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達,筆名達城,北京文聯(lián)理事、北京作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老舍文學(xué)基金會副理事長、北京讀書形象大使。
1980年開始從事寫作,迄今已創(chuàng)作出版10多部長篇小說,40多部紀實文學(xué)、散文、隨筆等1400多萬字的作品,獲得各種文學(xué)獎、新聞獎50多項。曾榮獲北京市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全國報刊之星等稱號。其創(chuàng)作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京味兒風格,深受讀者喜愛。
代表作有《傳世貓碗》《人蟲兒》《百年德性》《畫蟲兒》《故都子民》《胡同根兒》《北京爺》《壇根兒》《門臉兒》《大街面兒》《皇天后土》《京城玩家》《老根人家》《咂摸北京》《網(wǎng)上絕唱》《掌上日月》《胡同味道》《北京老規(guī)矩》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播出,《人蟲兒》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日文、英文出版發(fā)行。其創(chuàng)作的話劇《玩家》,2016年由北京人藝演出,轟動一時。
第一章
紅案白案,這個“案”字,是不是會讓您立馬兒想到血哩呼啦的謀殺案?其實,紅案白案的這個“案”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特指切菜或做面食的案板。
中華飲食博大精深,灶上灶下分工明晰,但大體分為炒菜和做面食的兩工。按北京話說,所謂紅案兒,就是專門炒菜的;白案兒呢,就是專門做面食的。但念的時候,一定要加兒化韻,說成紅案兒白案兒。
這個“案”字,跟案件或案子是兩碼事兒。不過,您看到的這本書,紅案白案的兩層意思都含在里頭了。換句話說是紅案和白案里的案情。老北京人管餐飲業(yè)叫“勤行”。早年間,入勤行學(xué)徒,您首先得認案兒。跟著紅案兒師傅學(xué),您這輩子就只能在灶上掂炒勺;跟著白案兒師傅學(xué),那您就要跟面食打一輩子交道了。沒轍,這是行里的規(guī)矩。
紅案兒跟白案兒,雖說都在一個廚房里練活兒耍手藝,但紅白分明,各走一經(jīng),通常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案板是死的,人是活的。案兒上的手藝是高是低,一動筷子就能見分曉;人心卻擱著肚皮,它什么樣,您拿顯微鏡也瞅不出來。
于宗信倒霉就倒霉在案兒上了。因為當初學(xué)的是白案兒,所以他認準了這輩子得吃這碗飯,別的工作他壓根兒就沒走過腦子。當然,他的腦子也不會拐彎兒,因此他在老字號飯莊德興樓干了大半輩子白案兒,也受了幾十年的委屈。
他的頭腦透著簡單,很長時間也弄不明白,他干的是白案兒,但在他腳底下使絆兒的偏偏是紅案兒上的彭長霖。直到快退休了,他才醒過昧來,敢情于家和彭家是世仇。他跟彭長霖的恩怨,從他們的老祖那兒就結(jié)下了。
不過他也為此犯起糊涂來,雖說他們的老祖當年都是宮里御膳房的廚師,專門侍候乾隆爺?shù),宿怨也是那會兒留下來的。但是到彭長霖和于宗信這兒,已然有七八代了,干嗎還要糾纏那些歷史的恩怨呢?
于宗信不會想到彭家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家譜,而且代代相傳的祖訓(xùn),明明白白寫著自己的仇人是誰。禍根也許正是打這兒來的。造物主也好像有意捉弄人,讓彭、于兩家的紅白案兒手藝一直沒斷樁(北京土話:一直在相傳的意思),而且還讓于宗信和彭長霖湊到了一塊兒。都在一個飯莊混事由兒,打頭碰臉的,您想能沒有故事嗎?
不過,我跟這兩位爺?shù)南嘧R,可不是因為紅案兒或白案兒上的碴口兒,而是因為一間年久失修,將要倒塌的小平房。這間小南房在西城的一條老胡同里。這是2008 年前后的事兒。當時的西城要擴建金融街,許多老胡同都面臨拆遷的命運,包括這間小南房。
龔二跟我老熟人。他知道我那會兒正在構(gòu)思長篇小說《傳世貓碗》。有一天,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哥,有檔子奇事兒,你想不想聽?”
龔二比我大兩歲,卻總是管我叫哥,透著他對我的敬重。
他的大號叫龔曉健,龔二是他的外號,但他在家里是獨苗兒。
北京的爺兒們管二百五叫“二貨”或“二B”。知道這個,您就明
白他的外號是怎么來的了。
龔二已經(jīng)四十出頭了,但我到現(xiàn)在也弄不清他的真正職業(yè)是什么。他一天到晚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不知道他吃的是哪碗飯。但是他有一門兒靈的絕活:不管哪一界的名人,他都夠得著(北京土話:接觸到的意思)。也搞不清他是什么路數(shù),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只要出了名兒,他都像蒼蠅撲肉似的蹤上人家。在名人面前,他那種殷勤和熱情,似乎能讓木頭疙瘩開花。
據(jù)說他小時候挺聰明,長得也咕立(北京土話:結(jié)實挺脫的意思),本來能有點出息,但卻讓一個電影明星給毀了。
那年他八九歲,他爸爸帶他到動物園看老虎,回家坐公共汽車。車上,一個慈眉善目的長者一直瞄著他?煜萝嚨臅r候,那位長者走過來,摸了摸他的臉蛋說:“小家伙長得挺有意思。想不想演電影?”他爸爸一愣,打量著這位長者說:“他夠格兒嗎?夠,就讓他試試!遍L者說:“我們正要拍一部電影,里頭有個小孩兒,我覺得他合適!彼职肿屑毝嗽,認出這位長者敢情是赫赫有名的電影明星。于是把家里的地址留給這位明星,和兒子期待著他的召喚。
但是爺兒倆望眼欲穿,明星那兒卻渺無音訊,做了一番美夢,這事兒如石沉大海。敢情那位明星沒多久因為一部電影受到批判,被發(fā)配農(nóng)村思想改造,就此息影了。但被明星摸臉蛋兒這件事,卻讓龔曉健幼小的心靈受了傷,也添了病。他一直認為自己是電影明星的坯子,只是懷才不遇而已。這種氣迷心鬧得他后來成了龔二。
龔二在名人身邊跑前跑后,好像不為混吃混喝,就為能跟名人照張合影,或者在首日封和筆記本上簽個名。這成了他的資本,轉(zhuǎn)過身,他會跟人吹牛:瞧見沒有?我跟誰誰是老朋友!臉上的得意之色就好像他挨著名人照像,自己也成了名人了似的。
他媳婦好像也是頭發(fā)長見識短,居然以此為榮,平時短不了拿出龔二的影集,對人炫耀,好像她丈夫有多大出息似的。龔二身上的毛病不少,但我覺得他人還實在,跟名人照張相片,不過是滿足一下虛榮心,他又沒出去蒙人,有什么呀?
可能是他經(jīng)常跟人炫耀跟名人多親多近的原因,他說什么事兒,總喜歡煞有介事,以便吸引人們的眼球兒。
我知道他好來這一手,所以,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什么事兒到你嘴里都成奇聞異事了!
“真的,不蒙你。知道賣豆腐的小西施上吊的那間鬼屋吧?”
“知道呀。怎么了?”
“愣有人看上這間破房了!還透著出手不凡。300 萬!這主兒把那間破屋子給戧過去了!
“什么? 300 萬!”我差點兒沒把手里的電話給摔,“誰呀?是不是大腦進水了?”
“等見了面兒,再跟你細聊吧!饼彾室饬粝乱粋扣子,且待下回分解。
……