦”/34 評論家的“矛”與“盾”/49 程光煒的學人素質/60 第二輯�6�9作家批判 余光中的“煉丹術”/75 賈平凹的“硬傷”/88 《帶燈》與賈平凹的文字游戲/94 《這邊風景》:深陷泥淖的寫作?/101 穆濤獲獎散文的“硬傷”/107 被陳丹青們高估的“大師”/115 “忽悠”離理論相去甚遠/127 在小說中玩哲學? ——馬原童話新作析疑/143 “鄉(xiāng)村哲學家”的病象/150 王安憶小說病象報告/165 李佩甫的小說“配方”/181 余秋雨怎樣“賣瓜”/192 莫言的一鍋“亂燉”/204 第三輯�6�9文壇亂象批判 粗鄙傖俗,“性噱頭”多如牛毛 ——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病象觀察之一/219 嗜臟成癖,大肆污染讀者眼球 ——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病象觀察之二/231 移花接木,創(chuàng)作蛻變成克隆術 ——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病象觀察之三/238 學力不逮,硬傷就像滿身瘢瘡 ——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病象觀察之四/246 玩弄怪圈,把小說寫成“天書” ——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病象觀察之五/257 “海子神話”該降溫了/266 散文:虛構還是非虛構 ——以莫言的散文為例/272 外國的“和尚”會念經/281 短篇小說何以不招待見/294 學院批評病象“會診”/298 文學批評何以青黃不接/310 文學獎鬧劇何時才能收場?/313 多年之后會不會變成一堆廢紙/318 后�6�8記/327
可惜了,雷達
2013年6月1日,“雷達的文學評論與中國化批評詩學建設研討會”在蘭州召開,從出席研討會的作家和文學批評家來看,這是筆者目前看到的有關文學批評家研討會的最豪華的陣容。緊接著,在國內諸多媒體上,我們看到的就是所有的研討會上必然會喧囂迭起的“好評如潮”。有學者稱,雷達的文學評論在新時期以來的文學評論群體中具有代表性。有的作家贊美雷達,是新時期以來最具影響的文學評論家,他的文學評論影響了新時期以來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有的作家則評論說:雷達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評論家,是一個對當代文學做出了大貢獻的人。他的存在,對于中國文壇是一種榮幸,是一種光榮。在這樣一波接一波、猶如贊美競賽一樣的叫好聲中,對雷達的贊美迅速登峰造極。一些人與其說是專家學者,倒不如說是雷達弟子,他們將其神化為中國“文壇第一評”和“文壇巨擘”。面對這種喧喧嚷嚷、喪失理智的造神舉動,我們有必要保持足夠的清醒,為日益浮躁的文壇去掉那些不斷泛起的泡沫。雷達從事文學評論的時間雖長,文章雖多,但其中究竟又有幾篇文學評論配得上是“文壇巨擘”的像樣之作?縱觀雷達數(shù)十年來的文學批評,其優(yōu)秀文字可說寥寥無幾,但其應景之作,名不副實、炒冷飯的評論卻大量浮現(xiàn)。筆者在閱讀雷達的評論文章時甚至常常詫異,其中有些文章出爾反爾,簡直就像不是出自同一個雷達之手。面對文壇這樣一尊人造神像,筆者總是覺得,盛名之下的雷達,其實難副。 在談到中國文學批評的現(xiàn)狀時,雷達說:“當前批評的乏力,也可說是一種整體性的疲軟,首先在于精神價值判斷力的某種缺失,審美判斷力的軟弱,F(xiàn)在的情況是,大多數(shù)文章停留在梳理、歸納、復述現(xiàn)象表面上,鮮有大的思考,對時代審美走向,提不出切中要害的問題,更談不上富有獨創(chuàng)性的有深度的研究。”雷達在其《還是得修煉提升的能耐》中說:“仔細體味一下大師們的經典作品,再讀一讀我們自己的也許堪稱精彩的作品,便不能否認我們實在過多地顯示了民族性、自足性、封閉性,缺乏必要的終極關懷!睘榇耍走_將加繆的《鼠疫》和莫言的《檀香刑》進行了比較。雷達稱加繆的《鼠疫》“關懷的是人類,是向善的關懷,健康的關懷!