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一起合稱《四書》,是儒家傳道受業(yè)的基本教材。宋代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將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孟子》乃至《四書》,在今日看來,除去研討中國古代思想史等方面的參考價值外,對現代人的修身養(yǎng)性、促進社會和諧,也有其可取之處。此次影印所用底本,為國家圖書館珍藏原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嘉定十年當涂郡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遞修本。本次重印,對開本和版心進行了優(yōu)化,并鎖線裝訂。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1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張、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上,做了適當調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jié)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釘,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一起合稱《四書》,是儒家傳道、授業(yè)的基本教材。其實,北宋以前公認的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只有《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四書》尚未自成體系。到了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兄弟,才開始大力提倡這四部書。程氏兄弟認為,《論語》《孟子》二書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南宋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程門弟子、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見《朱子語類》卷十四)。
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后是《四書》時代,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也稱為“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編訂的《四書》次序本來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后人因為《大學》《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現在通行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之順序。
元代延祐年間(一三一四—一三二○)恢復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范圍限制在朱注《四書》之內,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制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里。由于這些因素,造就了《四書》凌駕于《五經》之上的獨特地位。
《四書》之中,《論語》尤為前賢所重!墩撜Z》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重要的經典。程頤于《讀論語孟子法》開篇即強調了其重要作用:“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録體散文的典范。經過兩千年的流傳,其中許多詞句已成為人盡皆知的成語或格言,至今仍被廣泛使用。據統(tǒng)計,僅源出《論語》的成語就不少于三百條,例如“溫故知新”“見賢思齊”“巧言令色”“不亦樂乎”“三十而立”“克己復禮”等等!墩撜Z》乃至《四書》,在今日看來,除去研討中國古代思想史等方面的參考價值外,對現代人的修身養(yǎng)性、促進社會和諧,也有其可取之處。
此次影印所用底本,為國家圖書館珍藏原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嘉定十年當涂郡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遞修本。
南江濤
二〇一六年四月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后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第一冊
讀論語孟子法一
序說五
卷一學而第一一七
為政第二五二
卷二八佾第三九一
里仁第四一三六
卷三公冶長第五一六七
雍也第六二一三
第二冊
卷四述而第七一
泰伯第八五二
卷五子罕第九八九
鄉(xiāng)黨第十一三二
第三冊
卷六先進第十一一
顏淵第十二五〇
卷七子路第十三一〇一
憲問第十四一四三
第四冊
卷八衛(wèi)靈公第十五一
季氏第十六四五
卷九陽貨第十七七五
微子第十八一一七
卷十子張第十九一四五
堯曰第二十一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