短聪阈獭吩谀撤N意義上同樣是寫絕望境遇的,生與死的極端情景,但其處理卻完全不同。莫言當然是最富才情的作家之一,他有權按他的趣味寫……但是,寫著寫著,小說似乎為了寫惡而寫惡,作者陷入了對‘殺人藝術’的賞玩之中,陶醉在自己布置的千刀萬剮酷刑中,為了寫惡而寫惡,有時情不自禁地為人類制造災難的殘暴力的驚人而歌唱。什么錢知縣與孫媚(眉)娘的性愛啦,六君子的殉難啦,孫丙的造反啦,比起殺人場面的聲色并作,可就蒼白多了。劊子手的戾氣和酷刑的血腥,罩住了整部小說。作為演示劊子手文化,作者成功了,但是作為人的文學,不能不說寒氣逼人。我總感到,這里可以看出我們的文化和文學精神力量的某種薄弱面”。在雷達的評論文章中,曾不止一次對莫言的作品進行過類似的批評。 然而,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雷達對莫言的評價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和逆轉。雷達高深莫測地告訴記者說,在幾年前的一次講座上,當被問及中國作家誰有可能獲得諾獎,他當時回答即是莫言和賈平凹。有誰能夠相信,此前還在理直氣壯地痛批莫言的《檀香刑》是“為了寫惡而寫惡”,批評《紅高粱》“沒有判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的雷達,卻欣然贊美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根本原因是他創(chuàng)作中可貴的獨創(chuàng)性,以及他作品中獨特的農村經驗與中國心情。莫言的獲獎,既是對他個人突出成就的褒揚,同時也意味著世界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肯定”,“莫言創(chuàng)作的世界令人聯(lián)想起福克納和馬爾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時又在中國傳統(tǒng)文學和口頭文學中尋找到一個出發(fā)點。他在作品中很好地吸收了新的西方文學觀念,將世界文學營養(yǎng)結合到自己本土的創(chuàng)作經驗中,并結合得很好很成功。具有獨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精神”。雷達告訴記者,他最推崇的是由中篇發(fā)展為長篇的《紅高粱家族》,畢竟它是莫言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義的作品: 這個象征性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誰都看得出來,紅高粱系列小說與我國以往戰(zhàn)爭題材作品面目迥異,它雖也是一種歷史真實,卻是一種陌生而異樣的、處處留著主體猛烈燃燒過的印痕,布滿奇思狂想的歷史真實。就它的情節(jié)構架和人物實體而言,也未必多么奇特,其中仍有我們慣見的血流盈野,戰(zhàn)火沖天,仇恨與愛欲交織的喘息,獸性與人性扭搏的嘶叫。然而,它奇異的魅惑力在于,我們被作者拉進了歷史的腹心,置身于一個把視、聽、觸、嗅、味打通了的生氣四溢的世界,理性的神經仿佛突然失靈了,我們大口呼吸著高粱地里彌漫的腥甜氣息,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說的神秘體驗和融身于歷史的“渾一”狀態(tài)。于是,我們再也不能說只是觀賞了一幅多么悲壯的歷史畫卷,而只能說置身于一種有呼吸有靈性的神秘氛圍之中。其深刻的根源乃在于作家主體把握歷史的思維方式之巨變。莫言以他富于獨創(chuàng)性的靈動之手,翻開了我國當代戰(zhàn)爭文學簇新的一頁——他把歷史主觀化、心靈化、意象化了。作品在傳統(tǒng)的骨架上生長出強烈的反傳統(tǒng)的叛逆精神;把探索歷史的靈魂與探索中國農民的靈魂緊緊結合;紅高粱成為千萬生命的化身,千萬生命又是紅高粱的外顯,它讓人體驗那天地之間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動。它的象征意義,在對“雜種高粱”的批判里看得更加分明…… 雷達對莫言的作品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和之后的評價簡直是冰火兩重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今文學批評現(xiàn)狀的冰山一角。 2004年,在某些書商、企業(yè)家、節(jié)目主持人、歌星和房地產大佬的聯(lián)袂炒作之下,一本被稱為“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于狼圖騰的精神盛宴”的“曠世奇書”《狼圖騰》,猶如地毯式轟炸一樣,在國內眾多媒體上展開了猛烈的宣傳攻勢。不少文學批評家加入了《狼圖騰》的商業(yè)大合唱。他們對《狼圖騰》贊美有加: 《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是一個燦爛而奇異的存在,如果將它作為小說來讀,它充滿了歷史和傳說,如果將它當作一部文化人類學著作來讀,它又充滿了虛構和想象。作者將它的學識和文學能力奇妙地結合在一起,具體描述和人類學知識又相互滲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議。顯然,這是一部情理交織、力透紙背的大書。 對于《狼圖騰》這樣一部小說,雷達先則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撰文批評,“同樣暴露出精神資源匱乏,無力找到真實的價值理想的問題”,“作者的文化觀和貫穿性意念,即所謂狼性文明論,卻有太多的謬誤”。但很快,面對《狼圖騰》這同一本書,雷達卻莫名其妙地轉了向。在《〈狼圖騰〉的再評價與文化分析》中,雷達說:“作為文學文本,《狼圖騰》積聚了大量原創(chuàng)因素,屬于不可多得的具有史詩品相的宏大敘事”,“我以為,《狼圖騰》是當代小說中很有價值的作品,是一部深切關注人類土地家園的,以靈魂回應靈魂之書”,“在暴烈的血色場景的間隙,作者用另一副雄渾而柔情的筆調,描繪了蕩人心魄的草原之美,那翡翠般的聚寶盆,那美麗的天鵝、野鴨、大雁,那色彩斑斕的大鳥小鳥,那嬌艷欲滴的白芍藥,那滿地的無名野花,那清苦的草香,令人沉醉,讓人心胸浩闊”。雷達甚至抹去自己之前的批評色彩,“我一直認為,關于《狼圖騰》的文學性,不宜用常規(guī)要求,它確乎有點小說不像小說,紀實不像紀實,帶有邊緣性和嫁接性。正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界限絕對分明一樣,文體亦然。它那剛健、蒼涼、硬朗的排浪式的語句,它那不加文飾的逼真感和原生態(tài),恰恰最能凸顯其獰厲之美。整部作品悲愴恢宏,撞擊人心”,“對此我想,我們應該更多地用審美的、充滿匪夷所思的想象力的眼光,而不是充滿道德義憤的實用眼光來看待這部作品”,“在我看來,《狼圖騰》藝術震撼力很強、生命意蘊甚豐,它讓人的靈魂震顫、讓人的心智慢慢蘇醒,讓人看清‘戰(zhàn)天斗地’的本質、讓人知道在基本的人性天理面前應如何珍惜、如何擁有、如何警覺、如何拒絕、如何捍衛(wèi)、如何愛、如何關懷。這樣的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學領域委實太少了”。雷達這樣朝秦暮楚、翻云覆雨的評論,真讓人目瞪口呆。 作為文壇一位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長期以來,我們聽到的都是對雷達不切實際的歌頌,而對于其文學批評中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病象,幾乎很少有人提及。雷達大量寫作的那些對當代文壇的宏觀論述和全景式的評論,大都是言之無物、自我重復的“八股”評論。這些文章往往有一個固定的寫作模式,通常都是首先談一談當下作家作品創(chuàng)作的所謂精神走向、審美走向,或者遇到的什么瓶頸,然后就趾高氣揚地站在自以為是的某個制高點,“揭示”出當前文學創(chuàng)作中五花八門的病癥,諸如什么生命寫作、靈魂寫作、孤獨寫作、獨創(chuàng)性寫作的缺失啦;作家的作品缺少對現(xiàn)實生存的精神超越和對時代生活的整體性把握啦;缺少寶貴的原創(chuàng)力,卻增強了畸形的復制能力啦。在我看來,雷達的這些文學批評實在是空洞無物的廢話。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時代,能夠做到像雷達所說的“生命、靈魂、孤獨、獨創(chuàng)性”之類玄妙玩意兒都不缺失的作家,永遠都是鳳毛麟角。所以,任何時候用雷達的這一套標準來批評文壇某些作家的創(chuàng)作弊病,都可以頭頭是道。更為吊詭的是,雷達一面在批評某些作家靈魂寫作的缺失,總是在復制自己;一面又在自己的評論文章中進行著一種匪夷所思的大炒冷飯和自我復制。例如,雷達將其《長篇小說是否遭遇瓶頸》中的第二部分《迫切需要正面的價值聲音》稍加“整容”,就成為《還是得修煉提升的能耐》這樣一篇文學評論。將《當前文學創(chuàng)作癥候分析》拆分一下,就組合成了另一篇評論文章《出不了偉大作家�6�9中國當代文學缺什么?》。 由于大量寫作這種機械重復性的文章,雷達有時甚至連自己都搞糊涂了。例如,在《長篇小說是否遭遇瓶頸》中,雷達寫道:“張潔的《無字》以九十萬言的篇幅書寫三代女性的命運……”而在《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學獎》中,雷達卻說:“張潔的《無字》,三卷本,90萬字,寫四代女性的命運悲劇!睋(jù)此,筆者十分懷疑,雷達作為一個批評人,究竟是否認真讀過張潔的《無字》,你可以沒有讀過,但不可以一會兒“三代”,一會兒“四代”地云里霧里。2011年,在第八屆茅獎評獎中,張煒450萬字的超長篇小說《你在高原》甫一公布,旋即遭到了眾多讀者的質疑,人們懷疑茅獎評委中究竟有幾個人讀完這部長篇小說。對此,雷達豪氣干云地說:不能機械地理解閱讀!伴喿x可以是精讀、細讀、瀏覽,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閱讀。這樣大體量的作品把握起來的確有難度,但不是不可以把握。評委們都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對它的文學藝術價值是可以做出考量的!崩走_同時還表示,張煒扎扎實實創(chuàng)作多年,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也使得他人氣很旺。一粒沙里看世界,雷達究竟認真通讀過幾部茅獎作品,我們完全可以依據(jù)他的“自白”而管中窺豹。在中國文壇上,從神化作家到神化文學批評家,甚至作家與批評家之間的彼此吹捧和互相神化,早已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也許雷達自己都并未認真仔細地讀完張煒的《你在高原》,而是在友情贊頌:“這么一部書已經不能簡單用‘史詩’‘民族志’‘百科全書’等舊的名詞來描述,只在(有)大地才有這樣的包容力”,“在我看來,這部書是一個人漫長的心靈之旅,起意并沒有宏大主題,是由個人心史的積聚逐漸走向了民族心史。”一部并沒有多少人讀過,也尚未經過時間檢驗的長篇小說,豈能由雷達一個人遽下結論,輕易說成是“民族心史”。 打開雷達的評論專著,其重復之作屢屢出現(xiàn)。有的文章只是改換了一下標題,便被收入到了不同的文學評論專著中。如,雷達的《當前文學批評癥候分析》一書中的《消費時代短篇小說的價值》一文,在收入其《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一書時,就成了《市場拒絕短篇小說嗎》。不知道的讀者只看標題,還以為這是雷達撰寫的兩篇文章。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對讀者的不尊重。而該文中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大明湖》書稿未及出版就毀于戰(zhàn)火,老舍不得不憑著記憶,重新將其中最難忘的一段故事,改寫成了著名的中篇小說《月牙兒》的那一段軼事,經雷達稍一“變換”,就又出現(xiàn)在了其《新世紀文學的精神生態(tài)和資源危機》一文中。這種將土豆改名叫馬鈴薯、將馬鈴薯改名叫洋芋、將洋芋改名叫山藥蛋來銷售的做法,使我們在閱讀雷達的許多文學評論時,總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以雷達的《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一書為例,在該書上卷第93頁,下卷第185頁和第370頁,屢次出現(xiàn)一個其杜撰的新名詞“亞鄉(xiāng)土文學”,或稱“亞鄉(xiāng)土敘事”。雷達的一番注解是,這是“新世紀文學”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文學現(xiàn)象。現(xiàn)代轉型社會時期農村的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大部分鄉(xiāng)村出現(xiàn)空心化狀況,沒有了青年壯勞力,留下的只有老人、小孩和一些婦女。一些作家敏感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現(xiàn)實,開始揭示這一問題。亞鄉(xiāng)土文學與“五四”時期的問題小說極為相似,它們用力揭示社會問題,表現(xiàn)真切的社會人生圖景,而對所涉及的社會問題沒有提出根本的解決辦法;蛘哒f,亞鄉(xiāng)土文學并不缺乏揭示負面現(xiàn)實的能力,它缺乏的是呼喚愛、引向善與光明、正面造就人的能力。我以為,要求一個作家去對其作品中涉及的社會問題提出根本的解決辦法,這無異于要求公雞下蛋,本身就是違反藝術規(guī)律的表現(xiàn)。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涉及了那么多的社會問題,卻根本就沒有解決的辦法,而自己卻只能是“舉家食粥酒常賒”。托爾斯泰在《復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出了如此之多的社會問題,難道他能夠解決瑪斯洛娃和安娜·卡列尼娜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嗎?比如,一個作家的作品如涉及電信詐騙,難道還要指望該作家同時必須寫出一部《防電信詐騙手冊》,否則就不能算得上是一個優(yōu)秀的作家?早有美國作家卡佛說過明白話:“要通過小說來改變事物,改變人的政治派別或政治系統(tǒng)本身,或挽救鯨魚、挽救紅杉樹,不可能! 雷達主張閱讀“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閱讀”。我卻認為,作為一個“靠譜”的文學批評者,在下筆寫文章時卻不能將連自己都沒有認真讀過的東西妄評一通。如,雷達在《近三十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中說:“李亞偉的《中文系》在今天讀來,似仍能聞到那間大學宿舍里的臭襪子味道。”在我看來,雷達要么本身就沒有認真讀過《中文系》這首詩,要么雖然讀過,但壓根就沒有讀懂。李亞偉在詩中沒有一個字是有關大學宿舍和臭襪子的描寫,雷達怎么就如此嗅覺敏感,想當然地聞到了臭襪子的味道?雷達不知道,《中文系》之所以成為當代詩歌中的優(yōu)秀之作,并不是李亞偉那所大學宿舍里的襪子特別臭,而是因為詩中鮮活地反映出了那個時代中文系學子的群像。詩中始終洋溢著一股強烈的青春氣息和放蕩不羈的叛逆精神。又如,雷達在《獨特性:葡萄園里的“哈姆雷特”》中寫道: 我并不是主張你大量羅列經濟細節(jié)、賬目核算之類的東西到作品里去。是的,恩格斯說過,他從巴爾扎克的作品里所學到的東西,“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yè)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tǒng)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然而,巴爾扎克在寫作品時,何曾想到過這些“特殊效果”。他老人家恐怕做夢也沒有想過要和統(tǒng)計學家比賽的事。 巴爾扎克在年僅51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五十啷當歲,無論在世界上哪一個國家都稱不上是“老人家”吧。 在我看來,一個認真做事的文學批評家,除了要在文學批評領域里卓有建樹,同時還必須具有一種虛懷若谷的人格魅力。對于別人稱其為“文壇巨擘”,雷達應該有所警惕。 賈平凹曾贊揚雷達說:“作為文學評論家,雷達已經名滿天下!薄袄走_一直活躍在文壇上,他的重要性在于連接和體現(xiàn)了老一輩評論家和新一代批評家的結合,他的特點或許并不十分獨立,大有獨立之姿者亦是怪才鬼才,但雷達是大才!睂Υ耍走_心領神會。2005年,在談到賈平凹的小說《秦腔》時,雷達曾坦言:“由于書中人與人關系復雜,使得我常將人物所為張冠李戴,通常要將前后文反復對照才知所以。此外,大面積的鄉(xiāng)村雞零狗碎的瑣事,讓人讀來感到厭煩!比欢,雷達在讀《秦腔》時雖然讀得顛三倒四,云里霧里,非常痛苦,但絲毫都不影響其對《秦腔》的熱情贊美: 把《秦腔》放在整個中國今天鄉(xiāng)土敘事的背景下來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賈平凹個人極其重要的一部作品。他突破了以往小說的寫法,比較難讀,要慢讀、細讀,才能讀出它的意義和味道。他抽取了故事的元素,抽取了懸念的元素,抽取了情節(jié)的元素,抽取了小說里面很多元素,可以說,這是一次冒著極大的風險的寫作,這樣寫太不容易,但《秦腔》卻成功了。 在《秦腔》里,“雞零狗碎的潑煩日子”在粘(黏)稠地緩緩流動著,但作者打撈著即將消失的民間社情和語言感覺,彌漫著無處不在的滄桑感,貫穿全書最重要的意象有兩個,那就是“土地”與“秦腔”,它們由盛而衰,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中國的日漸消解,結構上以實寫虛。但其原生態(tài)寫法造成了閱讀障礙。 試想,如果商家冒著極大的風險,將商場里銷售的牛奶,把奶和營養(yǎng)都抽取了,那還叫牛奶嗎?最多只能叫水!肚厍弧防锇研≌f里的這元素那元素都抽取干凈了,那還叫小說嗎?最多只能叫文字碎片。既然雷達都承認《秦腔》的人物常令他張冠李戴,形成了閱讀障礙,那么雷達又是怎樣從《秦腔》的字里行間里感覺到其無處不在的滄桑感的呢? 多年來,雷達常常以茅獎評委權威和新聞發(fā)言人自居,對茅獎的評選發(fā)出一些看似具有遠見卓識的見解和言論。在《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學獎》中,雷達寫道:“賈平凹的《懷念狼》、莫言的《檀香刑》、閻連科的《日光流年》、李洱的《花腔》、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等在文本文體上有所突破,是全球化語境下小說創(chuàng)作走本土道路的新嘗試,卻由于種種自身的原因或非自身原因落選了!毙≌f創(chuàng)作真有所謂涇渭分明的本土道路和外國道路之分嗎?如果有,那么事實是,走本土道路根本就算不上是一種新的嘗試。難道雷達能說賈平凹和莫言們是從國外的道路上走過來的?況且閻連科《日光流年》中那種“馬爾克斯式”的句子,本身就是對外國小說的模仿,尤其是小說中的那個“三姓村”,分明讓我們看到了英國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中“小人國”的影子。只不過“小人國”的人是個子長不大,而“三姓村”的人則是活不長。這種對外國文學作品移花接木的寫作,怎么能夠稱之為是“走本土道路的新嘗試”? 說實話,與雷達的評論文章相比,我倒是看好其散文。在《雷達散文后記》中,雷達如此寫道:“我雖然慨嘆文學批評的無人喝彩,但絕不準備放棄,我覺得那是我的宿命、苦命。”在筆者看來,雷達實在是過于悲觀了。并不是文學批評無人喝彩,而是平庸的文學批評不但無人喝彩,甚至還會遭到人們的詬病。雷達說:“我有時自問,我的散文究竟寫了什么?憑什么反比我的評論更能引起注意?”其實,答案早就寫在雷達自己的文章里。雷達的散文常有真情,如果雷達一直從事散文寫作,說不定已自成一家。但不幸誤入他并不適合的理論之途,令人扼腕:可惜了,雷達。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